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词放异彩 撰文寄哀思</p><p class="ql-block"> 如今,亲爱的表姑何鲁丽离开我们已经快三年了。早想系统写一篇缅怀文章寄托哀思。然而多次提笔不畅,写写停停,无法成文。今天闭门,于缙云山麓宁静阁,沏上一壶西湖龙井,静心回顾2017年初夏,表姑何鲁丽欣然为其拙著《笺染墨香》出版题词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2015年10月底,我将年满60周岁退休。为了记录人生60年的过往和创作成果,开起崭新的退休生活,我决定出版一本文史书籍,以此告慰哺育自己的父母和授业恩师。</p><p class="ql-block"> 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将写成心未安。我清楚地记得,2016年12月初,我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史分社段小佳编辑打去电话,咨询出书事宜。两天后,我应邀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段小佳编辑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并将《笺染墨香》一书电子书稿初版转段小佳编辑审阅。应该是2017年春节小长假上班后的第一天, 段小佳编辑打来电话说,书稿初审已通过,让我去出版社签定图书出版合同。此时,让我精神为之一震,多年躬耕的创作成果,终于要结出丰硕的果实,令我开心。</p><p class="ql-block"> 今日翻开当年的出版合同,清楚记录着签字日期:2017年2月10日,约定2017年6月底,新书面世发行。出版合同签定后,我把一稿样书打印装订10本,其中一册请表姐何苹回北京时面呈表姑,看能否请表姑为即将出版的拙著题词。记得当时我代拟了一句题词文字: 珍爱和平,铭记历史,谨供表姑题词时参考。不久,表姐何苹电话告诉我: “初版样书已面交姑姑。不过, 姑姑看了代拟题词,认为太过宏大,表示待看了样书后在考虑题写,不过题词内容一定要和书的内容相匹配”。表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还身兼多种社会职务,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却坚持要看了样书内容后才能题词。这种认真、严谨的精神令我感动,值得学习。电话接听后,我非常高兴,题词之事总算有了回音,现在看来题词只是时间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9日,我接到表姐何苹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说: “ 姑姑的题词已经写好,马上快递寄出。”真是喜讯。6月11日下午,我收到快递并小心拆开一看,题词内容为:</p><p class="ql-block">追忆巴渝抗战文化轶事</p><p class="ql-block">纪念先辈爱国敬业精神</p><p class="ql-block">题《笺染墨香》一书</p><p class="ql-block"> 何鲁丽(钤小篆姓名印)二零一七年五月</p><p class="ql-block"> 这帧题词是书写在荣宝斋专用宣纸稿笺上的,且雅。词佳字爽,笔带墨香,意韵江山。毋庸置疑, 题词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墨宝,恰如其分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出拙作的内涵和主题,从一侧面反映出表姑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对晚辈的关爱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有道是:.</p><p class="ql-block">胸中存道义,笔下有乾坤。</p><p class="ql-block">文章千古事,我手写吾心。</p><p class="ql-block"> 感谢表姑为拙著奉献墨宝,荣幸之至。铭记感恩,世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这帧题词刊发在《笺染墨香》一书名家题词首页(详见《笺染墨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 。我早对这帧十分珍贵的题词原件进行了扫描高仿, ,亦将题词装框放于书房陈列,原件妥为珍藏。文以载道,史可鉴往。</p><p class="ql-block"> 按照出版合同约定,《笺染墨香》一书应该于2017年6月30日面世发行。然而,当年出版社在送审时, 《笺染墨香》一书,被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确定为重大选题,故需要走诸多出版流程和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另外,书中关于8年抗战的提法,按照国家教委规定,在当年所有正式出版物和教材中,统一改为14年抗战。所以必须对书中文字和题词进行重新梳理和改题。同时,根据图书出版管理的有关程序和相关规定,此书在正式出版前,需经两位正高职称的专家撰写书面审读意见书。此书出版环节颇多,本该半年出版的这本32万字的书籍,最后用了近3年时间。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p><p class="ql-block"> 非常幸运的是《笺染墨香》一书,终于在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的9月26日,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感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和责编,努力为亲爱的阅读者搭建了一座出版者与阅读者之间的桥梁。我也第一时间在样书扉页上恭敬的题上字,拜托表姐何苹把这部凝聚表姑智慧和心血的书籍奉赠亲爱的表姑斧正!</p><p class="ql-block"> 书籍是精神产品,亦是人类的朋友。2021年7月,我决定在退休6年之际出版《寻道启智:朱渝生书法篆刻集》。本想请表姑赐字勉励,然而,表姐何苹告诉我:姑姑的身体已经出现了状况。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表姑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参加了庆祝大会。由于年老体弱,加之感冒发烧,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现在表姑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所以题字之事就不便提及,怕影响表姑的身体康复,从而留下难忘的回忆和深深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巴渝万里行 建言献良策</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踏石留痕。多年来,表姑何鲁丽曾数次率民革中央、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代表团和北京市人大分团,赴重庆三峡库区巫山、云阳、奉节、万州等区县考察移民、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九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地质灾害防治、水资源保护等进行广泛调研、考察,并撰写集体调研报告和议案、提案,向全国人大常务会办公厅、国务院公办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反馈建议和意见。另外,她还到重庆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和市民革机关走访,就统一战线工作、区县人大换届选举等听取汇报、交流座谈。亦到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调研高校改革、德育教育、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展开调研。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当年4月,她在重庆参加民革召开的会议。会后到四川美术学院参观"庆祝重庆设立直辖市——何方华教授花鸟画作品展",当晚,我在表叔何方华教授家第一次见到表姑何鲁丽,并一起合影留念,共进晚餐。我送了一把紫砂壸给表姑留着纪念。现在,家中还珍藏有她写给母亲的信件。2005年2月5日,母亲病逝。她得知噩耗后,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发来唁电,并寄来2000元慰问金。当时,我把汇款单复印了一份,上面有寄信人姓名、金额和时间,且加盖有邮戳,十分珍贵。这些细节,对我来说有文献价值,至今妥为珍藏。</p><p class="ql-block"> 表姑何鲁丽多次到过重庆。她还去过缙云山,参观原中共中央西南局办公旧址和山中历代人文遗址及自然生态的保护,亦到北温泉,凭览小三峡,并听取重庆市北碚区人大深化文化旅游事业情况汇报,亦应邀在留言簿上签名。</p><p class="ql-block"> 表姑何鲁丽对山城人民是有感情的,她的足迹已留在巴渝城乡广袤的大地上,润物无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上旬,表姑还在海南海口休养,突然发烧,便在家人陪同下赶快乘机返回北京,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这次住院也是最后一次。</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9日,表姑带着无限憧憬离了我们,却留下一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何鲁丽文集》(上下册)。一生奉献书可照人。爱国尽业,风范永存。</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夜窗外下着小雨,我独自在灯下,睹物思人,撰文抒怀。人生朝幕,翰墨千秋。表姑题词将永留人间。</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表姑安息吧,我们永远爱您!怀念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划:睿智</p><p class="ql-block">撰稿:渝生</p><p class="ql-block">编辑:忠民</p><p class="ql-block">审核:章权</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6日于忠州</p> <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15日,何鲁丽在北温泉公园留言簿上签名留念(图片由段辉连提供,在此致谢。)</p> <p class="ql-block">团结救国 何思源题</p><p class="ql-block">(1937年5月26日,在符克留言册上的题词。仅44天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可见题词意义深远。原件现存海南省档案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