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董善福老师属于“老三届”,是当年淄博一中的学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他担任我们罗村公社高二级的化学老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董老师有为人师表,有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的优秀品格,是最值得同学们敬仰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董老师1972年任罗村公社团委副书记、罗村中学党支部委员、团总支书记,1975年任罗村公社团委书记,正式转为行政编制,就是现在说的公务员。以后历任淄川区委秘书、区委办公室副主任、淄川区文化局局长、淄博市政府办公室科级秘书、淄博市物价局副局长、调研员,2008年退休(正县级),现居市政府三宿舍。</p> <p class="ql-block"> 在上周末和董老师的一次聊天中,老师流露出对故乡和曾经工作的地方的思念之情,打算让他的女婿驾车陪同完成他的心愿。我知道随着老师的年龄越来越大,怀旧情怀也越来越深。因为,故乡是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也会如影随形。退休后的我,喜欢骑着自行车游玩,原罗村镇的32个村庄及周边村庄和工业园区我都去过。特别是董老师生于斯,长于斯的大窎桥村,一年我至少要去二十次之多,旅游景点、大街小巷我都了如指掌。</p><p class="ql-block"> “敬爱的董老师,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要回故乡,最佳导游人选非我莫属,最佳陪同人选莫过于您的学生。”我手指敲打键盘,立马隔屏送出。</p><p class="ql-block"> 过了片刻,老师回复到:“那只好依你了,但是陪同者最好三四个、最多也就五六个。” 董老师的心情我清楚得很,他是不愿打扰更多的同学。董老师的话,让我既高兴又感动。高兴的是老师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感动的是老师对我们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那颗初心。此时,一股暖流直抵我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事不宜迟,我很快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经常见面或联系比较频繁的几个同学,他们以能与老师相会而欢欣鼓舞。</p> <p class="ql-block"> 三月十六日,雪后天晴,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清新和宁静。遵照董老师不宜兴师动众和尽量不打扰乡亲们的要求,我们七人兵分两路,一路陪同董老师故乡行,一路在顺德食府为重游故乡的老师接风洗尘。</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时四十分,董老师和我乘坐周京猛同学亲自驾驶的车,按照老师规划的路线图,从一立井路口由双罗路向西而行。作为导游的我,沿途向老师逐一介绍路过的村庄、规模较大的企业名称。当路过原国有淄博矿务局洪山煤矿、洪山铝土矿时,这两个国有企业已荡然无存,取代而之的是三个私有公司。到达红绿灯路口,我们调转方向,向北前行。左边是占地近百亩的合资天然气基地,右边是罗村公社矾土矿旧址,是当年威震全省的“五小工业”之一的“小矾土”,半个世纪前,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曾以《“五小工业”威力大,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头条新闻播出的声音,好像又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不过,此地早已变成私有“淄博钴业”。到红绿灯十字路口我们再向东行驶,经大窎桥公墓、祠堂,最后来到文化广场。董老师和我们下了车,边走边欣赏着风景秀丽,风格独特的文化广场,那古老的庙宇、亭台长廊和音乐爱好者的精彩演唱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继续往北行走,来到西山公园南入口,然后我们三人拾级而上直抵山顶。老师举目远朓,浮想联翩,董老师告诉我们说,在当年的“农业学大寨”整地会战中,这里就是罗村公社整地指挥部第一营(相邻八个村组成)营区的其中一部分。那时,老师担任政宣组组长,广大指战员战天斗地,顶烈日,战严寒,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事迹历历在目。为了表扬整建“大寨田”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激发指战员们的豪情,董老师带领政宣组成员,深入战壕、工地第一线体验生活,书写出无数篇赞扬模范人物的优秀稿件,极大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热情,第二营营区的每一块方田上,都留下了董老师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 游完西山公园,我们再乘车进入村庄宽阔通达的中心路,其高端大气的路灯和景观树,仿佛如迎接客人一般向我们挥手致意,路两边的楼房独具特色,各条街道口都有显眼的名字。行至高高耸立、气派非凡的“大窎桥”东大门,它好似彬彬有礼的向我们说:欢迎下次再来!出了“大窎桥”东门,“陪同恩师故乡行”亦基本结束,我们便直达顺德食府。与第二路人员共进午餐。席间,大家追思过去、在感恩老师教诲的同时,将这份本就割不断的情、断不开的缘铭刻在心!看到董老师虽已年迈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飞扬,谈笑风生,老师的即席发言,依旧和五十多年前给我们上课时那样,出口成章,抑扬顿挫,妙语连珠,让同学们连连喝彩,笑逐颜开,喜气洋洋,我们为能又一次聆听董老师引人入胜、淋漓尽致的演讲深感荣幸!席间,大家共同祝福老师安康喜乐,青春永驻,尊师爱师情谊浓浓,同学友谊情深似海。</p> <p class="ql-block"> 更有心细的同学,还特意给老师带来了家乡美食淄川烧饼、精致豆腐干、演礼锅饼和道口咸菜。这些礼物虽然轻如鹅毛,但是情意深重。</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二时,午餐结束,同学们和董老师一一道别。不辞劳苦的周京猛同学和我一起,护送董老师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陪同恩师故乡之行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7日</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