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已巳年春季的赏春骑行,昨天骑友们骑车开封算是长途行前的热身了。每每骑行来到开封,心中仍对这座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古城肃然起敬,古城的风范及庄严历经千古流转,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及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人文景观积淀厚重,每次来开封不愿错过机会,尽量去转个人文景观,此行就打卡了小众景点,孟子游梁祠。</p> <p class="ql-block">孟子游梁祠深藏在倒闭的钢窗厂内。位于龙亭公园偏东南方,距离龙亭公园约一公里左右。当导航提示说目的地在左侧时,我抬头一看门楼是钢窗厂,迟疑间有位帅哥路过,经指点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孟子,战国中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孔子思想的继承者。</p><p class="ql-block">在《孟子,梁惠王上》是战国时代孟子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孟子》开篇记载了孟子见梁惠王这个历史亊件,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的发问,中学课本学到过。</p><p class="ql-block">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规矩和遵守。孟子主张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的则是民生民情,是仁政思想。</p><p class="ql-block">而我们更熟知的五十步笑百步,典故也出自于此。</p><p class="ql-block">魏惠王,是魏国第三任国君,公元前336年由山西迁国都至大梁后(今开封),也称其为梁惠王,他开创了开封古城建设者的先河,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梁惠王迁都大梁后,内修水利,也有我们熟知的鸿沟及淮,黄水系,外强国事,于前355年梁惠王致力招贤纳士,富国強兵。</p><p class="ql-block">孟子闻讯从齐国来到大梁,与梁惠王商讨仁政治国之道,推行仁义施王道的学说,并在开封住了长达一年之久,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听讲学生及名流汇聚于此,座无虚席,规模空前。致使儒家思想在大梁风靡开来,魏惠王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新政,经济和国力日趋繁荣强大。</p><p class="ql-block">北宋时为了纪念亚圣孟子,就在他讲学的地方修建了孟子游梁祠,据记载当时规格很大,有大殿和讲堂及几十间能住人的房子,可见当时的统治者及民众对孟子思想的推崇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孟子游梁祠,小到隐于倒闭的工厂内,并仅存两方石碑。一方是康熙28年重修游梁祠书院碑,另一方碑额为嘉庆年间游梁书院记之碑,碑文大多字迹己剥落模糊。</p> <p class="ql-block">孟子游梁祠是开封唯一一处彰显战国时期文化纪念性遗存,记录了当年这里发生的隆重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这么宝贝的文化遗存,如今隐市于荒败的角落里,但未因岁月的侵蚀而消亡,真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孟子游梁祠早日修建好,并将其应有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以其独持的文化内涵,传播出历史深处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藏在深街小巷子里的小吃,没有环境,没有服务,但不乏美味,经济实惠。</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天有吃有玩有学习的退休生活,惬意而满足。</p><p class="ql-block">史料文字源是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