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印记2023,再上庐山

晨洸

<p class="ql-block"> (一)初识庐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初识庐山是从观看电影《庐山恋》开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夏天,是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母亲身体不好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我全天在医院陪护。父亲时任海门县工业局主要负责人,工作很忙,但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来回十几个小时到医院看望。病房另一床的陪护是张师傅,上海某汽车出租公司的小汽车司机,当时出租车司机是高薪岗位,而且神通广大。张师傅看到我们父子俩很辛苦,有一天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大光明电影院马上要放映一部大片,我可以给你们搞到电影票。我和父亲没有心思看电影,但母亲一定要我们去看一次,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电影《庐山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在原庐山东谷电影院举行首映式,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公映。该电影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黄祖模执导,张瑜、郭凯敏主演的风景抒情故事片。其实,电影情节并不复杂,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老套。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张瑜饰)回国观光,在庐山巧遇耿桦(郭凯敏饰),经过短暂的相处,由于有相同的兴趣和志向,渐渐产生了感情,后来经历种种波折和重重阻碍,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时《庐山恋》一张电影票才两毛五分钱,上映票房达到一个亿,成为中国电影绝无仅有的票房传奇。《庐山恋》为什么能带来这么大的轰动?主要是黄祖模导演为影片确立了“情景交融,人美、景美,情更美”的创作风格,确定了整部电影以爱情、事业和庐山十多处美景串联起故事的发展脉络。影片中有一段关于事业的对话:耿华坐在庐山上,对着一片山谷和山下的田野写生,却画出了很多高楼大厦和道路桥梁。周筠问,写生应当是写实的呀,你为什么画这些没有的房子?耿华说,这是未来,我们要将祖国建设成这样。作为当时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道路工程专业的一年级大学生,被深深触动,这应该也是我的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给母亲讲了庐山的故事,讲了电影《庐山恋》的故事。“庐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人文圣山”,李白在这里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白居易吟诵“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苏轼在这里抒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毛主席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更是家喻户晓。电影《庐山恋》里的庐山白鹿洞书院、花径、望江亭、仙人洞、御碑亭、含鄱口、龙首崖、植物园、三宝树、三叠泉、月照松林、观音桥、东林禅寺、望江亭、秀峰龙潭等秀美风光举世闻名,值得亲临体会。母亲说如果有一天自己能登临庐山,也算此生无憾,可惜她没有等到这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3年前,电影《庐山恋》红遍全国,也给我留存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什么时候去庐山,体会人文美景,感受爱情美好,追求事业寄托,是我初识庐山时的强烈愿望。</p> <p class="ql-block">▲红遍全国的电影《庐山恋》海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一上庐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8年8月暑期,时任东南大学团委书记的杨同志与时任东南大学团委副书记的我和左同志商议,在庐山举办一次东南大学团干部集训班,既是东南大学共青团工作的总结与研讨会,也是对学校辛勤工作团干部的调整休息。集训班得到了东南大学党委的批准,受到了团干部们的热烈欢迎,我是坚定的支持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13日,团干部集训班开班,先在学校进行了学习培训,并确定了赴庐山的人员组成和相关工作分工:杨、陈、左同志为负责人,校团委和各院系团总支负责人等二十多人参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南京到九江庐山,我们乘坐上海长江轮船公司的“江申号”客轮。南京到九江长江段430多公里,途径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等港口,航行近20个小时。长江客轮一般都是有四层,旅客舱室位于每层的中前部和中后部,分为二等舱、三等舱、四等舱、五等舱和五等散席。我们买到了四等舱,票价每张7.9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九江码头到庐山牯岭镇有几十公里,山路不太好走,但庐山山腰的牯岭镇果然名不虚传。牯岭镇,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山腰,东为大月山,南为汉阳峰,西为铁船峰,北临剪刀峡,是庐山旅游接待的中心,有仙人洞、花径、含鄱口、锦绣谷、三叠泉等众多景点,保存具有英、美、法等15个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群500多栋。我们住在牯岭镇上一个普通的招待所,尽管简陋,但生活还算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庐山当然要看电影《庐山恋》。庐山将原庐山东谷电影院命名为庐山恋影院,每天重复播放《庐山恋》,多少年从未中断。《庐山恋》上映后的第二年,因观众投票第一名,荣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张瑜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张瑜并因主演《庐山恋》和《巴山夜雨》荣获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她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金鸡”、“百花”双料影后,第一位同年“四连冠”: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和政府奖。团干部们看完(再看)《庐山恋》后感叹:庐山风光无限好,《庐山恋》情永传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去庐山前,一直想象不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什么样?记得我们是从庐山东大门开始,爬了7000多级的登山石阶,观赏了庐山第一瀑----三叠泉瀑布。三叠泉由五老峰崖口流出,分三级跌下,故名"三叠泉"。三叠泉瀑布总落差为155米,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如弓形;三叠最为壮观,高50米,直泻入潭中。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景观",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据说三叠泉长期隐藏荒山深壑,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游白鹿洞的朱熹,都没发现它。直到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三叠泉瀑布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进行旅游开发,当时登山的条件不是很好,我的记忆里是一路爬山的艰辛、沿途奇美的风景、看到三叠泉的惊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17日,我们在庐山举办了一次团干部集中讨论会,各位团干部都作了发言。左同志谈到:高校共青团要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反映青年呼声,维护青年权益;要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要重视学生勤工俭学问题;要明确高校共青团的地位。杨同志提出:要重视东大共青团基层活力,各分团委要抓一个典型;要加强共青团横向联合,东大团委要与地方团委推进合作共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庐山回南京,我们还是乘坐长江客轮,但大部分人只买到了五等散席。我们租了凉席一字排开睡在通仓甲板,尽管有点闷热,但大家依然兴致勃勃,仿佛庐山的习习凉风还在身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南京,我向夫人详细介绍了庐山之行:庐山是清凉的人文之旅,美好的风光之旅,也是高校共青团的青春之旅,有一天要与你一起再上庐山,体会浪漫的爱情之旅。</p> <p class="ql-block">▲飞流直下三千尺,青春展翅三叠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再上庐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我终于兑现了35年前的许诺,利用休假机会携夫人再上庐山。一座庐山,是山水精神样板间,是半部中国文化史,是人生体悟表达式。再上庐山,既是电影《庐山恋》的寻访之旅,也是年过六十的休养之旅,更是回望历史的感怀之旅,时间充裕,体验仔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7 日上午9:49,我们从南京南站乘坐 G1469 次高铁出发,经马鞍山东站、芜湖站、铜陵站、安庆站、安庆西站、太湖南站、宿松东站,于12:44到达庐山站,行程不到三个小时。转车15公里去庐山交通索道站,购买进山门票坐缆车上庐山,住庐山牯岭镇江西省庐山疗养院。疗养院拥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造的各国名人别墅139栋,中共中央三次庐山会议期间,这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待和保健服务中心,现在对外营业开放,价格与外面酒店相当,吸引了很多休闲度假的宾客。我们入住350号别墅(也称韦国清旧居)中的一间客房(共有5间客房),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韦国清曾居住于此。别墅的前后左右,还分别有刘伯承、李先念、谭政等旧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庐山的别墅世界闻名。 1886年,21岁的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凭借其聪明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开发了中国庐山牯岭。至1917年,560栋展现英、美、法、德、俄等15个国家风情的欧美别墅赫然群立,“牯岭”成为“庐山”在近代的另一个代名词。1926年12月4日,蒋介石坐轿登上了被外国人称为“清凉世界”的牯岭,第一次登上了庐山。于是,达官要人纷至沓来,入住或购买西式别墅,牯岭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便与之结下了不解情缘,分别在此召开了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史称“三次庐山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全部下榻于欧美别墅中。今天,我们能住在这样的历史建筑中,去探寻深邃神秘的昨日典故,去触摸丰厚迷人的中西文化,去感触情愫涌动的古今情怀,去回味难以平静的生活历程,乃是人生之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上庐山,必须再看一次电影《庐山恋》。还是那个电影院,但现在已经装饰一新,票价也涨到了35元一张,我和夫人特意找了个情侣座。《庐山恋》作为"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不仅将拥有人、文、圣、山四大特点的庐山镀上了一层温情的颜色,更为庐山的秀丽风景增添了别样的情愫。庐山与《庐山恋》,已然成为彼此的寄托,二者的结合,在中国乃至世界名山旅游景区中,独树一帜 。2018年《庐山恋》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这部寄托了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爱情情怀的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永远的传奇。2020年,在经典爱情故事片《庐山恋》首映40周年之际,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横空出世,到今年已是第四届。“去庐山谈一场恋爱”,深植在当时年轻人心底。“再上庐山见证爱情”,应该是当时年轻人在今天的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寻访了庐山白鹿洞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映衬之中。《白鹿洞书院教条》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根底的教育思维,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款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参拜了东林寺与东林大佛。庐山东林寺,位于庐山西麓,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东林寺被国务院列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东林寺三笑堂前有“六朝松”一棵,虬枝盘结、树影婆娑,传说此松为东晋年间慧远大师亲手所植,已有1600多年历史,被誉为“庐山第一松”。母校东南大学有一棵象征东大精神的“六朝松”,又见东林祖庭“六朝松”枝繁叶茂,时空相印,各自生辉,更是感慨万千。庐山东林大佛,以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为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净土文化区、新东林寺、比丘尼院、隐逸文化区、安养区、海会堂、大德精舍区等,唐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沿着中轴线布置,呈现出中国古代圣山建筑群的经典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依序展开,建筑空间开合有致,起伏跌宕,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疗养院出发沿路西行,便到如琴湖,因湖形如小提琴而得名。如琴湖座落西谷,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湖心立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妙处横生。如琴湖旁是一座山中公园,园门有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上有“花径”二字。花径公园内,有白居易草堂,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白居易贬官江州时期,曾在庐山北麓香炉峰下建草堂隐居,还特地撰写了《庐山草堂记》一文。湖东大林路旁,有著名的冰川遗迹“飞来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过“飞来石”,便是锦绣谷。锦绣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因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过锦绣谷,来到仙人洞。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1961年9月9日,毛泽东作《七绝 .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脍炙人口,无人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含鄱口在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亭闻名遐迩。含鄱口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特别是观着云海和日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含鄱口山谷中的庐山植物园,是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1934年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等人创建,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植物科学研究的植物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园内设有杉柏区、树木区、岩石园、翠花园、温室区、沼泽植物区、苗圃、云雾茶园、猕猴桃引种区、药圃等,庐山特产云雾茶及众多的观赏植物,很多生产于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芦林湖位于庐山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美丽。从芦林大桥沿石阶曲径下行,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人行其间颇感凉爽,约20分钟,便到黄龙寺。黄龙寺坐落于庐山玉屏峰麓,前对天王峰,后枕玉屏峰,西为赐经亭,下临大溪,寺宇为"万山环抱,松杉碧绕",修篁蔽日,景色奇幽。相传早在晋代,释昙诜在此修持,并栽下2株婆娑宝树、1株银杏,因这三树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黄龙潭在“三宝树”景点下方,有匡庐瀑布群中以俊美纤柔为其特征的黄龙潭瀑布,只见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岩石层迭,草木旺盛,一条瀑布从十几米高的崖上跌下,传出阵阵悦耳动听的击水声。从黄龙潭瀑布向下走上几百米,然后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会儿就可到达乌龙潭瀑布,只见瀑布从几块巨石中夺路冲出,分成三股,只有数米高,然而姿态十分优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上三叠泉,是我们这次庐山行的重点。9月21日,尽管天气不好,但我与夫人还是鼓足勇气,向三叠泉进发。我们从疗养院出发坐车到三叠泉停车场,再乘缆车到三叠泉顶附近。三叠泉缆车全程依山而建,游客乘坐宽敞舒适的车厢顺轨而下,穿梭于山林之中,跨沟越溪,观赏了美丽清雅的景色,将原需花费45分钟的艰难步行变成了仅需5分钟的轻松之旅。但是,我们仍然要下2400多个台阶到瀑布脚下,然后还要爬2400多个台阶原路返回,对于两个60岁的老人来说,这真是一次体力和意志的大考。细雨绵绵,我们依山路而下,山路陡峭,步履艰难,一路只闻泉声不见其景,给人无限的遐想。到达三叠泉底部观景台,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令人叹为观止。回程的艰辛无法用语言表达,几次想放弃爬山换乘滑竿,但庐山客的荣誉下,还得咬牙坚持。上下历时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又回到缆车场。</p> <p class="ql-block">▲重上三叠泉,再当庐山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不忘初心,不畏艰辛,努力坚持,绝不放弃,才能当一名合格的庐山客。这是再上庐山又一次给我们的启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3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