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下的教育现状  农村的我们真的能够接住吗?

Sunny baby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如果你觉得最近的时间好快好快,那你一定就是忙碌着充实了;如果你觉得最近真的很累很累,那恭喜你,你最近一定是进步了。时间很快,转眼为期五天的培训已经结束,<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以为最后一天的讲师培训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当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返校后该如何将本次培训学习的内容汇报于学校时。令人眼前一亮的课堂出现了,最后一天的早上竟然是一位来自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校长陈霞同志的精彩分享,句句言辞瞬间让人如醍醐灌顶,思绪万千。陈校长就她们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和学校数字化循证教研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实施做了详细的解读,听着一言一词,瞬间觉得这位校长好生熟悉,一个把一百多人的学校创办成了如今一千多人的教育者,她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育独有的情怀,感觉就像我们领导的缩影,这种只为人人,人人为教的管理者理念,似乎让她个人的人格魅力更加的强大。</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一个人能不能成长?成长的是快还是慢?最终的因素除了外界的影响以外,赋予个人的内驱力应该更为重要。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获得不仅仅是只有被动的索取,对于知识性的海量信息我们完全可以自主得到,前提就是它所有可以学习的便捷渠道仅仅只是来自于我们个人内在的"心甘情愿"。如今智能时代的赋予教育,我个人粗浅的觉得那不是单纯的赋予,更多的应该是对于未来每个老师们的教育能力的大挑战。在AI赋能教育的时代,未来的教师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者与分析师,是课程创新与跨学科整合的设计师,是技术赋能教育的协同者,是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实践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师与价值观的引领者,更是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桥梁。而根据今天讲师所讲授的数据显示,对于未来讲授型的教师职位数量将缩减到70%,如若每个老师都继续墨守成规,没有去打破传统的勇敢,没有迎接AI时代的挑战,那最后,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中,必定会有一群人被无情的淘汰。</p> <p class="ql-block">  作为如今时代赋予挑战的老师们,我们每个人也将面临着角色的重构,我们不再单纯的要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是那个引领孩子们主动构建思维,拓宽思维,以传统的知识传授性向交互性转变,以仅仅停留于低阶思维向逐步引导孩子们向高阶思维跨越的引路人。当然,有些事情或许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再大的变革也就像一阵狂风暴雨的突袭,再大的冲击也会有风过雨停后的安宁。的确,风雨再大都不足以覆盖后续努力的阳光,再黑暗的路,总会有人替我们点亮。或许也有一些人会有像我同样的疑问:在如今AI赋能教育教学时代的现实下,我们作为乡镇小学的教师,面对从教育从1.0到3.0的变革,我们作为个人能力的跟进与否真的会影响自己的未来吗?未来教育不属于AI,也不属于害怕AI的人,而是属于那群会用AI放大自己优势的人。如今的孩子们需要在AI赋能下成长,成人的进步同样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AI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素养的提升敲响了警钟,同样也给孩子和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作为学校更是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机遇。</p> <p class="ql-block">  以前所谓的"铁饭碗",在如今我们自身不求上进的懒惰之下,定将会慢慢消失。如果现在你不去努力自主学习,那未来一定会有众多学习型的人才逐渐取代你;如果你不去勇敢的直面现实挑战未来,那你一定会被未来的强者所覆盖。以前,总觉得领导在会上重三遍四说过的话只是危言耸听,而直到经历了这次培训,才真正意识到所谓身边形形色色的懒散在今后的教育竞争中会有多么可怕。听到专家们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才瞬间觉得现实就是如此,没有谁能吓唬到谁,但一定会有一群默默崛起的谁来碾压掉我们。现在,除了努力让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以外,我们别无选择,在世界的小小角落里,我们的渺小注定我们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学会自主的成长,不急不躁,心怀初心,继续努力 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