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方位世界,探教学新路径

Vv

<p class="ql-block">  3月17日上午在本部四楼录播室开展了以“探索方位世界”为主题的区三年级学与教磨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在廖主任的组织下,邀请了马青山老师来进行指导评课,易琛老师工作室成员和本部三年级组老师们一同观摩学习,共同聚焦教学实践,深入交流研讨。本次教研活动由殷静老师进行课堂展示,授课对象为本部三年级学生。</p> <p class="ql-block">  殷老师以一段精彩的春晚机器人舞蹈视频拉开序幕,通过提问“机器人动作整齐的关键是什么”,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位置与方向”的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课堂上,殷老师组织学生使用手机指南针确定教室北方,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贴出其他方位标签,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建立方位概念。</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方位知识,殷老师设计了充满趣味的“寻宝大作战”环节。学生们根据锦囊提示在校园中展开寻宝之旅,他们需要准确运用方位知识描述寻找宝藏的路线,并在宝藏图上用红笔标记出路径。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有效提升了知识的运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随后,殷老师联系春晚数字变化表演,提出“将数字4变5”的任务,让各小组代表演示移动过程,全班共同评选“最优路径” 。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p><p class="ql-block"> 课堂末尾,殷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本节课所学的方位辨识、路线规划、空间移动等核心要点,并通过播放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工厂等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方位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方位知识的应用案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p> <p class="ql-block">  在研讨交流环节,马老师对殷静老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马老师指出,在导入环节可以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利用长江方向、升旗台方向来确认东南西北,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数字变形”环节,马老师建议引导学生利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清晰地描述移动路径,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方位知识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上午,易琛老师工作室的成员再度齐聚墨水湖小学,参与殷静老师的二次磨课活动。此次磨课,教研员何晶老师亲临指导,给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何老师指出,可将本节课定位为综合练习课,借助跨学科理念,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把本单元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针对教学活动环节一,何老师对使用贴纸提出疑问,认为在不同场合张贴 “东南西北” 方向贴纸,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便。虽然辨认方向的大课间活动视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如果能将视频中的活动直接搬到课堂现场开展,教学效果或许会更理想。谈及教学活动环节二,何老师建议,在宝藏环节可以让锦囊内容在层次和丰富度上进一步优化。最后,何老师强调整堂课的教学活动最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比如统一围绕大课间活动或者机器人做操活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教学内容紧密关联,更能显著提升课堂的逻辑性 。</p> <p class="ql-block">  殷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她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殷老师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实践探究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两次磨课研讨活动为工作坊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通过课堂展示、教师评价和研讨交流,大家对“位置与方向”的跨学科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