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寨集市掠影

应想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湘西德夯苗寨集市掠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藏在湘西的德夯苗寨,如同一颗被群山环绕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天刚亮,湘西的晨雾中,德夯苗寨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早晨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折射出迷人的光芒。赶集的日子,苗寨里的集市总是热闹非凡,仿佛一场盛大的庆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集市,映入眼帘的是苗族妇女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图案复杂而绚丽,这些服饰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苗族手工艺的传承。她们的头部、项间、腕上,银饰闪闪发光,行动间轻轻碰撞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如同一曲苗族的无声乐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新鲜的农产品堆满了摊位,红彤彤的辣椒、青翠欲滴的蔬菜、颗粒饱满的瓜果,透着大自然的馨香。集市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宏亮的湘音叫卖声此起彼伏,买家则在细细地挑选着心仪的物品,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个老阿婆象往日一样,在共同的摊位上围坐在一起,彼此间谈笑风生。她们的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笑声爽朗而富有感染力。那位着青蓝色中山裝已洗得发白的卖小菜秧的老汉总是寡言少语,与旁边摊位上的黄上衣老汉很少互动,他永远是低头摆弄他的葱绿色的小菜秧。而阿婆们就象是群叽叽喳喳的麻雀,三个两个聚在一起,或朗声对谈,或交头接耳,总有说不完的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德夯苗寨的集市不仅是交易的地方,更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在这里,人们不仅买卖货物,更分享生活的点滴、传递温暖。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握手,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不远处,一个奶奶背着一个小孙子,脚下还跟着一对小孙女。老人的脸上满是慈祥,小孙子趴在奶奶的背上,好奇地四处张望,而那对小孙女则手持零食,跑动在奶奶视线里,不时回头与奶奶交谈,声音中透着无限的依恋和信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临街的店铺前,一位赶集的老汉显然偶遇了正摆摊的老熟人,两位兴许挺久没见了,老汉相视言欢,互致问候,笑起来脸上皱纹更深了,却难掩内心相见的喜悦。</span></p><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帘的是爷爷用小背篓背着小孙女的画面,奶奶手中端着碗吃的,在一旁不时喂上小孙女一口。他们的脚步虽慢,但充满着一种从容和温馨。小女孩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在空气中回荡。她指着摊位上的各色玩具,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爷爷宠溺地看了看,最终给她买了一只飞翔的小鸟玩具,女孩的笑容瞬间绽放,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一位身穿民族服装的老者吸引了我的注意,他手持一根精致的竹笛,轻轻吹出一段悠扬的旋律。曲调如同一条流淌的小河,慢慢汇入心田,带着柔和的目光越过千山万水。路边的苗族赶集人纷纷放慢了脚步,有的甚至驻足聆听,那一刻,他们仿佛在这音乐声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p><p class="ql-block"> 沿着集市的道路继续前行,自然看到了更多温馨的画面:几位年轻的母亲驼着背篓挑选物品的背影煞是吸引人,有两个婴儿坐在背篓里,睁着天真无邪的眼睛张望着母亲的张望。也许,集市就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几位阿婆围坐在摊位旁,为过往的行人提供免费的茶水;还有一男一女两位网红志愿者,他俩是乡里派到苗寨助农带货的工作人员,免费为集市上的摊位直播带货,让苗寨的山货借助网络的力量飞向天南海北。</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宁静和温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是机械地联络,也不是简单地物与物的交换、钱与货的贸易,而是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每一次微笑、每一句问候,都是那么真挚,充满了苗族乡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彼此的关怀。</p><p class="ql-block"> 在集市的一角,一个苗族阿婆刚把卖出的山货称好,正等着一位中年妇女帮另一位中年妇女付纸币,原来,阿婆刚进入集市摆摊卖自家生产的蔬果,还不会使用微信,而一位买菜的中年妇女未带人民币,旁边一位中年妇女主动帮她付了款,她用微信打款偿还。她们本有更多更方便的选择,却愿意成全这位老阿婆的生意。</p><p class="ql-block"> 街尽头,一位中年男子正为一位呲牙咧嘴老者拔牙,他风趣地嘴里与熟人开着玩笑,却不影响手里的拔牙活,双手灵巧,轻重有度,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手上功夫的娴熟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走到集市深处,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是肉丝米线的味道。一家小摊上,烟雾缭绕,用骨头老汤熬制的米线汤料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引来不少人驻足品尝。一位老奶奶拎着已清货的空背篓来到这里: 老规距,来一小碗!也许,此刻是她这一天中最为享受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我也注意到,不少苗民从集市三三二二地走进了街上的农村信用社,也许她(他)们是将今天的收获一刻不耽误地存储起来,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在自助机前取现钞的,无论是存是取,</span>她(他)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光泽。</p><p class="ql-block"> 湘西德夯苗寨集市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生活的故事,无论是通过一筐带着晨露的农家菜蔬,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是一顿温暖的家常便饭。集市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湘西人民简单而又丰富的生活。在这里,我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受到了最真实原生态的湘西,体验到了最地道最有情趣的苗家生活,虽是蜻蜓点水,却寻找</span>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情和归属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