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舒城

路芒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舒城在西周时期属舒国,分立舒鲍、舒龙等国,史称群舒国。</p><p class="ql-block"> 汉高祖四年置舒县,翌年改龙舒县。</p><p class="ql-block"> 唐开元23年设舒城县,一直沿用至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舒城离合肥仅相距50多公里,汽车正常跑起来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以前也曾多次坐车经过舒城,但却总是无缘一睹舒城之芳容。对舒城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里盛产茶叶,尤其是一种名叫"小兰花"的茶叶。</p><p class="ql-block">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省城里的人们在玩过了黄山、九华山后,又开始对一个新的地方感兴趣了,这就是一一万佛湖、万佛山,他们都属于舒城辖区内。</p><p class="ql-block"> 一个双休日,我和友人去游玩了舒城的万佛山水,于是便有了亲近舒城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万佛湖离舒城只有15公里,这里原本只是一个人工水库,但这个水库有它的独特之处,登上大坝,放眼望去,湖面开阔,一碧万顷,青山环抱,绿岛点点,水鸟翔集于水天一色。而我们脚下站的大坝,则是堪称世界一绝,这是一座世界第一的人工土石坝,坝底宽达128米。登上游船,让湖面那凉爽而清新的风吹拂身心,洗去你在都市的烦躁之情,岂止是快哉?湖里的景区景点很多,但真正开发出来的并不多,踏上堤岸,回眺水面,总觉游兴未尽,万佛湖犹如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让人遐想翩翩。</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进入了舒城城中心,蓦然一幢飞檐挑角、红墙碧瓦的雄伟建筑展现在我们眼前,走进去,方知是正在建设的慈母宫,是由台商和当地政府共同出资八千万建造的一座宏大的道教宫殿。但遗憾的是,工程尚未完工,尚不能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舒城街头,欣赏着街道两旁的建筑,舒城和其他县城一样,现代化的建设也是随处可见。道路洁净,民风淳朴,街面繁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到处都留下了三国名将周瑜的遗迹,于是便恍然想起读过的《三国演义》上说,周瑜是舒城人。</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曾赞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位三国传奇人物,当令舒城人民自豪,难怪舒城会留有"周瑜城","练三墩","小赤壁","周公渡"等三国遗址。</p><p class="ql-block"> 走到一座塔前,我们驻足观望。这座名叫龙头佛塔的古建筑,建于明代,也是舒城的代表性建筑物,富有象征意义。在一茶水摊前,一老者告诉我们,舒城的名胜古迹很多,只是一般人不太在意罢了。舒城有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汉代水利工程"七门堰",古代的"七门堰"历史辉煌,是我国汉代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体现了舒城人民的勤能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舒城历史上名人也不少,除了周瑜,还有西汉著名的教育家文翁,明代时以廉见人的吏部尚书秦悦等。革命战争时期,舒城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共皖西特委,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246团就是在舒城诞生,并产生过深远的历史影响。新四军时期曾于舒城设立过抗日指挥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也设在舒城,直至今天还留有它的旧址。</p><p class="ql-block"> 老者的娓娓道来,就像是一位历史向导,领着我们展阅舒城这部厚厚的史册。走在舒城的大街小巷里,一时间,我的思维仿佛穿越时空,在感应着舒城的昨天和今天……</p><p class="ql-block">(此文原刊于1999年9月号《安徽新华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