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堂特殊的“美术课”</p><p class="ql-block">文/曹菊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何老师给我分享了他美术课上的一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那堂课上,一群五六岁孩子的童言童语,却如同一束纯净的光照进这个被我们复杂化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成人的世界里,死亡是一个沉重而忌讳的话题,我们常常选择避而不谈,仿佛这样就能躲开生命消逝带来的痛苦与哀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五岁小女孩平静地说:“我奶奶去天堂了,在天上看着自己呢!”那一刻,时间似乎短暂凝固,紧接着另一个小朋友也跟着说:“我爷爷也去天堂了,也看着自己画画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话从孩子们口中说出,带着一种天然的纯真,没有成年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悲痛欲绝或是刻意回避。他们就像在诉说今天的天气,自然又笃定,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天堂是一个美好的地方,逝去的亲人并未真正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让我们不禁反思,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究竟给死亡蒙上了多少层沉重的阴影?我们害怕提及,害怕面对,使得死亡成了一个巨大的、令人颤栗的未知。而孩子们,他们以最纯粹的视角告诉我们,死亡或许可以是一种温柔的延续。他们相信亲人在天堂的注视,这份相信给予他们力量与安慰,让他们能带着爱继续前行,开心地画画,快乐地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孩子们身上,我感悟到,死亡教育其实不必那么沉重与艰难。我们应像他们一样,以一种简单而温暖的方式去看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如同四季更迭,有凋零才有新生。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将这份认知传递给孩子时,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对生命完整的理解,更是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安宁与勇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堂特殊的“美术课”,是孩子们给我们成人上的一堂生命教育课,让我明白,有时候,回归本真的视角,才能真正领悟生命与死亡的真谛 ,让爱与希望,在生命的交替中永恒延续。</p><p class="ql-block">2025/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