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纪念《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座谈会今天上午隆重举行。会议由副会长兼秘书会长姚鸿明主持,会长刘艺良、中华文化交流協会会长李沛霖、澳台青年交流协会会长蔡文政、中华青年进步协会会长张森华先后发言。中央驻澳联络办台湾事务部部长李永刚出席了座谈会並发表了讲话。</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交流協会会长李沛霖的发言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今年是《反分裂國家法》頒佈實施二十周年。記得二十年前的3月14日,還是全國政協委員的我,在北京見證了《反分裂國家法》的高票通過。這是一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的法律,是一部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法律,是一部維護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二十年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部法律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今天,澳門特區的涉台社團代表在這裡舉行座談會,紀念這部標竿式的法律頒佈實施二十周年,很有意義。我認為我們必須特別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認真回顧、深入認識《反分裂國家法》頒佈實施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二是認真思考、高度重視澳門在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回望2005年,祖國為了針對當時台灣陳水扁當局的“法理台獨”挑釁,《反分裂國家法》應運而生。它以法律形式宣示了大陸對“台獨”分裂的原則立場,成功挫敗了陳水扁的“台獨”圖謀,集中體現了全國人民“反獨促統”的堅定意志,反映了中華兒女渴望統一的共同心聲。</p><p class="ql-block">看今天,《反分裂國家法》仍然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是鞏固一個中國原則,明確分裂國家的行為非法,夯實了一中原則的法律基礎。二是為打擊“台獨”分裂勢力提供法律利器,通過軍事、司法、行政、教育等多領域實踐,從“反獨遏獨”到“打獨懲獨”。三是統籌國內法和國際法效力,在台灣社會形成“台獨不可能”的民意,在國際上強化“紅線不可碰”的認知。四是為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保駕護航,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規定非和平方式是為防止和平統一可能性喪失,創造和平統一空間。</p> <p class="ql-block">至於澳門在國家統一道路上應發揮什麼作用?</p><p class="ql-block">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四點:一是強化民間交流:突出“兩岸一家親”理念,以共同血脈和文化為元素,規劃澳台民間交流活動,增強活動主題性,擴大文化交流接觸面,拉近兩岸同胞心理距離。如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媽祖文化旅遊節等活動,發揮文化聯結作用。</p><p class="ql-block">二是提供示範經驗:澳門可系統總結“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經驗,通過優惠政策招收台生、吸納台灣人才、密切青少年互動等舉措,讓台灣民眾更好地瞭解“一國兩制”,消除誤區和疑慮,增強對“一國兩制”的認同感。</p> <p class="ql-block">三是深化兩岸關係:在建立澳台民間有效聯繫機制、增進與台灣島內城市和黨派交流等方面進行探索,豐富兩岸關係平台功能,設立兩岸學術、旅遊會展等平台,推進兩地經貿合作,為兩岸關係發展增添助力。</p><p class="ql-block">四是推動區域融合: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輻射效應,結合澳門打造中葡商貿平台,以澳琴深度合作區、南沙新區為載體,構建粵港澳台商貿合作大平台,推動跨海區域融合發展,促進政治與文化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