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樟树经楼潇江河畔有一村庒,名日危村,这里潇水环绕,翠竹常青,我们家有一栋老屋在村庄上,老屋坐东朝西,历经三百年,解放前父亲和母亲成亲时就在这栋老屋,父母居住快六十年,在这栋老屋中生下我们兄弟姐妹七个,儿时听父亲说这栋房子是清朝康熙年代的,这栋房子的原主人过去是地主,解放后土改化分到父亲及叔伯名下。 1977年,父亲又把五叔和二伯父的几间房全部买了下来。整栋房子砖木结构,共有八间房并带天井,分前后两厅。我们兄弟姐妹每次回家,总爱在老屋中逗留,老屋虽然是年代久远,屋内的柱子依然坚固耐用,楼上楼下主体基本完好,由于近二十几年无人居住,门窗腐朽,天井破旧,楼板松动,地面浸水,快成为危房。</p><p class="ql-block"> 我十九岁离家开始创业,一路是跌宕起伏,坎坷不平,品尝人生百味,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小县城也有了自已的家,有了适合自已的产业,也有自已的住房,生活基本是无忧。</p><p class="ql-block">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我己年过半百,儿子通过奋发在北京工作,北京也有他的家及心爱的人,更有他专著的事业。我虽在城里有房,老屋却一直在心中困绕守候,任凭风吹雨打。岁月如烟,且歌且行,纵然生活小有不易,心中对老屋总是情思梦绕,难于切割。</p><p class="ql-block">下图:没有修整前的老屋大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没有修整老屋的场景和老屋天井</p> <p class="ql-block"> 甲辰金秋年,我和大哥、三哥,四哥及众多侄子坦言我的想法(全面修善老屋),我的想法家里人全部同意。构思,画图,请人施工,经过三个月的紧锣密鼓的维护修理,我也是隔三差五的到现场督促,房子在师傅们的改建下井然有序,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老屋大门入口处原来有一个中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拆除了,这次修理时再把中门恢复好,老屋大厅正中高挂伟人画像,请已退休并德高望重的刘少荣副市长写伟人诗词两首:“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红军不怕远征难”挂在东厢房川枋上。在正房两边川枋挂“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横匾,在中门上方再挂“百福骈臻”的一幅横匾(这几幅字出自国家书法协会沈晓洪老师之笔)。老屋天井上方,用不绣钢做水槽,水槽下面两根下水管从石板下流进天井里面,外面就是下暴雨,天井周围也不会湿地,天井中放一口古旧的水缸,意义是为人处事需方方正正,才得圆满,随着老屋的旧物摆设布置好,父母亲的画像摆放在大堂左则,一张方正的老八仙桌子放入大厅,配上两把古旧的木椅子,八仙桌三项安放长条板凳,老屋立显出古朴典雅,舒适温馨。</p><p class="ql-block">下图:老屋旧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修理好了的老屋大门、大堂、四水归槽的天井。</p> <p class="ql-block"> 修缮老屋,留住乡愁,是我们全家人的意愿,我们耗时费力维护经过几个月整理出来的老屋,地面贴上的是灰色仿古砖,屋顶是硫璃瓦,瞬间古屋风貌得以复现。八仙桌左下边放一张茶桌紧邻正房,老屋的每间房中都安床铺,闲暇之余,我们在老家做饭,喝茶,读书、写作、聊天、围炉烤火,叙说家长。睡上一晚,第二天早上,后面竹林中鸟语欢鸣,熟睡中的人让鸟声唤醒,那是何等惬意,真有返璞归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下图:修理好了的老屋大堂高挂伟人画像</p> <p class="ql-block"> 一个家庭拯救老屋,不止于保护。更是推动活化利用,为传统村落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希望我们老屋修善以后,家乡多栋老屋都能修缮整理,它们沉睡的价值才会逐步被唤醒,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修善老家的房屋就是为振兴乡村文化提供了平台,整理和修善老屋,是让年轻人更了解过去,让年轻人更知道历史,让年轻人更明白老一辈人创业的艰辛和困苦。</p><p class="ql-block">下图:沈老师题字</p> <p class="ql-block"> 有朋友不解,说我们都在城中有房,为什么还要化这么多精力去修老屋?我回答:留住老屋,就是留住乡愁,留住乡村的“根”和“魂”。古屋承载着家里几代人的情感,见证岁月的变迁。修缮古屋,让老屋古色古香,又融入现代生活,宜居又宜游更宜观赏,不仅让本村乡邻儿时的伙伴能到这里找回到独属自已的记忆,也让亲朋挚友有机会感受农家村落悠久历史的底蕴和独特的乡土风情。</p> <p class="ql-block"> 家乡老屋是我们父辈安身立命之所,老屋到处都是父辈及兄长艰辛创业的烙印,显示出父兄的勤奋朴实、耕读传家。更是我们家族努力奋发的见证,老屋充满父辈一生太多的酸甜苦辣和美好的回忆,为实现父辈梦寐的追求和念想我们正在努力奋发,经楼老屋更是我们这代人情感的依赖和延续……将永远传承。</p><p class="ql-block">下图:刘副市长书法墨宝</p> <p class="ql-block"> 自从老屋修善完好,我们回到老屋,就如同回到从前,我更体会到了儿时的快乐,感觉到父母还鲜活健在,冥冥之中父母就在老屋中慈祥的望着儿女、孙辈们微笑。先人在天有灵,时刻都在祈祷祝福家人快乐幸福,平安吉祥。</p><p class="ql-block"> 钟灵毓秀藏经楼,</p><p class="ql-block"> 潇江河畔水长流。</p><p class="ql-block"> 老屋粗陋乡情厚,</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叙忆往。</p><p class="ql-block"> 时光终将流逝,记忆永不磨灭,我们对老屋的这一份厚重情怀,将永远装满在老屋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是我们心灵的归宿,老屋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思念老屋,就是思念故土,思念远去的父辈及先人!</p><p class="ql-block"> 老屋风貌和传承时刻提醒告诫我们,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勤劳朴实。一个人要懂得敬父母,爱家乡。我们行走的再远,翱翔的再高,家乡的老屋永远都是温馨的港湾!</p><p class="ql-block">~~~~~文章写于2025年仲春~~~~</p><p class="ql-block">下图:①第二进己恢复的中门及天井川枋上沈老师的宝墨。</p><p class="ql-block">下图:②老屋的后门及茂盛的翠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