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 编辑 遍安</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8日于河北省唐山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月初的唐山,春寒料峭,我们天津市北辰区天穆摄影协会一行几十人踏上了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探秘唐山地震博物馆,这里记录了49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厂房残垣断壁、塌陷残留的地表烟囱、依然健在的荒草和大树,无不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地震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众多地震遗迹。那些被岁月侵蚀得破败不堪的建筑遗址,混凝土与砖块裸露在外,粗大的钢筋水泥柱支撑着残存的部分屋顶框架结构。散落四周的枯草和树丛,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变迁。蓝天之下,这些废墟仿佛是沉默的老者,向我们诉说着昔日的故事。站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力量的强大,也对自然和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废弃的工厂场景更是令人震撼。高耸的大烟囱与水泥筒仓并排矗立,破碎的钢结构框架隐约可见。化工厂遗址旁的告示牌提醒着我们这里曾经的辉煌。工业建筑群落中,塔状建筑物和大型储存罐体陈旧斑驳,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四周环绕的高大植被虽已枯黄,却为这坚硬冷酷的画面平添了几分历经磨难的痕迹感。这些景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沧桑。</span></p> <p class="ql-block">并排的水泥罐体好像亲密的兄弟互相搀扶着,坚强的屹立在那里,告诉我们他们是那场灾难的幸存者,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框架永远定格在49年前的那个恐怖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着道路前行,一株光秃秃的树干向着天空伸展枝丫,背后蜿蜒的道路通向远方。残破的建筑体块、梁柱以及1976块石头构成的广场,展现出一种荒凉而野性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一座残存的烟囱连同它陷入地下的百米身躯,仿佛告诉我们它的亲身经历,无论多么辉煌的建筑,最终都会归于尘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纪念碑前,游客们或合影留念,或安静欣赏。灰色大理石材质的纪念碑上刻有数字“26”、“75”,还有类似倒计时的图案和时间点上午8点、9分。孩子们骑着滑板车欢快地穿过画面,给这片庄重之地增添了生机。不远处,一座由混凝土制成的大型纪念碑设计独特,巨大的石柱斜向延伸至天空,既具现代感又充满力量。站在碑前,我们被深深震撼,内心充满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待我们去探索。唐山之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些废墟与纪念碑,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珍视和平与美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