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与羽球》

顧小崙 Patrick Ku

<h3>(我的父親与羽球)<br>去年初夏回上海,老公司派了一台車子接待,由浦东鑽地道到浦西,塞车!又有点時差,打了一回兒盹!一张眼已到人民广场,右望只见老上海的娱乐中心<br>&quot;大世界&quot;,它旁边就是YMCA青年会。不禁想起家父上世纪三十年代 、十五、六歲就在这兒开始学打羽毛球。羽球英文称<br>  Badminton<br>原来是英国这个运动的发源地地名!<br>後来到了1937年,跳上黄浦江小 舢板转辗由长江去了内地抗日從軍,在战争中还腿部中弹, 一直留有弹片在大腿脛内。<br>辗转南北到五0年代到了香港,又去了青年会打球,香港的青年会在九龍尖沙嘴、半岛酒店西侧不远。<br>後来到了台湾又在台北昆明街青年会, 结交了不少羽球朋友。</h3> <h3>上海大世界</h3> <h3>上海的YMCA</h3> <h3>家父27歳</h3> <h3>香港九龍的YMCA 已合作兴建高楼开发地产</h3> <h3>父親常常很晚了、打完球回家, 就叫我骑单车去师大旁边小街買牛肉汤麵(当年牛肉麵要五元、汤麵二元)。当時我就读师大附中初中。可以单手拿汤麵鋁锅子、单车驰骋!回家後父親会分一小碗赏我!母親就煮热水给父親泡脚。<br>那年代许多香港侨生来台唸大学,其中不少羽球爱好者及高手!还记得一位叫高惠邦,很傲气,我们叫他高尾巴!得过不少奖杯。<br><br>还由港引進一台专门修理羽球拍的手工器械,靠它串修拍子、我们兄弟妹的学费才有了着落!<br>还记得侨生大姐姐来家中便饭曾教我们做红豆牛奶冰。以解暑气!</h3> <h3>五0年代尾在台北体育场附近兴建一座羽球馆,就是由家父负责监造並担任首任馆长。是一座附合标準的室内羽球场馆,室内高敞、弧拱型屋顶。設有正式球场三処,附衣帽貯物间及淋浴室,有办公室及左侧一间大餐厅。还附冷气设備!<br>当年我正值高中也唸附中,不时能安排同学去下场过过瘾,好不拉风!<br>当时南边的体育场每逢有足球大赛, 我们就爬到羽球馆屋顶上观赛,俨然好像贵宾席!<br><br>如今羽球馆已拆除建了小巨蛋。<br>連照片都找不到了!有仁人君子有羽球馆照片请传来, 不勝感谢!</h3> <h3>起跳殺球</h3> <h3>餐厅经营西餐,父親还曾特点了一套西餐给我、並全程教我用餐礼節!後来餐厅在室外花园开放经营蒙古烤肉,当年许多台北人仕都去过!</h3> <h3>父親在羽球馆任职期间还编写过一本<br>〈怎様学羽球〉<br>橘黄翠绿色封面<br>裡面有二张球场附图少画了一条钱, 父親还要我们用鸭嘴笔沾墨汁补絵,每一百本五元!够看场电影了!<br></h3> <h3>家父 顾景崙编著</h3> <h3>也有台湾商人头脑机灵收集鸭毛生产羽毛球外销欧美。曾找父親当顾问研究如何制作羽球。才知道羽毛球基座的软木内要放置数粒气槍用的铅弹子、以增加羽毛球的重量!一般人初识羽球認为是适合妇女、小孩的运动。熟不知正式打起来比網球还激烈。羽毛球起跳杀球的速度可达400公里/时,不输子弹!<br>老板外销用Lucky为牌子,赚了不少外汇、还送我们一台黑白电视, 六0年代呀!<br></h3> <h3>後又因打球结识台湾梅林公司的顾老板(梅林是上海老牌罐头公司), 帮着在新竹/嘉义建廠。记得我暑假去嘉义工地实习监工一个水泥大烟囱的建造。还跟着父親去过飞机场大停机庫裡打羽球。</h3> <h3>七0年代我曾工作於当年房地产知名公司<br>〈台北房屋〉<br>当公司发展自建项目时就引荐家父去工程部,当年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6歲,而家父已五十五矣! 记得还开了人评会才入了职。後来下班之馀教许多公司内少男、少女打羽球,不知 有多融恰!前年遇一公司秘書长告诉我,她的沙锅鱼头还是顾伯伯教她的呢!<br>又有同仁来了告知<br>當年還是青年小伙仔的我們不知道顧伯伯是羽球好手,有一天聊到羽球顧伯伯說他也會ㄧ點,官兄說他也打得不錯想和顧伯伯切磋一下,他看顧伯伯都60歲多了說要讓顧伯伯一些,顧伯伯說不用讓了就平手打好了,那天我們一起到小巨蛋旁的羽球館去看他們打,結果30歲的官兄被打的慘不忍睹,這是我們ㄧ輩子都忘不了的往事。</h3> <h3>七0年代台北房屋开发兴建的东方大厦<br>而今被周遭高楼及地铁包圍</h3> <h3>九0年移民来加拿大後,他与一些年轻人相交往、一塊去打羽球。<br>朋友Y 告诉我有一回家父还带了捲尺去现场量度!<br>埋怨场地尺寸及網高有点问题!!?</h3> <h3>二00九年秋由台去沪, 臨行去竹东保顺养護院探望父親, 告知我过几天要去上海了!<br>父親在床上仰起上身附耳跟我用沪语说:<br>哦耶想去(我也想去)!<br>上海是家父從小生活的地方, 曾告诉我现在的復兴公园以前叫法国公园,再早叫顾家花园。並称在它西南角有座中国式亭子,我不信!专程去找、居然还在!!!</h3> <h3>上海建國路老公寓是父親少年时曾住过的<br>路上有有线电車 。現今已改建清拆了!</h3> <h3>復兴公園角落的中式亭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