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地处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西北的勐养镇境内原称“三岔河”,即勐养河、南满河及南线河(后二者是勐养河支流)三条小河交汇处的河谷地带,从景洪开车去有40公里左右。</p><p class="ql-block">1990年春第一次去景洪出差,长途汽车路过勐养时,司机说附近的三岔河经常有野象出没,建有野象观察站,不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1990年,集观察野象、科考、热带雨林观光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风景区1990年开始在三岔河附近修建。同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管理局和世界自然基金(WWF)合作,在三岔河建成了中国第一家蝴蝶研究、饲养繁殖和保护基地——蝴蝶园。</p><p class="ql-block">1996年,野象谷景区建成开放。1997年,时任云南省省长的和志强建议将县区更名,景区也由“三岔河”更名为“版纳野象谷”。2000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题写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野象谷景区”,成为现名。</p> <p class="ql-block">时隔十余年再次来西双版纳,景洪城内外的行道树多了许多色彩,近年引进的火焰树正繁华盛开,为即将到来的春节燃起了一团团喜庆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2012年春第一次来野象谷,上午10点左右到景区北门,人不多停车方便。</p><p class="ql-block">这次差不多的时间到景区南门,附近4个停车场已都满,只能开去几公里外的5号(百花山)停车场。还好,有一辆接一辆的免费大巴送游客到南门。尽管排队井井有序,但宛如长蛇,飘逸出南腔北调的队伍也着实考验游人耐心,可见众多老少都想看看“象往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景区开放后至2018年间,陆续修建了热带雨林观光索道、高架观象栈道、亚洲象博物馆等众多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体验项目。2005年,野象谷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野象谷评为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8年,野象谷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上次进北门沿步道没走多远,遇见一群野象,有6头,其中夹着一头小小象。那时游客不多不吵闹,象群很悠然自得,正在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从栈道返回时,又见独行的野象。</p> <p class="ql-block">这次进南门就见成群结队的游客,路边多了蛇蜥园,那是孩子们的“菜”。我们更喜欢《野象故事》。</p> <p class="ql-block">虽说族长鼻子短,可没妨碍这家人说走就走,长途跋涉去了趟省会昆明,引起全世界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竹笋牙</p><p class="ql-block">因年少时有一对又细又尖,状如竹笋的象牙而得名,其故事好听:</p><p class="ql-block">年纪不小的竹笋牙,即没有成年大象的稳重,体格也不够健壮,所以它总是在大排牙不在的时候,偷偷溜进象群和母象偷情。竹笋牙又总爱欺负小象,母象们也并不欢迎它,常常团结起来把竹笋牙赶走。</p><p class="ql-block">不敢挑战大排牙,又不被母象们接纳,恼羞成怒的竹笋牙,在2016年2月,把怨气发泄向路边停放的汽车,在一周的时间里,接连破坏了27辆汽车,央视等媒体纷纷报道,它因此成为“网红”。</p><p class="ql-block">个性:狂野,年轻气盛,小鲜肉,但是在野象的眼里成熟稳重才是潮流,因此近两年在爱情这条道路上走的颇为不顺,经常处于失恋状态。</p> <p class="ql-block">秋识</p><p class="ql-block">某个秋天,这位帅气小伙出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得到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人家也不负美名,除了有一对可引以为傲的长牙外,性格温文尔雅,与世无争,且不喜欢抛头露面,要想拜见他只能靠运气。</p> <p class="ql-block">不知这是那个家族的《睡美人》?</p> <p class="ql-block">象湖里过去有王莲,现在睡莲正开。</p> <p class="ql-block">湖边原来有孔雀园,路上还有观光车。现在人多路显窄,要想快捷可乘空中索道直达高处。</p> <p class="ql-block">等不及看下午的大象表演,用上次的照片补上。</p> <p class="ql-block">算起来,蝴蝶园是野象谷景区的“元老”。尽管没忘看野象的初心,路过还是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专门去找珍惜品种——枯叶蝶;这次来,见到了正在羽化的枯叶蝶和彩蝶。</p> <p class="ql-block">现在路边还有赤麂,云南人称麂子。三、四十年前麂子干巴曾经是部分云南人饭桌上的美味,现在吃不到了,国家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上次有小白鹦鹉表演,这次有供游客拍照的大鹦鹉。</p> <p class="ql-block">森林越发茂密难见野象容貌,东看西找寻觅它们足迹。</p> <p class="ql-block">又是什么让人驻足?猕猴(懒猴)</p> <p class="ql-block">任凭树枝摇,就是不肯动。</p> <p class="ql-block">以前走下面这条现已关闭的栈道,看野象更近。现在栈道更高更宽,但游人多,据说要到二期栈道尽头高处的观象台,才有望一睹野象尊容。</p> <p class="ql-block">担心看不到野象,拍几张路边的摄影作品垫个底。</p> <p class="ql-block">到观象台还有两公里多,回头的游客告知看到野象,快走!</p> <p class="ql-block">不虚此行,先遇见贪吃不走的大个子!人声嘈杂,树林里另外的野象一晃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追随前去,观象台下面河道宽阔处,两只小象正下水。</p> <p class="ql-block">突然身后有孩子叫:小象不讲卫生!原来,它们边河水,边往河里加肥料。</p> <p class="ql-block">有高处的观象台真好,野象游客互不干扰。直到小象爬上对岸进树林,众多游客才心满意足地离去。</p> <p class="ql-block">目标实现,回程看看昆虫展。</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见到过河的野猴</p> <p class="ql-block">这次见到一级保护动物——白颊长臂猿</p><p class="ql-block">据说野外已经见不到此物,基本属于灭绝状态。这里的长臂猿和懒猴一样,是人工驯养。不过它们比动物园的同类自由多了,可以在景区四处游荡,且贪吃美食的猴性,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靠近。</p> <p class="ql-block">北门附近的博物馆,比过去从装修到内容都丰富多了。</p> <p class="ql-block">2008年,国家在三岔河(野象谷景区附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旨在保护和拯救国内珍稀的野生亚洲象资源,提高中国亚洲象研究技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年来,全球的野生亚洲象种群一直持续下降,而中国在亚洲象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span>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年间,中国野生亚洲象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多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其是在西双版纳野象谷保护区,数量由2002年的36头增长到2023年的112头。</span></p> <p class="ql-block">有游客到此玩没有见到野象,觉得很失望。但在野象的家园里,走走热带雨林中的栈道,看看野象和昆虫等照片,逛逛蝴蝶园和博物馆,再看一场大象表演,偶遇几只保护动物,也是一种很独特的享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