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朱熹诗《春日》</p><p class="ql-block">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p><p class="ql-block">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p><p class="ql-block"> 其实,据创作时代背景而言,朱熹从未到过泗水之地,泗水实指孔子讲学的圣地,诗的核心,寓意寻求圣贤,感受国学之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我曾以此时,赠送给一对新人,自我认此诗也是一首追求爱情,追求完美的情感诗句。在春色撩人的季节,圣贤讲学之地泗水之滨,一对有情人因缘相遇,从相识,相知,也就是俗语:对上眼了。然后一起感受人生的无限美好。</p><p class="ql-block">三旺书法,博古通今,</p><p class="ql-block">以书会友,广结善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