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一下

大皮象🐘

<p class="ql-block">  病痛是刺,康复是花。人生,总是栽着刺,又盼着花。看着这个荣誉证书,禁不住回想起我病始初期的绝望和无奈,病情往事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五年前的某天,我因糖尿病并发症的眼睛视力陡降,在中部战区陆军总医院眼科手术治疗,出院时陆总的医生提醒我,肾功能指标严重异常,必须去肾科看病。</p><p class="ql-block"> 那时还在上班工作的我,身体常有疲乏感,四肢无力,自以为工作劳累过度,却没有意识到已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肾衰竭四期。</p> <p class="ql-block">  记得2020年8月,我的双腿肿胀,行走困难,在协和医院肾内科住院,管床医生通知我血液透析,我当即拒绝配合治疗。我知道一旦透析开始将是终身的,这会带给妻女无尽的羁绊和负担,于我而言是一种深入骨髓、痛彻心扉的绝望。</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的妻子和女儿极力劝说我,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的恐惧畏缩,心若向阳,步步生光,要活出自我模样。在家人的劝哄下,我暂未透析,但做了动静脉内痿手术,准备了透析血管通路。</p> <p class="ql-block">  肾病出院,工作退居二线,在家静养的我,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就想打破管床医生对我出院不到三个月血肌酐将是四位数的预言,从而创造个奇迹给医生们看看。</p><p class="ql-block"> 然而每个月指标复查结果不尽人意,我的身体也不舒服,心里难受,说不出的滋味。在无尽的日子里,我独自咀嚼着肌体难过的味道,譬如皮肤瘙痒的紧紧缠绕,让我窒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只剩下无尽的灰白。真的好无奈呀,但我自己却硬杠着,病情拖延了近一年,还是不愿意透析。</p> <p class="ql-block">  直到2021年6月,我浑身无力且双腿肿胀得不能动弹,家人送我进协和医院急诊科救治,接着住院肾内科,诊断为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我才身不由己地开始了血液透析治疗。</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规律性透析日常里,我有过控盐控水不好而心衰住院心血管内科,控钾不好而临时增加透析治疗,控磷不好而整天肌体瘙痒难受,内痿穿刺没弄好而手臂肿胀等等经历,这些病痛体验教导我要做好长期透析的自我管理。</p><p class="ql-block"> 我从医护老师的健康知识普及中知道应该清淡饮食,控制喝水,补充营养,避免焦虑,良好作息,充足睡眠,适当运动。</p><p class="ql-block"> 也是从医护老师的内瘘日常护理讲课中懂得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通道,保护好这条“生命线”直接关系到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日常护理需要耐心和细心。</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坚持做到每天用手掌感受血管震颤,用耳朵听血管里的呼呼声音;不提拉重物,避免踫撞或蚊虫叮咬;透析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点干燥不沾水,并在透析后超过24小时涂抹“喜辽妥”避开穿刺点揉渗和热敷内瘘。</p><p class="ql-block"> 看看,这是我现在的左手臂。</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转眼透析已经四年了。最初我坐轮椅,然后柱拐杖慢慢走路,现在是轻快地自由行走,我的身体状况向好,精气神也恢复如常,还偶尔像街溜子一样去感受人间烟火气。全是家人的陪伴守护,也得益于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当然也有自己的心态转变因素。</p> <p class="ql-block">  我能够从最初的抵触透析,到慢慢适应透析,再到现在把透析当作“上班”一样的心态转变,源于亲人的守护陪伴与细心照料,也有护士老师们总是耐心地解答我的疑问,给予我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还有来自于肾友们的相互鼓励和经验分享。我现在的心态就是:好好地活着!尽量地享受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次有幸参加协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举办的第一届肾友会,对于我来说非常珍贵。获得2024年度“护瘘小能手”称号的表彰,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继续努力,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我的至爱亲朋们,勇敢地去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用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尽量地去享受美好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