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石霜志略》卷下,看到清康熙十年(1671年)浏阳王问臣的《书石霜寺断碑后》,写到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初五日在浏阳石霜寺的天王殿基侧榛莽中发现了一块仅存70余字的断碑,碑刻内容是《国史侍讲丁应奎上虎岩禅师书》。在《石霜志略》的修志姓氏中有“王问臣,纶如,浏阳人”,查同治《浏阳县志》选举志,有康熙时岁贡王问臣。 浏阳王问臣《书石霜寺断碑后》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戊子修《浏阳太原王氏族谱》中有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夏月六日一十三世嗣孙候选教官王问臣排行豪论纶如撰的《述旧》。查《王氏重修族谱》世系可知,王问臣是浏阳太原王氏南门分义庄支器公(王雄器)次子,谱名王豪论,改讳问臣,字纶如,号顽石道人,廪庠生,考准候选训导。明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三月初十日未时生,康熙四十年(1701年)辛巳三月初四日寅时殁,寿六十九。葬西城十里地名枧下。著有《易经讲义》、《燃薪卯》六集。 王问臣与长沙知府任绍爌(字仲暄,号思庵,山西河津进士,康熙十七年任长沙县知县,十八年擢长沙府知府)游交厚,曾请任绍爌赐续王氏字辈:“功业辉云汉,文章映斗宸,鸿规开继起,介寿字天申”,王氏谱中有任绍爌撰《续王氏排行序》。 虎岩禅师是何人?据《释氏稽古略》卷四:“临安府中天竺永祚禅寺首座,讳净伏,出世潭州石霜,嗣虚舟度。”虎岩禅师即虎岩净伏禅师,在浏阳石霜寺出家,是虚舟普度禅师的法嗣。 <b>虎岩净伏禅师的嗣法源流</b>:<br>六祖慧能——南岳怀让——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苑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杨岐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圆悟克勤——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松源崇岳——无得觉通——虚舟普度——虎岩净伏—— 王问臣在文中提到“然所谓丁侍郎者,莫知其何时人?传记皆失载,其勋业无可考见。”那么丁应奎到底是哪里人呢?查丁应奎的名字,南宋有丁应奎,字圭叟,醴陵人,省元,曾任江西转运使、秘书郎、校书郎、著作佐郎等官职。据《宋史》记载,丁应奎是宝祐元年(1253年)癸丑姚勉榜进士,德祐元年(1275年)时还曾官至吏部尚书。 然而在《醴陵县志》中有丁应奎不同的记载:祀乡贤祠的是宋礼部尚书丁应奎,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文天祥榜进士丁应奎(文天祥曾作《通待郎丁应奎公启》)。丁应奎,字潢溪,宝祐二年(1254年)乡试第一(省元),知县眉山,四年登进士第,历官礼部尚书。礼部尚书丁应奎墓赐葬车扛山,夫人蒋氏葬十七都大陂冲李家山。丁应奎有《晴雪堂文集》。<br><br> 据《醴南西塘丁氏族谱》载:“丁应奎,春公长子,字象文,号潢溪,宋省元,登进士,官礼部尚书,祀乡贤祠,葬车扛山。”丁应奎的祖父丁仁,字元善,宋进士 ,祀乡贤祠。从《醴陵县志》中丁仁的相关记载可知:丁仁是丁隽(字景贤)远裔,淳熙进士。湖北漕运使丁仁墓在丁家山。 <b>丁应奎家一线世系:<br></b><br>丁思瑾(字元恺)——丁隽——丁敬——丁鲁(字钝夫)——丁康——丁膺——丁倚(字依德)——丁仁(字元善)——丁春(字开泰)、丁泰(字盟发)——<b>丁应奎</b>(字象文)、丁应南(字象斗),丁应举(字象贤)——丁公卿,丁公才;丁公禄(字爵万)——丁梦麟(公禄子,字成伯,号治庵,醴南西塘丁氏支祖)——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FK820T-930RvIjYwfhcIw"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阅读原文</a> 末斋,关注方志、族谱的浏阳地方文史爱好者。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末斋,微信搜索:liuyang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