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望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深秋,落叶变黄,溪水渐凉,山川炫烂,层林尽染,宛如童话世界的故事,令人心幻神迷。秋之静美,与秋同醉,心怀一缕暖阳,用爱铺满一路诗香,岁月自有回响。</b></p><p class="ql-block"><b> 秋的韵味念念不忘,它装在每一片飘落的叶子中,也藏在每一颗成熟的果实里,使我们的生活丰盈灿烂,焕发出最好的生命状态。人生如秋,华发静悠。</b></p><p class="ql-block"><b>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欢快成为日常的旋律,让幸福成为永久的伴侣。笑看流年,追逐属于自身的快乐,不负时光不负自己,每天都有遇见和惊喜。最好的路总在脚下,最美的风景也总是在不远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日月同辉,星光斑斓,愿生命在晨曦中开启幸福的一天,岁岁快乐,年年安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秋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秋日,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秋情--是诗人笔下的温存,藏在光阴的诗行里;秋意--是画家手上的调色盘,印在岁月的斑斓中。“延绵雁断秋山处,无尽天涯过客心。”一场唯美和梦幻交织的视觉盛宴,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b></p><p class="ql-block"><b> 一叶落,天下秋。清风丝丝,细雨绵绵,装满了人们心中那份淡淡的悲愁和恬恬的欢愉。一个转身,暑伏就凝结成寒霜;一次回眸,光影便侵染成风景,希望所有的曼妙都能如期而至。让我们在这个季节里,静下心来,放慢脚步,聆听大自然的天籁,感受秋天的气息。剪一缕晨光,许韵味悠长,致以秋安。</b></p><p class="ql-block"><b> 人生,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写满了春夏秋冬,翻开是故事,合拢是记忆。岁月向前,回忆向后,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沉淀于内心的最深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历险记,既要走平地、过山川,也要攀悬崖、越激流。烟火人间,生生不息,同日月美美与共,在年华里闪闪发光。有些风景,入眼就是美丽,有些烦恼,放下便是释然。</b></p><p class="ql-block"><b> 寻一段记忆,入画后,觅旧岁踪迹;寄一场情愫,赋诗间,谢往日温馨。诗是美妙的,远方是自在的,只要心中有诗和远方,何时何处不是诗意盎然。夕阳徐徐落下,炊烟袅袅升起,此刻,时间仿佛被凝固,斑驳疏影的光线温柔地洒满了大千世界,站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间,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屋舍和林木在云烟的灵幻中若隐若现,如临桃源仙境,令人心醉神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吟秋一点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人间朝暮,落叶惊秋。一转身,夏天便成了故事,一回眸,秋天又成了风景。人生就像四季的轮回,在不同的季节里,体验着不同的景色,收获着不同的感悟,所有的美好必将如约而至。</b></p><p class="ql-block"><b> 光阴可以消磨我们的情致,却带给我们生命的魅力;岁月可以侵蚀我们的风华,却带给我们人生的精彩。每一段时光都值得珍惜,把生活调到自己喜欢的频道,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自己欢喜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心灵的愉悦,来自生命的富有;精神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遇山就过壑,逢水则踏浪。慢品人间烟火,淡看得失成败,在喧嚣中,寻一片清静,于人世间,守一份安宁。</b></p><p class="ql-block"><b> 心慈, 自然柔和;心正,自然真挚;心静,自然快乐;心善,自然美丽。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b></p><p class="ql-block"><b> 秋红,那是成熟、更是经典;秋红,也是如意、还是傲然。倘若心中的山水,能被肉眼看到,便是风光无限。祈秋风不燥,盼岁月静好,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内心有光的人,照亮自己的前方,与世间温暖拥抱。</b></p><p class="ql-block"><b> (注:照片选自徐苍峰老师的朋友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追梦芳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参加“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重阳节秋游及餐叙”有题</b></p><p class="ql-block"><b> 秋季,是一年之中收获的黄金时刻,“九九”重阳,寓意悠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金风带来了秋的凛然,愿我们都能心有暖阳,面向大海,且行且从容。承万物之精神,得生命之丰盈。</b></p><p class="ql-block"><b> 回望我们在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工作时的点点滴滴,激情燃烧岁月,每一个难忘的瞬间,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使我们成为了一个有温度、会思考、懂情趣的人,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一颗处变不惊的素心。“望可望之事,待可待之人。”</b></p><p class="ql-block"><b> 人人都会老,退休了,就说明我们正在慢慢的变老。变老并不可怕,人生自然轨迹,可悲的是心态变老。所以,变老的时候要学会同孤独相安,与命运言和;邂逅温柔人间,静享流年美好。使人生达到理想的境界,犹如雨后彩虹,焰火腾空,喜获雨露甘泉,瓜果盈园,舒缓地释放出我们全部的热和爱。</b></p><p class="ql-block"><b> 花凝路,风荡柳;人望山,云拂袖。祈盼所有的老同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享。幸福而美满,快乐且安康。祝愿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历风云之变幻,纳山川之魂魄,聚天下之贤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年基业,再创辉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憧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 一缕秋风起,一念秋思长;一丝秋雨坠,一记秋意藏。落叶低吟,秋日序曲,深深的秋色是岁月的馈赠,在这秋韵渐浓的日子里,逸趣悠扬。</b></p><p class="ql-block"><b>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颗童心。拥有纯粹清静的心态,擦亮明亮微笑的眼睛,才能发现炫烂无比的风景。时间励炼精气神,生活绽放幸福花。“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篇气自华”。身居繁华,心静如水,知世事纷扰,守素心澄澈。</b></p><p class="ql-block"><b> 记忆里的生活,清晰而真实,伴随着思绪,冲撞着心灵。无论世俗如何羁绊,都阻挡不了存于心底的一丝不苟,活出精彩人生的意义。世间道路千万条,唯一不变的是回家的路。应该坚信,在某个时刻或某个空间,思念的人们,总能不期而遇。有一种幸福,就是你来与不来我都在等你,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那个值得等待的人。</b></p><p class="ql-block"><b>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是有没有在人生的长河里,砥砺奋进,掀起生命的浪花,永不停息。得到的未必都是福,失去的未必都是亏。苦事不宣,乐事不扬,不在他人眼中找认可。“一犁耕到头,小车不倒只管推。”但行善事,莫问前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拾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陪同老领导参观《文成县毛泽东像章文化博物馆》有记</b></p><p class="ql-block"><b>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您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得是毛泽东思想。”</b></p><p class="ql-block"><b> 曾记否,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举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军叫工农革命军(即红军),旗号:镰刀斧头。”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b></p><p class="ql-block"><b> 曾记否,1928年4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和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以及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地区实现了胜利会师,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p><p class="ql-block"><b> 曾记否,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重要里程碑。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 曾记否,195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初,制度草创、满目疮痍、边界待定、强邻环伺、匪患丛生、民生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我们家门口燃起战火。英雄的中国拥有无数的英雄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战,彻底扭转了我们的国运,它所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历史意义,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始终屹立在东方地平线上。</b></p><p class="ql-block"><b> 曾记否,“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该词是毛泽东主席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毛主席这首词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当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意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写这首词,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b></p><p class="ql-block"><b> 曾记否,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以惊天巨响震撼世界。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发并爆炸原子弹,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使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成就,使中国拥有了自主的核威慑能力,增强了国家的安全保障和防御能力。</b></p><p class="ql-block"><b> 文成县收藏奇人刘日进的收藏历程要从1966年说起。当年,一位上海的朋友寄来了一枚毛泽东像章,这枚直径1.5厘米、铝质红底的毛泽东像章十分稀少,这枚像章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从此他不辞辛苦地通过各种方式,开始了毛泽东像章的收藏。几十年的时间共收集七万多枚不重样的毛泽东像章,荣获了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成为收藏毛泽东像章的世界第一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等风来不如追风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秋天的台风,总是忽左忽右、摇摇摆摆,匆匆北上。无论台风如何猛烈,总会有台风眼,台风眼即台风中心,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它的形成是由于台风内的风是反时针方向推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由此造成的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的风力互相平衡抵消,使强风无法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台风中心几十公里范围内,风力迅速减小,降雨骤然停止,出现白天可以看到太阳、夜晚可以见到星星的无风雨现象。</b></p><p class="ql-block"><b> 人到中年,历经岁月的沧桑,生活的坎坷,悟知“心伴慈善品自高,飞鸟和鱼难同道”。与温婉善良的人在一起,那是养生,和情趣高雅的人在一起,那是净心,同阳光睿智的人在一起,那是润脑。以欢喜之心,度人间烟火,念他人的好,修自己的行。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还怕小病小灾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从房市到股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金风送爽,丹桂飘香。</b></p><p class="ql-block"><b> 今天,应好友陈康汉之邀,参加他在温州大学商学院举行的主题沙龙讲座。</b></p><p class="ql-block"><b> 他说:今天是我第三次回母校交流讲座,第一次是北京亚运会后,交流如何“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分享我到北京亚运会进行体育采访报道的体会;第二次是我在《温州晚报》做广告宣传,尤其是运作到上海看房、购房成功后,回母校作“广告营销讲座”,分享我们做广告营销的做法和经验;这次是第三次,讲“从房市到股市”,希望同学们能有所受益。</b></p><p class="ql-block"><b> 他从五十年代的福利分房讲到八十年代的房改房,再从九十年代的商品房(炒楼花)到目前的房市股市,侃侃而谈。当讲到如何组织温州人到上海看房购房时,勾起了我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2002年8月,我在中国银行上海国际金融研修院(党校)培训,他跟我说,将通过《温州晚报》社带一批温州人到上海看房,我出于职业的本能和好奇,跟着他们一起去看房。谁能想到,在我50天的培训期间,温州人到上海就从看房团到购房团,直至炒房团。一步两步,步步深入,时时惊心。</b></p><p class="ql-block"><b> 第三批来上海的有150多人,他们在一家酒店住下,绝大多数人都在酒店打牌、聊天,只有5、6个人出去踩点,这些人主要看这个楼盘的地段位置,交通是否通畅、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如学校、医院、商场等),一但定下来,他们回到酒店,就让大家认购,结果是一层一层买、一栋一栋购。就那一次,我通过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金融部安排了4台点钞机,一共预收定金3200万元。上海电视台和《新民晚报》全程跟踪报道,他们听说还有银行行长跟随支持,要专题采访我,由于我是在上海参加培训,不宜接受采访,谢绝了他们的邀约。</b></p><p class="ql-block"><b> 说起我和陈康汉的好友缘分,他跟我夫人是温州师范专科学校80级英语专业的同班同学。他在《温州晚报》任副总编期间,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的员工每年订一份《温州晚报》,一直持续多年。他去上海打拼,我在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工作期间,经常去上海探望、交流。所以,这次他来温州大学讲座,我是一定要前来祝贺的。</b></p><p class="ql-block"><b> 说到温州大学,我们也是有缘分的。</b></p><p class="ql-block"><b> 1984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温州大学,同时明确指出,经费以地方自筹为主。</b></p><p class="ql-block"><b> 为了筹措建设资金,温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于是,“创办温州大学捐资纪念券”,也就是俗称的“温大三元券”应运而生。</b></p><p class="ql-block"><b> 1985年1月底,“温大三元券”开始发行,全市迅速掀起了认购“三元券”,捐资支持温州大学建设的热潮。我们作为温州市民都积极购买“三元劵”。</b></p><p class="ql-block"><b> 九十年代初,温州大学开设《国际金融》课程,由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派员任教,我被温州大学经济与行政管理系聘为兼职教授,主讲《国际金融》,2001年4月,被温州大学经济学院聘为金融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b></p><p class="ql-block"><b> 温州大学1993年毕业的夏捷胜、刘晓波,都听过我的课,现在都是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副行长。</b></p><p class="ql-block"><b> 岁月人生度 枫红已是秋</b></p><p class="ql-block"><b> 高怀时代赋 缘聚话乡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慢慢的变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和沉淀自我的过程。倾怀一颗淡泊之心讲正气,方能安然坦荡;常以一颗洁净之心养清气,才能泰然激昂;总抱一颗宽容之心解怨气,便能释然开朗。</b></p><p class="ql-block"><b> 生活,一半是烟火,柴米油盐,一半是感叹,苦辣酸甜;幸福,一半靠争求,进退取舍,一半靠随缘,是非恩怨。心简单了,世事才会简单,幸福就会滋长;心自由了,生活也就自由,干啥都能快乐。岁月淡淡,浮生漫漫,赋一生烟火以谋命,许一程诗意得清欢。且听风雨吟,且看秋叶落,且行且珍惜。</b></p><p class="ql-block"><b> 翻开一页书卷,阅尽岁月沧桑,蒸煮一壶浊酒,细品生活跌宕。生命的列车万里驰骋,穿越了春夏秋冬的画廊,仰望东升的朝阳,亲吻西下的晚霞。嗅闻金菊溢香,得观天地换装,揽一片红叶,携一份安康,在来去匆匆的征途上,迎着“康妮”带来的风雨,奔赴魂牵梦绕的远方 ,静待大院发小欢聚的美好时光。</b></p><p class="ql-block"><b>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季节里,敬仰与人为善的知己,珍惜岁月见证的友谊,感恩不离不弃的真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片片枫叶情</b></p><p class="ql-block"><b>--“原江苏省军区独立师大院发小绍兴联谊会”有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尊敬的6540部队老兵 亲爱的各位大院发小 大家好:</b></p><p class="ql-block"><b>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红叶尽染。</b></p><p class="ql-block"><b> 回望6540发小温州聚会,看山--豪迈千重巍峨,观海--激奋万顷碧波。历岁月之变,纳生命之势,汇山川之魄。</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我们6540部队的发小们,又欢聚在绍兴风光大酒店,隆重纪念6540部队组建六十周年,让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大院的故事一幕幕地袭来。</b></p><p class="ql-block"><b>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滚铁环,翻花绳,踢毽子,踩高跷;老鹰捉小鸡,溜冰堆雪人;弹玻璃球拍画片,跳猴皮筋捉迷藏;斗鸡打弹弓,跳绳抓沙包;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画手表放风筝,滚雪球挤油渣;挖知了猴跳房子,推手平衡踩影子;抽陀螺斗蛐蛐,丢手帕过家家。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马刀,走进城门瞧一瞧,问你吃苹果还是吃香蕉;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一二五六二一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还有,还有,想必大家记忆犹新。</b></p><p class="ql-block"><b> 每周一场电影,总是把小方凳、小马扎早早的放到影幕前占位子,电影要跑片,放映间隙发小们总是三五成群的追逐、嬉戏、打闹。放映中,又总是跟着电影的情节,一起演绎--</b></p><p class="ql-block"><b> “娘的眼泪似水淌,点点洒在儿的心上,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讲,含着眼泪叫亲娘”;“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b></p><p class="ql-block"><b> 六十年一甲子,让我们紧跟时代的脉搏,“翻开大院的记忆,畅享发小的情谊。”回首当年,那是青春豪迈,激扬文字,那是雄心慷慨;放声歌舞,那是激情澎湃,微醉笑脸,那是逗乐痛快;琴棋书画,那是风雅自在,花鸟鱼虫,那是自然天籁;调侃打诨,那是故意搞怪,婉转装傻,那是有利无害;盛装靓照,那是缓解老态,心灵鸡汤,那是面向未来;抓药寻医,那是清理尘埃,请安问好,那是以礼相待;视频聊天,那是真情厚爱,失去联络,那是手机忘带。</b></p><p class="ql-block"><b> 时光荏苒,凋零的不是季节,只是花瓣;大雁南飞,牵挂的不是日子,而是眷恋。“六十载、风雨同舟,百千兵、觞诗寄望。”江河乘风破浪,日月灿烂辉煌;人生豪情激昂,友谊地久天长。岁月的沧桑,生活的跌宕,实现心灵的碰撞。一撇一捺,鼎立崇高,天下为公,时代闪耀。“大海星辰知晓惠,天人合一润秋安;发小情未了,秋韵满天涯。”梦幻、浪漫,热烈、奔放,青春不散场。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喝起来,嗨起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绍兴师爷</b></p><p class="ql-block"><b>--6540部队发小参观《绍兴师爷博物馆》有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所谓“师爷”,是对古代官府衙门中幕僚的俗称。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场所,以幕为府,故称幕府。以后相沿成习,幕府即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代称,甚至其军政大员本身亦称幕府。</b></p><p class="ql-block"><b> 在幕府中办事的那些类似于今天的秘书、参谋等文职佐理人员,就叫幕僚或幕友。他们是一些受过专门训练,在法律、财会、文秘等方面具有专门知识和一技之长的读书人,被各级地方长官聘请为某一方面的私人顾问,不带官职而参与政务。如在幕府中为幕主或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起草文告,代拟奏疏;或处理案卷,裁行批复;或奉命出使,联络官场,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官员称幕友为“西宾”、“西席”、“老夫子”、“先生”等,幕友称官员为“东翁”、“东家”等。彼此虽以宾主相待,实系雇佣关系。 </b></p><p class="ql-block"><b> 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封建官制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这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肇始于明,盛行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自始至终,在我国封建统治机构中活跃了三、四百年,声名扬及国内外,成为中国封建官衙幕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各级地方行政官吏、绅士、商人等群体,共同操纵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诸多层面,成为封建专制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封建官僚政治的实施过程中作用显著。</b></p><p class="ql-block"><b> 绍兴具有培养与造就师爷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清代的绍兴府包括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个县,位于杭州湾南岸,全地区以会稽山为中心,两翼为浦阳江和曹娥江,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乃古越国腹心之地。自东晋开始,这里即成为全国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绍兴人入幕为僚由来已久,明朝一代已有不少越人学律作幕,并闻名于世。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b></p><p class="ql-block"><b> 从事此业者,大抵为家道中落、无缘取仕之士。一般师爷至少须攻读3年“幕学”,并须具有研核策略的能力、提供计谋的机心与撰拟官方文字的功底。师爷虽非幕府职官,但各级军政主官每每受其制约,多有左右首脑之力。 </b></p><p class="ql-block"><b> 安昌《绍兴师爷博物馆》依托娄心田师爷故居而建,该建筑为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内设天井,用于采光和排水,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故俗称“四水归堂”。此居共有重檐楼房三进,中间两个天井,庭院幽深,门斗简朴,封火墙较高,实用且低调,符合师爷不事张扬之禀性。进门第一进名曰“斯干堂”,第二进名曰“秩斯堂”,第三进现为“鉴知讲堂”。展示了"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绍兴“安昌古镇”的深厚根基 。</b></p><p class="ql-block"><b> 该馆介绍了师爷的种类、工作、生活和学幕概要,以及著名师爷的简历、师爷的典故和师爷的职业道德。展品有师爷的工具书、作品和手稿等等,多为当世绝品。</b></p><p class="ql-block"><b> 幕道精神:尽心尽言--忠诚;立品洁身--干净;仁恕求生--担当;格物守志--正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热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有一片绿洲,那是希望的色彩在延伸。阳光洒下,山脉连绵不绝,湖水波光粼粼,绿洲宛如翡翠,欢声畅吟,拂去旅人心中的疲惫。</b></p><p class="ql-block"><b> 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还是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间或七老八十,都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乾坤未定,你我皆有可能成为黑马。</b></p><p class="ql-block"><b> 生活的模样取决于自己的本心,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会被生活所热爱。内心有阳光,脚下就不慌,以快乐之意面对自己的每一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发热。岁月漫长,心怀热爱,让我们携手共赴星辰大海。</b></p><p class="ql-block"><b> 花开花落,那是季节的歌舞,云卷云舒,那是天空的韵律。人生这辈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慢慢行,细细品,看淡得失,随遇而安,感恩释怀,知足常乐,如此甚好。</b></p><p class="ql-block"><b> (注:照片拍摄于6540部队发小绍兴聚会期间的晨练)</b></p> <p class="ql-block"><b> 赵国林先生的诗节奏优美,读起来如行云流水,仿佛自然的呼吸。每一个停顿和转折都恰到好处,不仅充满了美感还蕴含着深刻的哲思。每一首诗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探索,既让人感受到美的愉悦,又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