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雨【散文】

竹影画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出门时,昏暗的天空洒下温润的雨点。不记得这是第几场春雨绵绵了,所有的叶子还未来得及和梅花玉兰一争春光的时候,只有湖边高大的垂杨柳串上了绿豆。或早或晚在东风里荡着无忧无虑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是终南山的北麓。每年的春天常有沙尘蹿访,如同那一年的佩洛西蹿访台湾一样,让人很不舒服。其实沙尘笼罩下的郊区,朦朦胧胧的,如同海市蜃楼,如同月色轻柔,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月的梅园里,梅花学着画家的笔端姿势开出了韵味十足的画面感。随随便便一个镜头,就能截取一块浑然天成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春的游人络绎不绝。看春水荡漾,望杨柳轻拂,听莺歌声声,闻花香醉人。三三两两一起有说有笑的,似乎把一个冬天闷在心里的心情都倒出来任凭风吹日晒。惬意与欢喜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边林立的工厂写字楼隔绝了城市与泥土的联系。分开了上班与下地的区别。看着满眼的春色,不由得想起了儿时的农村。这个时候也该撒肥种土豆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小的时候,常常被母亲背到村集体的田里。大人把窖藏的土豆掀开土下面的一层玉米杆,一背篓一背篓,一担笼一担笼的倒在地头上,妇女就掰掉土豆发的芽。孩子们也学着样子,只不过速度很慢。剜下芽眼留作下地的种子。剩下千疮百孔的土豆还可以继续食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子们三人一群五人一组在地的两边拉绳,一人沿着麻绳挖出一条条沟来。再把有机粪和化肥撒进沟里,用锄头在上面轻盖一层土,后边的女人就过来每隔大拇指与中指分开的距离下种。后边又有人进行盖土,隆起如龙状,这样做一是为了标明下边已经下种了。二是可以储存更多的雨水。三是以后还要在相邻两行之间种玉米或者别的农作物。高低搭配,不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长大了,村里包产到户。父母一年到头种着自己分到的田地。我去镇上上学了,后来又到了县城继续学业。再后来,来到了城市里。远离了那些风尘仆仆的日子,过起了远离父母在外漂泊的生活。其实,我们长大的过程,就是父母一步步把我们放飞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在家伺弄花草。摆弄花草我是个门外汉,常常不是浇死了就是枯死了,还乐此不疲。只为了能和土壤有个亲密接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也和众人一起进入公园。这是一座年代久远的皇家园林,到处都是高大威武脑门溜光的树木。环绕湖水的粗壮杨柳,俨然一排依湖而坐的垂钓者。只管不停的放线从不收线。满头浓密的柳条那是命里自带的蓑衣。晴遮阳光阴挡雨,秋防西风冬御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春天到来,柳树的枝条上长满了绿芽,一排排苍老的柳树便换发了生机。迎着春风,只是感觉身体舒服了。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比如让我们的容颜变得稚嫩一点,也没有让我们一下子实现曾经的梦想和愿望。可是,每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一抹浅绿,不由得为他们的新生感到兴奋和赞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紫的花朵的香味沁人心脾,心旷神怡。那些妖艳的身姿装点了我的双眸。看着树林间松软的土壤,如果是我们的脚踏上去,就会留下一个深深地脚印。那么他是怎样支撑着这些高大沉重的树木呢?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堪当此重任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雨还在下着,我的思绪也在春雨中游荡着。时而去了远方,时而回到身边。时而飞到过去,时而飞到眼前。猛然觉得对不住这个春天,早上天不亮就走了,下午再去接着放学的孩子回家。没有好好的亲身体验一下春天的感觉。没有陪伴春天,追逐花开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错过了梅花的繁盛,但愿不要再错过即将到来的桃花与海棠的妩媚与妖娆。并与其共沐一场酣畅淋漓的桃花雨,不负韶华不负春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