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11日我们从信阳到安阳,一路看着大片大片的麦田,一望无垠的土地,感受到河南农业大省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安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今天我们终于踏上这块土地。这里有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将汉字的源头追溯到3300年前,并将中国信史的上限提前了约1000年。殷墟的发掘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标志性事件,出土了如司母戊鼎等大量青铜文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场前耸立着一个大大的"字",非常有中国味。</p> <p class="ql-block"> 下了高铁办好入住,我俩为赶时间急急忙忙赶到文字博物馆,被眼前金碧辉煌建筑吸引了,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四周的大漆红色柱子,显示着华夏民族的辉煌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五个展厅,基本展厅"中国文字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自汉字诞生起,先民就对汉字的神秘性抱有虔诚的态度,人们相信它是神异之人所造,能主宰吉凶祸福。</p><p class="ql-block"> 焉耆一龟兹文过去称“吐火罗文”。大约公元6至8世纪间在今天新疆吐鲁番、焉耆和库车等地操印欧语系语言的居民所使用的一种文字。这是一种音节文字,其基本符号有大约30个。</p> <p class="ql-block"> 西夏字又叫"番",展品从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音、韵律、音节等等讲起。从最早原始文字开始一直讲到多民族文字,我看的脑袋都大了,简直就是文字密码,猜不出,也不认识。现代文明用的象形方块字是先人们的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以物载文,一片甲骨惊天下。</p> <p class="ql-block">现代维吾尔文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满文是拚音文字,书写规则从左至右.从上而下,共有6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p> <p class="ql-block"> 藏文是藏族使用的文字,据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由吐番国王松赞干布的大臣吐弥·桑市扎创制,並一至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在1982年新疆自治区决定,恢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拚音字,1925年以后传入新疆,逐渐被新疆的哈萨克族采用,经过多年变化,在1984年公布新的字母表。</p> <p class="ql-block">彝族小学语文课本</p> <p class="ql-block">布衣族汉词典</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印刷术不是凭空发明的,长期积累的文字雕刻和复制技艺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技术基础。纸张的发明和笔、墨的广泛使用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佛教的兴盛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使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增,传统的手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快速生产书籍的工艺方法。</p> <p class="ql-block"> 大约在公元7世纪的隋唐之际,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用墨将模版上的图文转印到纸上。</p><p class="ql-block"> 五代后唐时期,政府使用雕版印刷儒家经典。两宋时期,官刻、私刻和民间刻书兴盛,中国雕版印刷术进入黄金时代。雕版印刷是人类社会最早批量快速复制图文的工艺技术,它极大地加速了文字信息和知识。</p> <p class="ql-block"> 战国陶文,大部分是用古玺印上的。</p> <p class="ql-block">宋代是中国雕版印刷发展的重要阶段。</p> <p class="ql-block">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是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p> <p class="ql-block"> 王选院士是汉字信息处理和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使印刷出版业得到彻底改造,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自主创新的时代典范。</p> <p class="ql-block"> 王永民解决了方块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象形字的盲盒一打开,一群群小动物小人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官印</p> <p class="ql-block">成语印</p> <p class="ql-block">秦统一后六国统一文字。</p> <p class="ql-block">玉器上刻字</p> <p class="ql-block"> 53年首次出版新华字典,历经十一次修改,累计发行6亿余册。</p> <p class="ql-block"> 伏羲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创造了八卦符号,这是《易经》的核心基础。八卦以阴爻(--)和阳爻(一)为基本符号,组合成八种卦象,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这些卦象不仅是对自然的抽象总结,也为后来的《易经》体系奠定了基础。伏羲八卦更是一种哲学模型。</p> <p class="ql-block">测字方法</p> <p class="ql-block">万字寿大瓷瓶</p> <p class="ql-block"> 盘上楷书写着:"莺啼绕柳弄春睛晓日月明"几个字。</p> <p class="ql-block"> 瓷盘底部楷书一首:"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p> <p class="ql-block">"不可一日无此君"瓷盘。</p> <p class="ql-block">上联:志气永藏天地间</p><p class="ql-block">下联:虹霓常抹山川外</p><p class="ql-block">横批:烟雨奇局</p> <p class="ql-block">文字博物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传统金石学与西方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主持的首次科学发掘。</p><p class="ql-block">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标志着新史学的开端。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来,疑古思潮盛行,认为“东周之上无信史”;甲骨被大肆盗掘,殷墟发掘迫在眉睫。发掘殷墟乃重振中国史学的必然选择。</p><p class="ql-block"> 1928年,傅斯年说服蔡元培设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殷墟因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被确认为商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 商文明中绚烂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历史文献、多姿多彩的历史文物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力,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思考和研究空间。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科技文明等等。</p> <p class="ql-block"> 商文明中蕴含的绵延不断、开拓创新、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和平与共的民族特质,框定了此后3000多年中国文明历史的总体走向,造就了生生不息、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p> <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手书,9.18事变后,国困加重,蔡元培写此训给安阳殷墟发掘团,勉励同仁。</p> <p class="ql-block">1928年殷墟第一次发掘的全体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 1928年到1937年殷墟考古在时局动荡中艰难起步。</p> <p class="ql-block"> 李济提出科学考古要点:必须有问题、必须有方法、记载必须精确、必须无成见、必须有耐性。</p> <p class="ql-block"> 1932年小屯挖掘现场</p> <p class="ql-block"> 1934年到1935年梁思永主持发掘王陵,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前所末有。这是梁思永、梁思成在王陵大墓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0年挖掘现场</p> <p class="ql-block">帝喾(GAO)商人始祖</p> <p class="ql-block">墓葬品</p> <p class="ql-block">车马人同葬</p> <p class="ql-block"> 夏朝末年,商族首领成汤以德服众,推翻夏朝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商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顺天应人、革故鼎新”的肇始。商代早期,商王朝强势扩张,西至关中、东至济南、北抵张家口、南达长江沿岸,青铜礼器迅速扩散,文化面貌高度统一,以郑州商城为核心。</p> <p class="ql-block">古片</p> <p class="ql-block">商人根据不同病采用不同的手段。</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字</p> <p class="ql-block">青铜铭文</p> <p class="ql-block">书刻之法</p> <p class="ql-block">中原文化設创始</p><p class="ql-block">观此胜于读古书</p> <p class="ql-block">兵铜器</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方鼎</p> <p class="ql-block">司母戊大方鼎铜方壶</p> <p class="ql-block">铜方斝(jia)</p> <p class="ql-block">商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商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2008年安阳刘家庄北地出土的铜觥盖</p> <p class="ql-block">铜卣(you)残片</p> <p class="ql-block">洹水安阳名不虚</p><p class="ql-block">三千年前是帝都</p> <p class="ql-block">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甲骨文碑林</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两侧有浅水衬托出殷墟文化源源流长</p> <p class="ql-block">在安阳能看到南京式的梧桐大道,在出租车里拍的不好。</p> <p class="ql-block">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返京最后一站来安阳幸运了,不虚此行,可惜时间关系,林县世界最知名的红旗渠没去,留下一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学文化来安阳</p> <p class="ql-block"> 2025 3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