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7日,天清气朗,阳光明媚,姑娘开车载我们到伊川拜谒范园,著名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先生在此安息。</p> <p class="ql-block"> 本以为这位名贯千古的人物,陵园修建的一定恢宏大气,可眼前的情景却令人大失所望,陵园正门不但很小,还紧闭不开,也许是未完全修建完成的缘故,荒凉的陵园前无有游人,好在旁边侧门前有一位做工的师傅,在他的指引下方才从侧门进入。</p> <p class="ql-block"> 要从正门进入,还得通过这座小桥。桥下野草遍山沟,是一片荒芜之地。</p> <p class="ql-block"> 侧门道旁栽种着不大的皂角树。</p> <p class="ql-block"> 通往正门的道旁耸立着两排柏树,仿佛两列卫兵,守护着这位古代的先贤。</p> <p class="ql-block"> 门前修建了一个不大的广场,范公塑象矗立在广场正中,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塑像底座四周雕刻着范公简介,以及范公的名言警句。</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简介</p><p class="ql-block"> 石牌坊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河南太守宁之风、汝州刺史秦耀明、洛阳令叶琪等人捐资,田九畸监修。四柱三门式,面阔5.8米,高3.75米,坊额“高山仰止”、坊柱对联“嵩少青山高道德,涧湟碧水洁萍藜”,系汝州刺史秦耀明所题。柱顶各蹲一望天吼,造型优美。由于历史原因,石坊半部被毁,仅存西半部。2002年3月按原有风格对石坊进行维修。</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岳阳楼记》石碑立在陵墓前最醒目的位置,不是古代的文物,是现代的作品。不过字刻的很端庄秀丽,让人看了很养眼。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警句,赫赫在目,激励人心。</p> <p class="ql-block">范氏家训百字铭。</p> <p class="ql-block"> 范仲淹神道碑,建于1916年,距今已一百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陵墓前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碑,记录了范氏后人祭祀修缮陵墓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宋恭知事范文正公墓</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简介</p><p class="ql-block">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赠兵部尚书,累封楚国公、魏国公。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举进士,历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著名《岳阳楼记》“先忧后乐”思想,垂训千古。</p> <p class="ql-block">范公长子之墓</p> <p class="ql-block">范公母亲墓地</p> <p class="ql-block"> 范仲淹墓告示碑,立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p> <p class="ql-block">房顶上的屋脊兽,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被玻璃罩着的,应该就是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重修的范文正魏公墓道飨堂碑</p> <p class="ql-block"> 陵园中栽种着大大小小的侧柏树,平均树龄已过百年。</p><p class="ql-block"> 若范公地下有知,如今的中国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生活着,当含笑九泉,无忧无虑的安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