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所畏 无所忧》有感 ‍—溯源教育,探寻真谛

轻模样✨(拒私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创作:轻模样✨</span></p> 插图:启功及书画作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与原文同步音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昨晚读完《无所畏 无所忧》,我掩卷沉思。启功先生的人格光辉似澄澈和煦之光,穿透书页直击我心。先生以恬淡从容的笔触,将往昔岁月如溪流般缓缓铺陈,字里行间满是洞彻世事的人生智慧与超脱豁达胸怀,令我在不知不觉沉浸其中、深受启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启功(1912 - 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北京满族人,雍正皇帝第九代孙。是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教育家,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书法家协会主席,有《启功全集》流传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书中前几章,启功先生就多次谈及恩师陈垣先生。在读到153页时,竟发现有专门纪念恩师的篇章,着实令人欣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援庵)先生诞生百年纪念》里,启功先生从教书方法、诱导后学之策、一指批评 一字考证、严格文风 精密逻辑等八个方面,娓娓回忆陈垣先生,读来格外触动我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以说,陈垣先生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课堂上传道授业,生活里以身作则,处处都为后世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典范。他对教育的热忱执着,深深扎根在启功先生心中。这份精神跨越时空,也让我不禁对当下教育现状展开深刻思考:我们该如何传承先辈的教育精神,在新时代为学生点亮知识与人生的灯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当今社会,教育承载着无数期待,被赋予了诸多重要使命。时代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在这样快的节奏下,我们的教育仿佛逐渐偏离了正轨,过于侧重知识的机械灌输,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难发现,学生们每日深陷题海,在繁重的课业与频繁的考试中艰难突围,一切似乎都围绕着分数打转。为了取得优异成绩,他们拼命刷题、死记硬背,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也就丢失了对知识本应有的热爱,忘却了对真理的那份纯粹追求。不禁让人反思:这真是教育的初衷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读陈垣先生教书育人的理念,不禁对教育有所感慨,知识传递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培育人才的基石。从古代私塾到现代学校,知识传承的脉络从未中断。然而,教育绝非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陈垣先生与启功先生的故事启示世人,教育的核心更在于唤醒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毋庸置疑,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蕴藏着无限潜力与可能性。教育者的使命,便是发现并激发这些潜力,帮助学生探寻兴趣所在,点燃他们内心对知识与生活的热情。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诚哉斯言,教育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心灵的交流、灵魂的触动,助力学生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知识传承的漫漫长路上,我看到了陈垣先生对教育初心矢志不渝的坚守。陈垣先生所处的年代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但他始终扎根教育岗位,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拓荒者,为培育人才倾尽全力,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启功先生同样如此,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艰难险阻、坎坷困境,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始终不离不弃。他们之所以能在艰难中坚守,源于对教育初心深刻且透彻的理解,以及那无比执着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反观当今教育,我们常常陷入思索:教育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其实,教育的初心,应是塑造有高尚道德、扎实学识、强烈责任感的个体,是推动社会朝着进步与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行。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外界的喧嚣与诱惑无处不在,身为教育者,是否更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坚守这份纯粹的教育初心,不被利欲外界干扰,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都倾注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上呢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句心里话,读完这一篇章,内心如遭劲风突袭,泛起层层涟漪。静心思考,在新时代教育浪潮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肩负着传承与发展教育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人类不容懈怠的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读着的过程里,深感陈垣先生与启功先生是教育征途的先驱者,他们的精神是教育史上不朽的丰碑。他们穷尽一生诠释着教育真谛,作为后辈,是否应循着他们的足迹,以知识传递为船桨,以灵魂唤醒为风帆,在教育海洋中以初心为锚,持续探索创新,开辟当代新航道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各具特色。这要求教育者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为内向孩子搭建展示平台,给思维活跃学生布置挑战难题,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每个“宝藏”绽放独特光芒。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至关重要,这如同为人生大厦筑牢根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构建起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的宏伟大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教育是一场永不止步的修行,作为教育者,自身也需要不断成长。就像技艺精湛的工匠,需不断打磨手中的工具,也要持续提升素养与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敏锐捕捉教育需求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的舞台上,演绎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轻阖《无所畏 无所忧》,启功先生与陈垣先生的身影仿若就在眼前,心中敬仰如潮水般翻涌。这份敬意,不只是对他们为人的尊崇,更是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深刻且纯粹的坚守,让我对教育的真谛有了更为透彻的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溯漫长的教育传承历程,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条道路上的行者。这条道路,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教育理想,也寄托着无数后来者的希望。在这途中,或遇荆棘丛生,或逢疾风骤雨,但只要坚守住教育的初心,以坚定的信念砥砺前行,就一定能让教育之光,穿透重重迷雾,照亮求知路上的每一处角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想,当教育之光普照大地,便能孕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他们将带着教育赋予的智慧与品德,投身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社会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教育的价值在时代的进程中熠熠生辉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