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师,是知识的引导,也是能力的引导、智慧的引导;可以是殿堂里高知,也可以是劳作的农夫或朋友;不一定只在课堂,不一定年长,也可能年幼或同龄。</p><p class="ql-block"> 热映的动画片《哪吒》,哪吒和敖丙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不信上天既定的“命”,给予了哪吒巨大的能量,他有坚定的信念和方向,有强大的精神性自我。敖丙,隐忍,性格温顺。一些细节中,是哪吒用行动和语言引导重塑了敖丙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敖丙觉醒、决定。对于敖丙来说,益友如师。</p><p class="ql-block"> 敖丙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妖,命中注定”。感受到敖丙的不自信和怯懦,哪吒顾不上即将到来的天雷,揪住敖丙的衣领吼道:“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敖丙觉醒——要用生命力战胜人生的悲剧。</p><p class="ql-block"> 无量仙翁战败而逃,敖丙邀哪吒和龙族一同隐居,以逃避将来仙界的报复。哪吒拒绝了,经历的这一切让他悟出:“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其实,在躲在藏,何尝不是敖丙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敖光质疑哪吒:“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哪吒仰头自信地回答:“我想试试。”</p><p class="ql-block"> 敖光与哪吒的对话,让敖丙深受触动,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但来不及细细思考,温顺的性格使他先服从父亲,哪吒伸手挽留却收回,但仍在原地等待敖丙回来。最终敖丙返回,决定和哪吒一起直面未知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懒惰和怯懦是妨碍人们实现‘自我’的大敌。走阻力最小路线的懒惰心理,成为阻碍个性发展的最大阻力。对我们友好和信任的人,则显示宽容,耐心等待我们重新找到‘正路’,这‘正路’当然是他们所知道的。”在尼采的观点里,这就是如师益友。</p><p class="ql-block"> 《论语·季氏篇》中,孔子也对益友下了定义:“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选择正直、诚实、博闻广识的益友,是助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良性元素”,而非“惰性元素”。益友,能点亮自己的生活,也如镜子般能照出自己的差距,促使自己“自正”而正向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