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概述<br>DCB 是在传统球囊表面覆盖一层抗增殖药物,其药物成 分在充盈过程中渗透进血管壁发挥抗增殖及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作用,从而阻碍血管发生再狭窄的进程。目前有多种不同 DCB 可用于冠状动脉病变治疗,其中紫杉醇仍是首选药物。<br>2.器械特点<br>该内容阐述了药物涂层球囊(DCB)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包括避免异物植入以保留后续治疗机会、相比药物洗脱支架可减少内膜炎症反应与血栓形成风险、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缺点包括接触液体时表面药物及其载体可能脱落、不能克服管壁弹性回缩、不同球囊设计导致效果有差异、使用前病变位置需充分预扩张且残余狭窄大于30%时失败率显著增加。<br>3.适应证与禁忌证<br>阐述了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适合的情况包括支架再狭窄、原发性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以及有高出血倾向风险(如血友病、有出血史等多种情况)、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有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史的患者;不适合的情况有严重钙化无法充分预扩张的病变、预扩张后出现严重C型以上夹层的病变、远端血管末梢病变和极度扭曲的病变。<br>4.操作程序及技术要点<br>病变预处理方面,建议用与血管等比的半顺应性或非顺应性球囊预扩张,球囊输送困难时逐步扩至合适大小,若标准半顺应性球囊扩张失败可换用其他球囊,特殊情况可采用旋磨等方法,不推荐预扩张不满意时用DCB治疗;评估预扩张效果满足血管无C型以上夹层、TIMI血流Ⅲ级、残余狭窄≤30%这三个条件可使用DCB治疗,否则用DES;DCB使用时直径要与血管匹配,扩张压力、时间有相应要求且要完全覆盖并超出病变部位;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指导在DCB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可依据相关指标评估;还提到DCB使用的其他注意事项,如避免触碰、浸泡,要较快到位扩张、不可重复使用,对于特殊病变可采用延长导管等。<br>5.并发症及处理<br>冠状动脉夹层与壁内血肿:病变预处理后和 DCB 处理后都可能夹层、血肿,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操作时应避免 选择直径过大的球囊,避免过高的扩张压力。壁内血肿在造 影下常表现为管腔缩窄或鼠尾状闭塞,早期容易和痉挛相混淆,其处理原则与普通球囊相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