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串串 回味悠长

水草蜷龟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快到摘榆钱儿的时候了。<br> 小时候家里穷,棒子面窝头不够吃,于是掺杂着各种菜叶的菜窝头便成为主食,榆钱儿是其中之一。<br> 我那时六七岁,正是顽皮好动狗都嫌的年龄,因此摘榆钱儿是我当仁不让的活计,谁也别跟我争抢。<br>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我家住在阜城门外北街的胡同里。胡同东墙外,挨着北京制锁厂厂房有两棵高大的榆树,每年春天都生出满树满枝的榆钱儿。 摘榆钱儿先要攀上胡同中间的电线杆子,再登上厂房房顶才能摘到,每当我想上房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往前看看,因为胡同口对面小院里住着我爸的师傅师娘老两口。肖奶奶每次看见我或弟弟爬电线杆子都会大呼小叫的制止我们。<br> 上房顶来到榆树跟前,先撸几串放嘴里解解馋,等吃的差不多了,才捡品相好的摘,有时侯低处的已经被人摘的剩不多了,就要上树,此时便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因为瘦分量轻我噌噌几下就窜到高处,然后一只胳膊盘着树干,一只手麻利儿的摘,地面上的哥哥姐姐则仰着脸叫嚷着<div> “千万小心点啊”</div><div> “别摔着”</div><div> “差不多够了慢点下来”</div> 榆钱儿摘下来交给妈妈,她洗干净后掺在棒子面里加点盐和小苏打上锅蒸,不多时我们就能吃到榆钱儿窝头了,虽然那时候并不觉着它有多好吃。<br> 几十年过去,现在回味起来,榆钱儿窝头其实挺香的。 榆钱儿因为单片形状有点像古代铜钱,才叫榆钱,又因为北京人说话爱带儿化音,所以就叫成了榆钱儿。<br> 我一直以为榆钱儿是榆树开的花,因为桃树榆叶梅迎春花等植物在春天最先绽开的都是花,榆钱儿也是在榆树叶发芽之前长出来的。而且花朵盛开之后留下了种子,榆钱儿掉落后也是种子。<br> 直到写此文查百度才知道,榆钱儿的学名原来叫翅果,是榆树的果实。并且还有很多功效,如健脾安神、止咳化痰、清热利水等,还可以治疗食欲不振,杀灭人体寄生虫等等。 其实榆钱儿在古代便受到文人关注,更是灾荒之年老百姓充饥的好东西。<br> 宋代人诗云“林外溪头榆荚钱,风吹个个一般圆”<br> 明朝诗人周亮工自嘲道“莫惭逋券谁相答,点点榆钱浪掷人”<br> 清朝朱彝尊写出“榆钱阵阵麦纤纤,野菜花黄蝶易黏”的诗句。<br> 类似诗言还有很多,可见榆钱儿在民间广受关注和喜爱。<br> 我小时候吃和摘的榆钱儿是真正绿色食品,没施化肥没人喷药没有雾霾是自然生态下结出的果实。撸一串放嘴里咀嚼生香胃口大开毫无顾忌。<br> 多希望时光倒流,再吃点晶莹碧绿的原味榆钱儿,吃几口老娘蒸的榆钱儿窝头……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