<b> 赤水河</b>,即赤水,为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div> <b> 赤水河</b>古有赤虺河、安乐水、大涉水等名称,在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div><div> <b> 赤水河</b>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场坝镇豆戛寨山箐,上游称鱼洞河,东流至<b>川、滇、黔</b>三省交界处的梯子岩,水量增大,经<b>贵州省毕节市</b>的七星关区、金沙县与<b>四川省</b>叙永县、古蔺县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 <b> 赤水河</b>全长444.5公里,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公里。<br> <b> 赤水河</b>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所以赤水河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div><div> <b>赤水河</b>河水清澈透底,两岸陡峭,多险滩急流。</div><div> <b> 赤水河</b>水能蕴藏量为127万千瓦,但其干流未建大坝。白杨坪以下能长年和季节性通航5-165吨船级。 <br> <b> 赤水河</b>,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还有流域内盛产的茅台美酒,当代有“英雄河”、“美酒河”之誉。</div> <b>穿越在高山峡谷中的赤水河</b> <p class="ql-block"> <b> 赤水市</b>有着悠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b> 早在新石器时期,</b>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读的岩刻符号。</p><p class="ql-block"> <b> 到了唐代,</b>在今赤水地域内设置有淅州、蔺州、能州等。</p><p class="ql-block"> <b> 到了北宋大观三年</b>(1109年),赤水正式用行政建置,时属滋州仁怀县,县城在今复兴镇。</p><p class="ql-block"> <b> 到了元代</b>,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降元,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派巡检驻原仁怀堡。</p><p class="ql-block"> <b>到了明代,</b>万历29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因原仁怀县治所早年荒废,首任知县曹一科<b>将新县城设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b>(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所在地),隔河与泸州合江县相邻。</p><p class="ql-block"> <b> 到了清朝</b>,仍袭明朝建置:</p><p class="ql-block"> 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p><p class="ql-block"> 雍正九年(1728年),知县杜诠以县城居仁怀县边界,“河以南天尺土”,“不便于官,不便于民”,请准移治所于仁怀县南的李博里,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p><p class="ql-block">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随着贵州粮储道裁撤,又因仁怀直隶厅与仁怀县同名,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隶遵义府管辖。</p><p class="ql-block"> <b> 到了民国</b>三年(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赤水县。</p><p class="ql-block"> <b> 赤水市</b>,贵州省辖县级市,由遵义市代管,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东经105°36′至106°14′,北纬28°15′至45′之间。</p><p class="ql-block"> <b> 赤水市</b>:</p><p class="ql-block"> 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p><p class="ql-block"> 西北分别与四川省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p><p class="ql-block"> 距遵义市225公里、贵阳市377公里、</p><p class="ql-block"> 距离四川重庆172公里、成都293公里、泸州40公里,</p><p class="ql-block"> 赤水市总面积1852平方公里。</p> <b>鸟瞰赤水市</b> <h1> <b> 2015年10月26日.星期一.农历九月十四</b></h1><p class="ql-block"> 今早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我和老伴、去住的公寓路对面的【龙头寺长途客运站】买去<b>贵州赤水</b>的长途汽车票。买的是中午12·00点的,座位是3、4号就在司机座位的后面,这样能减轻一下老伴的晕车。</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最怕出现的一件事,如果她要晕车我就麻烦了。</p><p class="ql-block"> 乘上午没啥事,我把这几天的旅游日记整理一下。</p><p class="ql-block"> 10·30分整理完行装,到楼下的大排档吃了碗“抄手”,然后回公寓结账, 四天的住宿费计360元,还是很便宜 的,性价比真是很实惠,因为我俩这是自助游,一定要精打细算。</p><p class="ql-block"> 长途大巴车正点发车,走重庆环城路,中途在九龙坡收费站休息了一会,便开上了G425高速路,途中经过泸州市、于15·25分安全到达赤水客运站。</p><p class="ql-block"> 赤水市是我和老伴2015年赴三亚过冬之旅的第二站;也是进入贵州省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大巴车进入贵州后就开始下雨,但是到了赤水雨就停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出了客运站就有家庭宾馆的人在接客人.我们跟随一位老板来到了离客运站不到600米的一个家庭旅馆,老伴先去看看房间觉得还可以,最后把价格讲到一个标准间每天70元,我们就住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 <b> </b></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到贵州,对贵州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说法开始有些体会了。我住的这个民宿宾馆就建在一个大概有45度的山坡上,来回走了两次都让我感到气喘吁吁的。 </p><p class="ql-block"> 在房间休息了一会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到街上转了转感觉这里的饭店很少,路上的行人也不多,倒是很安静。找了好会才找到了一家,点了一个梅菜扣肉、一个鱼香茄盒,还有一个酸菜豆花汤,这顿饭吃的还挺合口。</p> <b>集结扎西、待机歼敌</b> <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沿着赤水河畔走走,发现了一个路牌,上面写着:<b>“四渡赤水第一渡:集结扎西,待机歼敌”</b>的牌子立在赤水河边,我顺便拍了几张照片,这就意味着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将进入红色旅游了。</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长途车150元、住宿70元、午餐20元、晚餐40元、橘子5元 , 计:285元</p> <h1> <b>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二.农历九月十五</b></h1><p class="ql-block"> 早饭后,在【百度】上对赤水市的几个主要的旅游景区又一次认真仔细的看了一遍,最后决定今天先去<b>【四洞沟景区】。</b></p><p class="ql-block"> <b>四洞沟</b>的景区内,在大致相等的距离内排列着四处姿态各异的瀑布、这些瀑布分布在一段大约4公里的河道上。这四个跌水瀑布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珠帘悬挂、声若雷呜、气势万钧的<b>水帘洞瀑布</b>:</p><p class="ql-block"> 秀美如镜的<b>月亮潭瀑布</b>;</p><p class="ql-block"> 形状类似蟾蜍的<b>飞蛙瀑布</b>;</p><p class="ql-block"> 以及飞流直下60米、雨雾弥漫、气势恢宏的<b>白龙潭瀑布。</b></p> <b> 溪水淙淙</b> <b> 幽谷奇石</b> <p class="ql-block"> 四洞沟景区是在赤水市的大同镇,距离赤水市17公里,距离大同镇5公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赤水市旅游客运站附近,客运站有发往各个景区的班车,交通还是很方便的。</p><p class="ql-block"> 10·00时我和老伴乘上了开往四洞沟的面包车,每台车限座9人,为了安全管理还是很严的。班车途中经过大同镇,只用了不到3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景区。</p><p class="ql-block"> 景区门票是80元一张,我俩已是年过60岁了,享受半价优惠,40元一张。看来年龄大了也有好处,现在旅游门票的消费是很高的,我俩享受半价,这样可少花不少钱。</p><p class="ql-block"> 在旅游途中我的计划是:我俩每天的消费水平要控制在300—— 400元之间,这样我俩的一个月的工资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观光车,每人20元。往返的路程是将近9公里,我征求了一下老伴的意见 ,决定步行观景,这样可以一路自由的、尽情的、仔细的、全面的欣赏这里的景色。</p> <b> 竹林小路</b> 景区高大的牌坊中间是由赵朴初先生的题字《四洞仙境》。<div> 进入景区内展现在我和老伴眼前的是一个幽静的山谷,山谷两旁都是茂密的深林,我们走在清新的竹林中用木板铺成的不到两米宽的小路上、路旁就是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清澈的溪水冲刷在石子上发出的声音、回响在宁静的山谷中、我觉得这是一种绝妙的乐曲。<div> 我们自幼在东北大平原上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少能见到瀑布、非常想见道这四洞沟里的瀑布是个啥样子?</div><div> 就这样、我和老伴在这很少能见到游人的山谷中,沿着这条小溪逆流前进时,根本就想像不到这里会有蕴藏一个美丽的瀑布群。</div><div> 越往前走、流水的声音越大、小溪变成了小河;</div><div> 再往前走我们好像听到了前方传来了轰鸣的落水声,</div><div> 再往前走,我们隐约的见到了在山谷的前方好像一道由落水形成的屏幕,</div><div> 再往前走,我和老伴真的见到了四洞沟里的第一个瀑布,这就是<b>水帘洞瀑布</b>。</div><div> <b> </b></div></div> <b>水帘洞瀑布</b> <b>水帘洞瀑布</b> 水帘洞瀑布高31米,宽37.5米,如银帘展挂,天然石穴藏于瀑后,一条石径从瀑后穿穴而过。<div> 我和老伴沿着这条石径进入到水帘洞内。</div><div> “水帘洞” 我们从小到大只是在西游记的故事里听说过,根本没有见到过。</div><div> 今天一迈入这黑黢黢的水帘洞,顿时产生了一种战战兢兢感觉,稍过一会眼睛适应了洞内的光线了,才看清了这个洞大约有三米多深,宽度和瀑布一样宽,高度能有两米多高,在里面能抬起头,瀑布从上而下倾泻下来形成了一道流不断的水帘,因而被称为"水帘洞”。</div><div> 在洞内看着洞口的水帘,不由得来了“灵感”,顺势拍了一张照片,从照片中观看、那处于静止状态的水帘,原来是由一串串水珠组成的,这一串串水珠和九寨沟珍珠滩水珠一样,大小不一,晶莹剔透,……。</div><div> 我和老伴在水帘洞内,紧靠着洞里侧的石壁,一步步摸索着,大约用了10多分钟的时间终于走出了水帘洞。</div> 走出水帘洞,再回过头去看看,才真正体会到了四洞沟水帘洞的“魅力”、真是值得回味啊!……、<div> </div> <b> 走出水帘洞瀑布</b> <b> 水帘洞瀑布</b> 离开水帘洞后、我和老伴沿着山谷里的小路继续前行,但是走着走着就感觉到,路旁的小溪在逐步的变宽,水流量越来越大,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平静的水潭,在水潭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月亮潭”。<div> <b> 月亮潭瀑布、</b>宽43米、高26米,是赤水四洞沟景区较大的瀑布,两岸竹林丛生,宽约42米,高约10米,远看如一把向下的弯形银梳,呈均状分布的银色细流,像一根根梳针落下,让人联想到歌曲竹林下的凤尾竹,阿妹梳头……潭如月圆,沟尽风流,洞里外均见瀑,像一片流动的美景。</div> <b>月亮谭瀑布</b> <b> 月亮谭瀑布</b> 离开月亮谭瀑布继续前行,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没路了,但是发现河道出现了一座风雨桥。<div> 这座风雨桥的出现,倒是给这幽静的山坳里、和这潺潺流水的溪流上,增添了一幅别样的图画。</div> <b>幽谷溪流风雨桥</b> 走过风雨桥没多长时间,在我们的视线里就出现了一个叠水瀑布,远处那座高高的瀑布就是白龙潭瀑布。<div> <b> 白龙潭瀑布</b>是四洞沟景区行程中最期待的最后一个景点,也是最大的一个瀑布,瀑布高60米、宽23米,银白色的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水雾弥漫,声势如雷气势恢弘,让你感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真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div><div> 不仅让人想起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诗句来。</div> 在白龙潭瀑布的下方不远处,又出现了一座瀑布、原来这就是飞蛙瀑布。 <div> 飞蛙瀑布,高达26米,宽43米,水流奔腾不息,因瀑布上方有一巨石状似飞翔之蛙而得名。</div><div> 这块巨石将溪水分为左右两幅瀑布飞泻而下,造型奇异美观,妙趣横生。飞蛙瀑布的上游还有一块巨石,形成了一幅“蛇蛙戏水图”,增加了景点的趣味性和观赏性。</div> <p class="ql-block"> 赤水四洞沟景区内峰媚岭秀、谷底翠竹繁茂、山间林木葱茏、水帘洞.月亮潭.飞蛙.白龙潭瀑都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我以前没来过贵州,所以在心里对贵州的印象一直是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p><p class="ql-block"> 可是到了贵州,尤其是设身处地游历了四洞沟后,贵州 给我的初次印象是:</p><p class="ql-block"> 山间是郁郁葱葱的林中小路,山涧中是潺潺山泉流水、大山的远处是瀑布群的隆隆落水声,使我感觉到真是好像进入了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 因为现在是旅游淡季,景区内游人非常少。我和老伴边走边看、边看边品、边拍照,整个景区走下来用了近6个小时的时间。回到赤水已是晚间18·00了。</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门票80元、公交车40元、午餐20元、晚餐42元、地图8元、住宿70月,计:260元。</p> <h1> <b> 2015年11月28日、星期三、农历九月十六</b></h1><p class="ql-block"> 按着计划,今天去了【丙安古镇】。</p><p class="ql-block"> 丙安古镇距离赤水市区大约有20公里,我们11·10分从赤水出发,途中经过【复兴镇】,用了30多分钟就到了【丙安古镇】。</p><p class="ql-block"> <b> 丙安、古称丙滩</b>。位于赤水河中游川黔闻名的大险、丙滩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早在商殷时期这里就有了古人渔猎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b> 丙安古镇</b>距离马鞍山大型东汉古墓群只有10公里。</p><p class="ql-block"> 在明朝万历29年(1601年),朝廷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后,丙滩首次设立行政区划,系县治下的河西里第一甲。</p><p class="ql-block"> 丙滩这个地名才第一次出现在史书里。</p><p class="ql-block"> 在清朝乾隆年间赤水河开始了大规模的治理后,丙安已成了赤水河航运中最繁荣水路码头。是西南地区滇、黔、川三省往来的盐船及商家必经的夜泊之地。</p><p class="ql-block"> <b> 赤水河</b>在丙安古镇的中间穿过,将丙安古镇分为新城和老城,要去古镇需要过一座吊桥,桥头堡的上面有个明显的标记,这就是毛泽东的手笔<b>【长征】</b>两个字。</p> 过桥进入古镇是要收费的,一人10元钱。<div> 进入古镇后给我第一印象就是:</div><div> 这个古镇是在我去过的几个古镇中最原生态的一个,好像和八十年前红军在这里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div> 1935年1月组在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为了实现与红四方面军在川北会师的战略目标,命令红一军团进击<b>赤水县</b>。<div> 红一军团分两路从<b>习水县土城镇</b>向赤水县行进,为两军夹击之势,拟迅速攻占<b>赤水城</b>。<br> <b> 25日:</b></div><div><b> 李聚奎</b>师长与<b>黄甦</b>政委率红一师沿赤水河右岸向葫市、旺隆方向前进。</div><div> <b> 陈光</b>师长与<b>刘亚楼</b>政委率红二师与军团机关则向丙安镇推进。</div><div> 红一军团的机动行为,让<b>蒋自清</b>惊恐不已,急令<b>四川泸州</b>市数万敌川军围堵;而且川军几万人已经进入<b>赤水县城</b>,部分敌军已经到达紧邻丙安古镇十余公里的复兴场。蒋另令,驻赤水县丙安镇黔军侯汉佑部死守,防止红军北上入川。<br> <b> 26日:</b></div><div> 红一军团机关与红二师指战员抵达<b>丙安古镇。</b></div><div> 红军隔赤水河与黔军<b>侯汉佑</b>部对峙。平时欺压百姓的黔军,看到红军到达丙安后,任凭红军怎么喊话,就是不露面,龟缩在古镇内。</div><div> 与此同时,红军便衣侦察队部分战士已经抵达丙安古镇内。<br> 随后,红军发起冲锋,在机枪掩护下强渡丙安渡口,战士前后夹击并以泰山压顶之势砸向黔军。丙安古镇里外都是缴枪不杀之声,不明就里的黔军仓促应战,死伤多人后,绝大部分敌军丢掉武器,脱下军装沿古镇后山快速往赤水城方向逃跑。<br> 战斗结束后,红一军团并红二师指挥部设在丙安古镇内。 红军占领古镇后,打土豪分粮放盐济贫,战士们对村民秋毫无犯。其中红五团政委还将自己的棉衣和军毯送给在寒冬中衣不遮体的村民,深受感动的村民们主动给红军烧水煮饭、带路做向导,军民一家亲。</div> <p class="ql-block"> 去年(2014年)秋天,我和老伴在去三亚过冬的途中,我们去了江西省,并且到了井冈山和瑞金。</p><p class="ql-block"> 红军的长征是从1934年10月10日撤离瑞金开始的,直到1935年1月到达遵义以前基本上是处于被动、挨打、撤退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是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才使这一被动局面得到了根本的转变,它标志着红军的长征实现了根本性的转折。</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门票20元 、公交车47元、早餐4元、午餐35元、晚餐120 元、住宿70元,共计:320元 。 </p> <b> 赤水、十丈洞景区</b> <h1> <b> 2015年10月29、星期四、农历九月十七</b><br></h1><h3> 按着计划安排今天要去【十丈洞】景区看赤水大瀑布。<br> 8·00时我们来到了旅游客运站。可是没有料到,因去十丈洞的路途较远、游客较少,班车要等到九点才 。</h3><h3> 还好8·40分车上就坐满了人,没等到9·00点就发车了。</h3><h3> 去十丈洞的路基本都是上山,一路爬波、车的速度很慢,不到50公里的路开了近90分钟。班车开到两河口村(我记得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曾在两河口召开一次会议,称为【两河口会议】),我们下了车后又走了大哟有20分钟的路才到了景区门前。<br></h3> <b>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b> 【十丈洞】景区的山是红颜色的、土是红颜色的、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这样的地貌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并引起了我的极大好奇?<div> 丹霞地貌的形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经历了数千万年的地质变迁。这个过程包含了多种内外力作用的交织。<br> <b> 沉积作用:</b></div><div> 在遥远的过去,丹霞地貌区域堆积了大量的红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在特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被压实,形成了坚硬的岩层。</div><div> 铁质的存在使得这些岩石呈现出迷人的红色。<br> <b> 地质构造运动:</b></div><div> 地壳的运动使得沉积岩层发生弯曲、折叠和断裂,形成了山脉和丘陵等地形。这些构造活动为后续的侵蚀作用奠定了基础。<br> <b> 风化作用:</b></div><div> 化学风化,特别是铁质的氧化,使得岩石颜色更加鲜艳,并可能填充岩石的孔隙,增加其稳定性。物理风化如冻融循环则使岩石逐渐破碎。<br> <b> 侵蚀作用:</b></div><div> 水流和风力等外力对岩层进行侵蚀,特别是雨水和河流的切割作用,以及风蚀作用,对软硬不同的岩石产生差异侵蚀,形成了陡峭的崖壁和独特的地貌形态。水流侵蚀沿着岩石的垂直节理进行,加深和拓宽河谷,而风力则在干燥地区更为显著,塑造了地表特征。<br><b> 重力崩塌:</b></div><div> 随着侵蚀的持续,岩石支撑减弱,特别是在崖壁和陡坡处,易发生崩塌和滑落,进一步塑造地貌特征,如形成孤立的山峰和岩柱。<br> <b> 丹霞地貌的形成</b>是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形成的红色岩层,加上地壳运动引起的构造变化,以及长期的风化、侵蚀和重力作用的共同结果。</div><div> 这些过程交织在一起,历经数百万年至数千万年,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观的丹霞景观。<br> 这是我今天来到十丈洞景区的第一个收获:亲眼见到了丹霞地貌、并且粗浅的知道了丹霞地貌形成的过程。</div> <b> 十丈洞景区入口的造型也很奇特,并且很有艺术性。</b><div> 十丈洞景区雕塑由400块丹霞石组成,连底座一起高6米,宽8米,分为正面和背面两个部分:</div><div> <b> 正面形象</b>为森林老人,又名大山之神,造型取自于人类始祖之一<b>轩辕皇帝的原型</b>,喻意十丈洞景区古老、原始,在森林老人和大山之神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div><div> <b> 雕塑的背面形象</b>为空谷佳人,又名<b>瀑布仙姑</b>,根据<b>刘海粟</b>老先生“空谷佳人”的题词来造型,意在展示十丈洞景区的清秀和美丽。<br></div> 景区的门票是90元一张,我和老伴仍然享受半价优惠。<div> 同时我又买了两张观光车票,每人20元。因为有了在四洞沟的经历,步行上山要走5公里的路,而且今天的山路还很陡,走起来一定很吃力,因此决定坐观光车。<br> 观光车把我们拉到山顶后,下了车还要下山,往幽静的山坳里走了40多分钟,才听到了大瀑布震耳欲聋的落水声,顺着声音走去,离大瀑布越来越近了,终于见到了它“壮观的容貌”。</div> 十丈洞大瀑布的落差高达80多米、宽度有70米,整个瀑布的面积哟有5600平方米,如同一面动态水墙,从山顶向山下移动,真是太宏伟了,太让人震撼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瀑布。<br> <b> 来到大瀑布前:</b><div> 只见瀑水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数十米内水雾弥漫、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真是美不胜收,如进人间仙境。</div> 据史料记载:<div> 十丈洞大瀑布是在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被宫中的一位太监发现的。</div><div> 这位太监名叫谢安,奉皇命为修建皇宫采集木材,来到了赤水的风溪河谷并发现了这个大瀑布。</div><div> 这位太监在这里采伐了很多优质楠木,却因山中没有路运不出去,无法向皇上复命,只好隐居山中开荒播种,自耕自食,最终故于此地。</div>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代,仁怀直隶厅的同知<b>陈熙晋</b>偶尔来到十丈洞,惊叹大瀑布的雄奇壮观,并有感于<b>谢安</b>的遭遇,无意间赋诗一首,却成了最早发现十丈洞的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p><p class="ql-block"> <b> 洞深十丈锁云烟、谢监栖迟二五年。</b></p><p class="ql-block"><b> 采木使臣归未得、山中开青已成田。</b></p><p class="ql-block"> 从大瀑布回来已是16·00时了,三天的赤水之旅也就结束了。四洞沟的秀丽、丙安古镇的红军遗址、十丈洞的雄伟壮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今日支出:门票90元、观光车40元、公交车40元、午餐15元、晚餐 50 元、住宿70元 共计305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