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说《十里红妆》为我的创作生涯开了一个好头,那么意味着我会想超越它。</p><p class="ql-block">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很难。</p><p class="ql-block">先后以家具为题材表现岁月的纵深感,绘写生活,刻画人物,完成了《十里红妆·待嫁的女儿》、《童年印记》两幅作品,一个入选《悲鸿精神》(中美协),一个入山东展获优秀奖。第四幅即是《妆点江山》,作为冲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山东省优秀奖作品,在国选环节被刷下来了。</p><p class="ql-block">退稿回来后没有勇气打开它,一直在画室放着。</p><p class="ql-block">直到《乡风墨韵》初评过后,邮寄原作时才在李青老师的督促下打开看看。顿时,发现许多问题。于是,着手调整。</p><p class="ql-block">不想说创作一幅作品有多难,也不想说投展失败后有何遗憾。因为画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斯时斯地最好的表达,完成便是终点,能入展就是奖励了。</p><p class="ql-block">我在去年初的时候,因为丧母之痛远离家门,选择去了十里红妆的发源地——浙江宁海。亲眼看到何晓道先生私人创办的《十里红妆》博物馆,里面花轿、箱柜、提篮、绣品等展品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逐一拍片做了较详尽的记录。除此,我还买了何先生的书《野草花开》,回来阅读体会。</p><p class="ql-block">这些积累让我感到心里有了底,着手画小草图。一个又一个,不断的尝试,组织画面,直到大致满意。</p><p class="ql-block">草图出来即是创作的第一步,然后是细节的描绘与处理,几番刻画,终成定稿。</p><p class="ql-block">曾经有一个古装仕女立于绢绣上,神态妩媚,听从张望主席的建议去掉,在桌面添加了紧贴时代的元素——笔记本电脑。</p><p class="ql-block">画中这幅绣品耗用了很大精力,它既是大画的一部分,又是独立成幅的绢绣作品,所以整体采用S形构图,自下而上、由近及远层层递进,绣品以《千里江山图》作为远景衬托画面,体现一种华泰民安的气氛。这也是受唐秀玲老师的指点启发,偶然得之,没想到恰好为最后定名做了铺垫。</p><p class="ql-block">其间,刘学云老师又让我补充了很多细节,比如中间柜子上的花纹,以及地面上花纹等。</p><p class="ql-block">一幅画直到画不动了为止,才算结束。</p><p class="ql-block">随着理解力的增加,又会在以后看出当时的局限。</p><p class="ql-block">后面的修整很重要,李青老师把她的真实感觉告诉我,我逐一纠正不够下沉的地方。树叶、花鸟、地面、地毯用色沉稳了,山峰凸显了,小猫压下去了……整体和谐,格调庄重肃穆,主题突出,打包寄走。</p><p class="ql-block">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没有遗憾之后,便自然而然地收获成绩。</p><p class="ql-block">感谢我的各位老师,文中提到和未提到的,他们的助力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说,画心中想画的画,完成了便了无遗憾。</p><p class="ql-block">祝愿大家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莱芜香山一朵十一月开放的牡丹也成为画面的素材</p> <p class="ql-block">绘画过程</p> <p class="ql-block">大致成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