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舒的美篇

景舒

<p class="ql-block">我的挚友闫一渡</p><p class="ql-block"> 下 篇</p> <p class="ql-block">我俩感到都很惋惜,这条鱼确实不小,我之前在这里还钓上过一条6斤多的鲤鱼。我从用一根柳树棍从大鱼的鱼腮穿过鱼嘴,小子和王小林用手抬着送回我家。当时一渡父母亲都在干校。一渡把钓的鱼,做好后第二天骑着自行车给他父母送去。我想他父母亲一定会很高兴,一渡回来以后我问他,他神情一般的对我说,鱼我父母到是吃了,也表扬了我,但是父母亲还说了,大概意思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家里就靠你了,把姥姥和弟弟照顾好,以后不要去钓鱼了,有时间好好的看看书,学习学习,从那以后一渡再没有去钓鱼了。那时我到他家里去玩已是常态,有一次我到他家里,他正在摘抄鲁迅先生文章的一些章节。一渡很喜欢读书,他们家有《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的奥秘》还有很多小人书等书籍。我俩还从一个地方搞到了好多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传》《形形色色的案件》《三峡武义》《封神演义》《静静的顿河》《红旗谱》《红岩》《烈火金刚》还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书籍,一渡那几天一直再看书,我去他家,他也无暇顾及我,我觉得挺没意思的,抄起了《三侠五义》看起来了,看着看着还上瘾了,书中故事吸引了我。南峡展昭,北侠白玉堂,还有双侠。我最喜欢南峡展昭,为人仗义,武艺高强,这本书我看完了。还看了《红岩》,《形形色色的案件》里面的的人物我还记得,谢尔盖,坏人吉特,还有“小燕咖啡馆”等情节。一渡把那些书都看完了。这在当时都是禁书。在他的影响下,我也阅读了一些书。慢慢的这个阅读习惯一直延续到以后,读书使我在工作学习中受益终身。</p><p class="ql-block"> 一渡老弟,比我还小几个月,但那时就他就承担起家里的重担,“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家洗衣服、做饭、蒸馒头、烙饼、擀面条、炒菜样样都会,还准备过冬的菜。他还用缝纫机做裤子。那是我妈老看我不顺眼,说我游手好闲,看人家阎一渡,你给人家提鞋(hai)都赶不跌,我说你们要到干校,我也可以像阎一渡那样,我妈又开始发作了,骂我放屁,我看这势头不对,赶紧躲了出去。一渡和姥姥、夏宏三人相依为命,维系着家里的生活。那个时候学校都不开课,我整天在家晃荡着,养了几只鸽子,常偷家里的粮食喂鸽子,被我妈发现便是一场“大战”。我常常呆在一渡家里,一渡家前排后窗是丁少贤家,他们家有个妹妹叫秀梅,特别喜欢唱歌,做饭时,一边拉风箱,一边唱歌用风箱啪嗒啪嗒的声音给她的歌声伴奏,可把我们两个烦死了,但姥姥夸她,用一口浓重的湖南话说,秀梅的歌子唱得好……不知什么时候,一渡在学校和一位田老师结识,好像叫田建忠,陕西人。教一渡吹笛子 ,我说几天看不见人了,有一天我到他家,一渡洗完锅,夏宏捎扫完地,他家养了一条白颜色的狗,叫大白,他把狗放出去,拿出了一支笛子,便吹将起来:12345671……17654321……(音乐🎶简谱)吹的很溜,显得很熟练,还吹什么东方红呀,陕西道情:蜜蜡卡米拉扫,米来米扫米来米扫,米来刀米拉扫,米米扫刀刀拉来……让我听着很惊奇,他还给我讲这个笛子呀,这六个孔叫音孔,这个孔上贴笛膜,笛膜就地取材,一渡家炕上铺的芦苇席子下面就可以找到好多笛膜。我对吹笛子便发生兴趣。当时一只笛子在大门市部8毛钱一只,可我只有3毛钱,一渡借给我钱,我俩一起去大门市部,挑选了一只和一渡一样的g调,我获之如宝,天天在家里练习吹笛子,把家里人和隔壁朱厚志政委家的人吵的让人家很烦。有一天,我妈在院子里,我在屋里听到,朱厚志的老婆叫黄旭芬用一口浓重的浙江话对我妈讲,高莲英啊,我跟你讲,你儿子吹笛子声音好响啊!搞得我们休息不好,老朱心脏也不太好,你给儿子说吹笛子可以到野外去吹,或者声音放得小小的,我妈说哦,知道了,我妈回来又要准备教育我,我说我知道了,我听到了,你不要说了,我掀起门帘扬长而去。过了一段时间,我吹笛子的水平有明显提高,会吹很多首曲子,新疆歌曲《万岁主席毛泽东》,《心中的哥儿献给解放军》等等,赢得隔壁邻居的夸奖,朱政委叔叔说,宁柱的笛子吹的蛮好听啊,我父母这会儿也高兴了。我带上我的笛子到一渡家,我俩一起合奏一些曲目,玩的好开心。以后我当兵在新兵连元旦还为战友们登台表演了笛子独奏“万岁主席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各方面条件很差。我妈让我在家里洗澡,我坚持要到小坝街的澡堂子去洗,她终于给了我五毛钱,我记得那是4月底,我和一渡到西河码头洗了一澡。这就是我当年洗澡的概念。省下的钱买水果糖吃了,当年大门市部买的水果糖特别的好吃,从此我再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水果糖了。</p><p class="ql-block"> 我和一渡都喜欢游泳,尤其是夏天我俩经常到汉渠去游泳,有时一天游两次。他带我还游过汉渠的桥洞子,桥洞子震耳欲聋,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想起来很刺激,也很吓人。</p><p class="ql-block"> 我和一渡还到大林场割草买给畜牧站,割的草主要是:冰草、芦苇嫩草,还有一种叫白草的。鲜嫩的草一斤一分钱,晒干后的干草一斤3分钱。我们准备了绳子、镰刀,骑自行车到大林场。我们家到大林场足有十里路,八月份的天气十分的炎热,不一会儿他们割了好多草,干的汗流浃背。头一回就顺利的把草卖给畜牧站,站上的人还说我们割的草质量不错。第一次拿到了劳动报酬,很有一番成就感,这就是我们劳动的开端。</p><p class="ql-block"> 后来终于复课闹革命了,能到学校去上学,我和一渡我们几个人又在一个高中班。马继光是我们的老师,北京人,回族,很有涵养,性格极好。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到农村去劳动,带队的是个复员军人 ,有点神经质,二杆子劲。又一次干完活,安排我们吃吃忆苦思甜饭。忆苦饭主要是麸子、粗高粱面,米康菜叶什么的,做饭的那位好心大妈说,这种饭吗学生娃娃咋能吃下去呢,她顺手向锅里放不少胡麻油。吃忆苦饭的同学各个都吃了不少,马永安和丁安和拿着碗问:老姨嬷还有没有?俺们还没吃饱呢,大妈说,没了嘛,都一里吃光了。二杆子带队的复员军人气不打一出来,向做饭的人发牢骚,你们这个饭是咋做的,忆苦思甜活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失败告终,我们几个偷着乐。</p><p class="ql-block"> 我那时很叛逆,经常为一点小事和我母亲发生争执,我跟他讲道理,他讲不过我就动武,我说毛主席说了要文斗,不要武斗。她更来气了,我只能跑出去,常常躲出去就在一渡家里住下。我妈找来时,一渡还给我打马虎眼。终于有一天,我和我爸爸说,我要离开这个家,我要出去工作,或者当兵,我妈不讲理,我不想在家呆了。我父亲是一个很慈悲的父亲,很民主,我父亲说你不上学了,我说现在学校学不了什么,整天学工学农,还不如我到工厂去学工吧,那时或多多少少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经过再三请求,父亲终于给我想了办法,于1969年9月底我到石嘴山钢铁厂参加工作学徒电工,那时我很瘦小,个头也不高,因为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又不良。从此我告别了校园的生活,以后我为这次中断学业的决定也后悔过。</p><p class="ql-block"> 我到工厂后,一直和一渡有书信往来。信中我给他介绍我在工厂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来信告诉我学校的情况,纪老师也出来给学生教课了……我记得1970年的7、8月份,一渡来信告诉我,他也参加工作了,分配到牛首山微波站,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很荒凉,但和同事们在一起工作生活也很开心😃,看来我们都长大成人了,步入社会。其实我和一渡曾多次在一块说起过想当兵的愿望,可是因为一渡当时家庭的情况,他当兵的愿望受到影响,至今还给他留下了遗憾。今年1月18号6:58一渡给我发过来一条微信:当兵是我青年时的梦想,当时文革因政审不过关,没当上兵,成为一生的遗憾。我立即给他回复:吾兄一语,激起一片涟漪,让我思绪万千......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生总会留有遗憾。有失必有得,得失的代数和等于零。因为种种原因,我这辈子没有步入大学的校门也成为我终身的遗憾。儿时有你这样的伙伴而娇傲过,我曾把你看成我的偶像和榜样,我认为你干什么都行,像金子一样在哪儿都会发光,你这辈子活的很精彩很丰富很成功,给你点赞,此言斟酌否,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一渡见了我的微信,又回复:只能说对自己的人生已无话可说,不敢也不愿回首。可说的是一直是努力了,但既不成功也不精彩,自知的真实不堪回首。至此值得留念的除了老友还是老友。自身是乏乐可陈。每每看到各位兄弟挚友发小的精彩发自内心地点赞倒使当下的我快乐了。</p><p class="ql-block"> 一渡要是当了兵,我想一定会干的出类拔萃,论形象,有形象,论才华,有才华,他的情商智商都很高,一表人才,干到大校是没问题的,如果运气好了,当个将军也是有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1970年12月19号,我入伍的通知书收到,我在第一时间写信把这消息告诉一渡,当时我家住在银川文化街,过了几天一渡专门到我家,祝贺我实现当兵的愿望,和我来告别,当时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到部队后,我和一渡一直保持书信✍往来。1976年我结束了5年多的部队生活,复员后分配到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技术部工作。这一年一渡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邮电学院,我们仍然保持书信往来。1977年4月30号我出差到北京,按照一渡在信中给我提供的地址联系方式,我在南礼士路中广局招待所住下,当天晚上用招待所公用电话给邮电学院宿舍楼打电话,热心的同学找到了一渡,他和我都很非常高兴,和老朋友能在北京相见了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我们挂断电话大约一个小时后,一渡就赶到了我的住处,我俩北京相见真是高兴之极。在北京期间的一个星期天,一渡专门陪着我去故宫游玩。这是我第一次到到故宫。我又抽空到了一渡学习的北京邮电学院他生活和学习环境看了看。一渡天生就是上学的材料。大学的学习生活着实让我羡慕不已,我为朋友而庆幸。</p><p class="ql-block"> 我深深地明白,在这个社会上,没有文化知识是不行的,尤其是我在这个文化单位,从事技术工作。一渡学习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初中高中各三年,都是利用星期天和夜校学习,取得了高中结业证,但学习的还不够扎实。办学单位为了让及格了率高一些,往往出的考题比较容易。我的语文、历史比数学物理强一点,不管怎样多多少少还是在文化知识上打下一点基础。</p><p class="ql-block"> 一渡大学毕业后到了宁夏大学电教室工作了几年,我上班的地方离他工作地方很近。1987年9月,我为了考中级职称,我每天中午到他家去吃饭,让他给我辅导数学,三角函数几何、集合、对数指数、函数、多次方程、数列等等。长达一个月之久,我那一年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了中级职称。全广播系统参考人员,达到职称考试分数线的只占百分之四十几,我取得了中级职称资格证书。以后我参加成人考试和中央党校函授录取资格考试,因为我有这点数学基础,分数没少得,很多和我情况的同志在这方面不及我,考试通过被录取,经过几年的学习,取得了中央党校的毕业证书,和我在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和晋升中都起到了作用,从此我也跨到了知识分子的行列里来了。这都得益于一渡的帮助,我今生有幸遇与一渡相识,是我的造化,他是我的贵人,是我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 有两年一渡突然杳无音讯,猛不丁从马鞍山来信,过了一段时间又收到他从深圳寄来的信。他从深圳回到银川,找到过我,我那时已经调到自治区保密局工作。一渡过了几年漂泼的生活。最后落脚在广州商学院安定下来,干他的老本行,在学院电教室工作。我出差到深圳,特地到商学院看过一渡。在商学院的那些年,一渡干的是风尘水起,担任电教室主任书记。在全国高校电教系统,小有名气,为学院的电教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院领导的认可和同仁的好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他继承了他父母基因上的所有优点,即造就如此品格。如今,一渡夫妻俩都是教授,充分享受着退休的成果,在南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精神不减当年 ,越老越帅,愿挚友青春永驻!</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过去,我时常回忆过去,固然我有同学、战友以及社会上各种朋友,交往也算甚广,但和一渡这种关系我也说不清,彼此心照不宣,心心相印,这种关系绝无仅有。掐指一算,我们相识已经是58年了,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人生之短暂啊!回首往事,人生就像一本书,这本书,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愿我们的故事精彩,愿我们的故事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宁柱</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30日</p><p class="ql-block">本文“初稿”,为我和一度相识58年而作。许多回忆,一些地方不一定说的准确,请提出宝贵意见,《我的挚友一渡》请笑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