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汕指的是潮州、汕头和揭阳三个城市,潮汕游玩景点有:潮州古城、广济桥、揭阳古城、南澳岛、汕头公园、城隍庙、青澳湾、北回归线、龙湖古寨等核心景点</p> <p class="ql-block">2.27一行十六人前往潮汕游玩,南澳湾北回归线</p> <p class="ql-block">南澳大桥是广东省汕头市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县的重要跨海通道,全长11.08公里,桥面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这座大桥的建成,标志着南澳岛与大陆之间的交通互联,结束了南澳岛长期以来依赖轮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南澳大桥禁止行人及下列车辆上桥:非机动车、摩托车、拖拉机、残疾人专用车、履带车、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出现特殊天气(如台风、热带风暴、大雾等)时,南澳大桥将根据情况实行交通管制或封桥;9级大风天气禁止大巴(或相同等级车辆)上桥;10级风(包括10级)以上大风天气封桥。</p> <p class="ql-block">青澳湾</p> <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p> <p class="ql-block">住海景酒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品海鲜吃牛肉火锅,潮汕就是一个吃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渔民养的海带和鲍鱼</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全长518米,东侧廊桥长283.35米,西侧廊桥长137.3米,共有12个桥墩和8个桥墩。其独特之处在于中间的浮桥设计,由18只木船横向并排相连,形成启闭式结构,既能灵活开合,又能在必要时连接成一体。这种设计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也使得广济桥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独特之作</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的建设始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并在光宗开禧二年(1206年)形成了梁桥与浮桥并存的基础结构。明正德八年(1513年),广济桥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即中间由十八艘木船并排连接成浮桥,两岸各有石墩和桥亭。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行了修缮,1958年进行了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按照明代风格修复,并于2007年竣工。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每天下午五点半上演过河拆桥</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妈祖庙</p> <p class="ql-block">广济楼,又称“韩江楼”或“东门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潮州古城七座城楼中最壮丽的一座。它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门街,正对广济桥,是潮州古城的重要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广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仿照古代宫殿的建筑风格,显得雄伟壮观。楼体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蓝琉璃勾头滴水,雕栏画栋,四面环窗,飞阁流丹,尽显古朴典雅之风。</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揭阳古城</p> <p class="ql-block">潮汕行程结束,六人自由行东山岛,漳州,永定土楼,厦门,泉州</p> <p class="ql-block">福建东山岛,东山县,隶属福建省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介于厦门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南海靠近广东省潮汕地区,西隔诏安县,东北与漳浦县为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地面积为243.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为1845.72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东山县历史底蕴深厚,是文学家黄道周的出生地,是戚继光抗倭扎寨的练兵地,是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的出征地,是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拥有“关帝文化”“东山陆桥”“南岛语族”等一批史前遗存和特色资源,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之称。’</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时候正遇到冷空气,还是有点遗憾,不过东山岛的海鲜可是很好吃的,下雨天买海鲜回民宿做可好吃了,好新鲜啊,吃多了哈哈有人吃怕了</p> <p class="ql-block">风动石自古闻名,早在明代张岱的《夜航船·荒唐部》里就有记载:“漳州鹤鸣山上,有石高五丈,围一十八丈,天生大盘石阁之,风来则动,名风动石</p> <p class="ql-block">东山风动石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福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东山风动石在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东南隅岣嵝山东麓,塔屿在铜陵镇东侧。以风动石为中心,加上铜山古城、塔屿和西面的九仙顶、南面的马銮湾,构成独特完整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石僧拜塔位于风动石左前侧丘岭之上,为一天然巨石,高约4米,其形酷似身披袈裟的僧人,跪地而揖,面向隔海的东门屿文峰塔,故名,亦称“礼僧石”</p> <p class="ql-block">东山关帝庙,又称武庙、关王庙、铜陵关帝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岵嵝山麓风动石风景区内,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 (1387)。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东山关帝庙,坐西向东,总体建筑布局严谨,大殿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歌山顶,屋面饰以地方传统手工艺剪瓷雕。庙内饰以金木雕、黄金漆画、石雕等,有“艺术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京路与新华西路交叉路口往南约200米,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面积约0.86平方千米,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漳州古城现存唐宋子城面积约53公顷,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原住民约1.7万人,古城内非遗集中,仅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漳州木偶头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等7项。</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p><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内拥有漳州府文庙大成殿、“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庙)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简大狮避难处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衙旧址、东西桥亭及宋濠等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总建筑面积约2440平方米,主要用于展示中国女排的拼搏奋斗历程,建成后将与现状纪念墙和纪念碑形成一条时空轴线,表达了纪念传承、新旧融合、开放发展、展望未来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