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翁丁

俊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2025年3月4日早上,由德阳“幸福路上”旅行社组织的“熊猫专列·秘境翁丁8日游”正式出团了。只是3月4号这天,德阳共有97人参团,分为3个分团,我们在第二分团。晨6点半大巴赶赴成都的郫都安靖站,那里“什邡号”熊猫专列正在等着我们。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路上熊猫专列组织了多场歌舞表演,气氛十分活跃热烈。途经攀枝花、昆明、大理等站,于第二天上午8点半左右到达云南南部偏西的临沧市。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央视13台(新闻台)介绍“熊猫专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到了临沧有地接导游迎接我们,她姓田,是完完全全的佤族人,在大巴车上笑声不断、歌声不停。草草地游览了临沧“立景阁”,过双江县(午餐),到临沧一个小众景点“天坑”,于傍晚时分到达沧源,入住门啰酒店,这里离开中缅国境只有6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次日上午九点到达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翁丁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群,这里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勐角乡。在这里用“勐”字的地名很多,其汉语就是“山谷间的小平地”。“翁丁”是目前中国保护最为完整的一个原生态佤族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翁丁”在旅行社的描述中为“云雾缭绕的地方,又有高山白云湖之灵秀的意思。”在百度上查则说:“翁”为水、或溪、或河;“丁”为连接,即翁丁,众水汇集之地。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进入迷雾中的翁丁寨,确实有一种神秘、神奇之感。村寨里植被茂盛,高大的董棕树比比皆是,这种植物在我们这儿几乎见不到。翁丁已经有400多年的建寨历史,这里自然景观秀美,民族风情浓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来到寨子,首先看到的是寨门,寨门既是村民进出村寨的通道,也是抵御外敌、邪恶入侵的防线。当我们进入时,村民敲起鼓、跳起舞欢迎我们,有一位佤族老者给每位游客额头上“点黑”以示祝福。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然后有一条长长的、用石块铺成的路,一直通到寨子的中央。道路两边的榕树上挂着许多牛头骨,据说佤族人以牛为图腾,所以牛头挂满全部村寨。其中还有一根“人头柱”,据说以前挂着人的头骨。现在改为挂牛头骨了,以示文明。石头铺成的路有点高低不平,在走的时候千万小心,不要崴了脚。路的两侧有木桩围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翁丁寨民居住的房子全部为木结构的茅草房,大部分为干栏式,即用木桩将生活用部分抬离地面一米左右,这种结构与我在浙江河姆渡遗址看到的房子结构相同。2021年2月14日翁丁发生大火,几乎烧光了老寨子的全部房子。现在老寨子尽管已经重修,也只是用于游客参观,据说政府已经在别处为他们重建了新的村寨,居民不在这里住了。新建的村寨增设了消防设施,大火烧毁村寨的悲剧不会再度重演。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还特意拜访了翁丁寨的寨主,翁丁村寨的左上方是李家;右上方是杨家;左下方是肖家;右下方是赵家,杨家是这个寨子的创始人,所以这个寨子的头人就选在杨家。现在的寨主叫杨建国,他就在寨主府内,正在为游客烧茶,我们告许他想与他合影,他欣然答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不一会,“拉木鼓”的活动开始了。拉木鼓是佤族最为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之一。在佤族的传说中,木鼓被视为“通神之器”和“通天之鼓”,被认为是神灵木依吉居住的地方,具有繁衍万物的神奇力量。因此,拉木鼓活动不仅是对神灵的崇敬,也是社区团结和文化的传承体现。拉木鼓活动原来是一种祭祀活动,现在演变成对神灵的崇敬和对社区团结的象征,这给旅游行业的开发,有诸多启示,旅游景区的完善必须有若干项目,挖掘一些祭祀活动表演给游人,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拉木鼓活动结束后,众多寨民与游客在寨中央的神木下跳起欢快的舞蹈。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剩下一小部分自由活动时间,游人们可与寨子内的原居民互动,品偿他们做的原生态的鸡肉粥,红糖粑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中间还有一处“情歌对唱展示户”,这里演出不断,有情歌对唱,佤族、傣族舞蹈等,游客高兴了也可以自动参与,和他们共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摸你黑”是从佤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儿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佤族是一个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还重要的民族,因此,佤族人民总是乐观豁达、无忧无虑的。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尽情地享受歌舞所带来的欢乐。他们认为,今生只有一次,不管是贫富贵贱,结果都要面对相同的轮回。因此,一定要珍惜仅有的一次人生,快乐的生存下去,这就是音译佤语的“摸你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参加狂欢的人们互相涂抹,相互祝福。摸给老人健康长寿,摸给姑娘小伙爱情美满,摸给小孩茁壮成长。摸黑一脸,快乐一年,摸黑一身,幸福终生!佤族就是这样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在"摸你黑"活动中,谁最黑谁就是最美,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摸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憧憬未来、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祈求平安和吉祥,是阿佤人积极向上的人生真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我们因为年龄大了,没有参与此项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被摸黑的佤族导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当天晚上旅游团安排了牛头宴招待(最高礼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最后,用佤族女导游的歌声伙为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配曲:《欢迎到佤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