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沉船博物馆(2025)

天行者

<p class="ql-block">“南海Ⅰ号”沉船博物馆,全称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宋</span>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总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2005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2017年8月15日开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有藏品数量30047件/套,有珍贵文物467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584146人次。</p> <p class="ql-block">馆内主要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分为七大主题展区,分别:扬帆、沉没、探秘、出水、价值、遗珍、成果。陈列主要展出数十种文物。包括黄金饰品,中国陶瓷,宋代漆器等。2019年,工作人员对“南海Ⅰ号”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震惊考古界。</p> <p class="ql-block">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沉船,从泉州港驶出,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市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迟迟没打捞。</p><p class="ql-block">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时,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发现了在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宋代古船。</p><p class="ql-block">20年后,2007年12月21日,“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起吊,12月22日上午10时,在现场举行“南海一号”出水仪式。12月28日打捞上来,“南海I号”木船体残长约22.1米,船体保存最大船宽约9.35米。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把沉船整体运往水晶宫</p> <p class="ql-block">打开整体箱盖的情况,经过考古识别,沉船上有金银、钱币,最多是瓷器,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州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总件数达18万余件。据说同时代同样瓷器曾在国际拍卖会上拍出几十万美元。对于“南海一号”上的文物价值,外界也进行了各种估算,甚至有媒体估计这些文物价值达3000亿美元。</p> <p class="ql-block">大量清理工作,不是短时间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在馆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宋,龙泉窑</p> <p class="ql-block">福建,德化窑</p> <p class="ql-block">宋,德化窑</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p> <p class="ql-block">宋龙泉青釉</p> <p class="ql-block">福建的瓷造窑</p> <p class="ql-block">残破的器皿</p> <p class="ql-block">这是船⚓</p> <p class="ql-block">模仿船上生活</p> <p class="ql-block">走船型楼梯</p> <p class="ql-block">银铤</p> <p class="ql-block">金饰</p> <p class="ql-block">钱币</p> <p class="ql-block">香料</p> <p class="ql-block">南海一号1:1模型</p> <p class="ql-block">打捞“南海一号”的意义是综合的,首先它对中国水下考古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为了保护这些水下文物,中国进行了多学科的攻关、跨学科的研究,积累了很多宝贵和先进的经验;同时,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和发掘,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不能简单用经济价值来评估其意义。</p> <p class="ql-block">有时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