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2025年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气温陡升,嘉禾大地丽日春风。女儿虹霞兴冲冲地开车从上海赶过来,嚷嚷着要出去郊游。前些日子央视元宵晚会上,曾演唱过一首歌曲《不负春光》,歌词我没记住,歌名却印象深刻。她的建议没错,这样的好天气不外出游玩赏春,岂不是辜负了这早来的春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b></p> <p class="ql-block"> 沈荡镇,浙江省海盐县沈荡镇,也是嘉兴众多古镇之一,虽然历史不那么久远,只有400多年。沈荡近年来开始红火起来,因为这里是当代知名作家余华的家乡。这些,我也是到了这里才知道的。对于作家余华,我好像只粗粗地翻阅过他的《活着》,讲述的是几段生离死别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谷仓文化产业园,是网上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谷仓,顾名思义就是粮库,在废旧粮库上创建起来的产业园,这两年着实红火得很,俨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原沈荡粮库建于1955年,改造后的谷仓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核心建筑是一组二十几米高、直径超六米的砖混圆筒、规则排布的筒仓建筑体,也就是原来的粮囤。随着系列文创产品的融入,废弃的工业遗产迸发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构想几何将原粮食加工车间改造成咖啡工厂店,几何形体的门面简捷流畅。</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品尝的是咖啡,体验的是文化。</p> <p class="ql-block"> 许是假日的缘故,游客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 特调研究所,是品味手磨咖啡的高端茶座,从前大概是个检测化验室。曲高和寡?可能是装修风格太有个性了,登堂入座者廖廖。</p> <p class="ql-block"> 许多人宁愿在室外感受春意。</p> <p class="ql-block"> 平日不喝咖啡的我也见样学样,沐浴在春光里,试图从咖啡的苦味中体会出别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谷仓书店。当下许多繁华地段的新华书店几乎是门可罗雀,在这位置并不优越的产业园里开书店,能成?</p> <p class="ql-block"> 书店里面按图书的分类分成了几个功能区,装璜格调高雅,大气磅礴,“书海”该是这面墙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余华的作品摆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各种不同的版本,很有视觉冲击力。家乡人很给余华面子,或者说是余华给家乡挣了面子。</p> <p class="ql-block"> 文创园紧傍盐嘉塘河,风景不错,想来这是运河的一个支流,不时有船只驶过。</p> <p class="ql-block"> 据说镇里有条老街可逛,可我们开车转了两圈也没见到,就奔永宁寺而去。永宁禅寺建于明代,殿宇气势恢宏,山门牌坊两侧的哼哈二将塑像不知是何材质,通体黝黑,煞气逼人。</p> <p class="ql-block"> 石牌坊两侧还立着两根红绸木,“壮观红绸木,佛门金刚柱”,数年前永宁寺信众在四川邂逅这对红绸木,因缘成就,它们穿越巴蜀来到江南,安立于永宁寺山门两侧。看上去株径约两米,高近六米,独特的造形如久经岁月的长者,是永宁寺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永宁寺主要建筑有拜经大道、万人桥、天王殿、钟鼓楼、大殿、地藏殿、财神殿等,均为明清风格,主次分明,布局紧凑,与周边的桥、水、树田间风光融合,呈现具有江南特色的寺景。</p> <p class="ql-block"> 山门旁不远处巍然屹立着一座三孔拱形石桥一一沈荡大桥,桥长约五十米,宽约五米,高十米有余,全桥用花岗岩石块砌筑,凝重壮观。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三百多年。桥南北均为广袤农田,水塘环绕,质朴宁静。</p> <p class="ql-block"> 神仙湖,很美的名字吧。从海盐县沈荡镇到湖区所在的海宁市袁花镇,只要四十多分钟的行程,却是跨越了两个县域。</p> <p class="ql-block"> 神仙湖生态公园,前身是一个废弃的石矿坑。自十五年前起,通过自然生态修复和人为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将原本的矿区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湖泊,并结合本地山水田园风貌,打造出一个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的文旅地标。</p> <p class="ql-block"> 循着步道,曲折攀上山顶,旖旎风光尽收眼底。最吸睛的还是波光粼粼的湖面,蔚蓝色的湖水清澈见底,听游客议论,说湖水有八十米深,蓄水量相当于两个西湖。</p> <p class="ql-block"> 神仙湖景区的设施相对简陋,许多还在建设中。袁花镇是小说家金庸的故里,如果能把金庸武侠小说中相关的元素,物化再现到神仙湖畔,相信对游客会有很大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金粟寺,始建于东吴孙权时期赤乌十年(<span style="font-size:15px;">公元247年</span>),几经兴衰延续至今,已历1800余年,称之为“ 浙江第一古刹 ”当之无愧。单就“古”字而言,在华夏大地上怕也不会逊于前三。</p> <p class="ql-block"> 从茶院村进入金粟寺,必从广济桥上走过。据说,此桥宋、明代时是木桥,清代康熙年间改建为石拱桥,现桥是60多年前建的钢筋水泥桥。</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举目四望,江南的无限春光一览无余。脚下的河不知甚名,在下游汇入的河叫长山河。</p> <p class="ql-block"> 走过桥来,我不经意间一回头,看见这边桥廊重檐间的匾上是“康僧桥”三个字,不禁大感诧异:一个桥,竟然有两个名?</p> <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碑亭前,仔细观看碑文后,大致明白了为何一桥双名。佛史、嘉兴府志上都有记载:三国孙吴僧人康僧会在海盐建金粟寺。广济桥又称康僧桥,显然是为了纪念这位康僧会开山祖师。</p> <p class="ql-block"> 照壁很有威仪。</p> <p class="ql-block"> 金粟寺真的很大,殿阁众多,总体上保持明代殿宇风格,以绿蓝色调为主,与清代明黄翠绿的色调有明显不同。寺院内非常宁静,适合慢慢逛,慢慢看。</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伽蓝殿、地藏殿、药王殿、大雄宝殿……每个殿都有不同的故事,让人有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寺中大悲阁二00八年奠基重建,主持者发愿“盛世建寺,流芳千古”,曾遍访江南寺院,多次东渡日本,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历时五载方得落成。</p> <p class="ql-block"><b> 走出金粟寺,已是午后两点。在明媚的春光里,我们按照预设的攻略,走出嘉兴市区,在海盐、海宁两地进镇入村,串访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心情一如这大好春光,欣欣然,乐陶陶 。</b></p><p class="ql-block"><b> 嘉兴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这两年我来嘉兴“猫冬”,只要有机会,必定各处走走看看,单是记述景点的游记,就在“美篇”上发了十几篇,虽然嘉兴的重要景点都去过了,但是像今天的沈荡谷仑、永宁寺、神仙湖、金粟寺这样还不曾游览的大众小众景点景观,一定还有,还有……我期待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潇洒男人 </b></p><p class="ql-block"><b> (美篇号1906508)</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3月于浙江 嘉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