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边境游——领略异国风情】</b></p> <p class="ql-block"> 在西双版纳西南边陲,有一个承载着历史变迁与跨境风情的边境重镇——勐海县打洛镇。</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 <p class="ql-block"> 打洛是连接中缅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威严矗立的国门上“中国打洛口岸”六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p><p class="ql-block"> 透过国门望向缅甸一侧,蜿蜒的界河与绵延的山脉勾勒出两国的天然分界线。曾经的竹筏摆渡与马帮铃声,已被现代化的通关设施取代,不变的是边民们持证往来时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距离国门不远处的大金塔就是缅甸境内,它与我们之间仅隔一道山谷。</p> <p class="ql-block"> 乘电瓶车沿着国境线内侧的观光道前行,两米高的铁丝网在绿野中延伸,既是守护边疆的安全屏障,也是记录时代变迁的特殊见证。</p> <p class="ql-block"> 在"一脚踏两国"的地标处,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感受咫尺跨越两个国度的奇妙体验。</p> <p class="ql-block"> 在边境国界桩处体验“我在边境巡过边”,“我为祖国站一回岗”。</p> <p class="ql-block"> 深入边境村落,边民们亦兵亦农的生活图景令人动容。他们一边耕作,一边化身义务讲解员,带领游客参观界碑与岗哨。</p> 在打洛220界碑前。 <p class="ql-block"> 在“一水两国”标识牌下,我们看见一条河连接边境两边。</p> <p class="ql-block"> 河水莹莹,照映两边景象迥然不同,这边碧水蓝天,瓦舍俨然,清新明净。</p> <p class="ql-block"> 那边死气沉沉,田野间几座破旧草屋,无遮无拦,里面坐着几位表情木然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曾经,这条边境线像一条银色琴弦,弹奏着两边胞波和谐的韵律。如今,这边境线变得高大结实,沉重地压在人们心头。这一切都是电诈犯罪集团亲手造成的恶果。</p> <p class="ql-block"> 当然,两国之间“友谊门”还是常开的。我们走进了友谊门,路两边都是水果摊,说不清摊主是中国人还缅甸人,都是一般装束,一样语言。他们售卖的水果价格很便宜,削完果皮的木瓜,一盒才要价五元人民币,其它水果也比景洪市内便宜很多。</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内,店铺里的竹编制品,傣纸制品,织布服饰,以及缅甸玉石、手工银器琳琅满目。我们还看到傣族老人用古法压榨红糖,琥珀色的糖浆顺着椰壳模具流淌,凝固成带着棕榈香的甜蜜方块,深受游客关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寨心参观,了解傣族边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走出村庄,我们看到打洛村田地里种植着成排成片的火龙果,绿油油的清新可爱。那火龙果架上每排都有石柱支撑,每个石柱都有一盏灯来补充光照,促进果实成熟。</p> <p class="ql-block"> 午后探访"一树成林"奇观,百年榕树的气根如蟠龙般垂入大地,枝干直插云天。浓密树荫下,人们悠闲纳凉,怡然自得。此情此景恰如强大的祖国对国民的庇护。</p> <p class="ql-block"> 当太阳的斜辉为树影镀上金边,近处傣族村寨的炊烟与远处山峦的白云交相辉映时候,正是新时代边疆最动人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异域风情的边境之旅,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门的守护下,我们深切感受到: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人默默筑牢的安全防线。</p> <p class="ql-block">游览于2025.2.20</p><p class="ql-block">整理于2025.3.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