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

竹报平安

<p class="ql-block">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遗产区(中心区)是元阳哈尼梯田。</p><p class="ql-block"> 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这是我国现有世界遗产中“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遗产项目”“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遗产地”。</p><p class="ql-block"> 2023年,元阳获“中国生态红米之乡”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梯田红米获“中国好粮油”殊荣。</p><p class="ql-block"> 据载,1300年前,崇拜大自然的哈尼族祖先来到元阳县崇山峻岭中居住下来,在村寨周边依山随势挖田引水,用一锄一篓、一犁一耙开垦出宛如天梯的层层哈尼梯田,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如今仅元阳县境内就有梯田19万亩,遗产区涉及的1镇2乡,共有18个村委会82个自然村6万余人,其中哈尼族占70.1%。</p><p class="ql-block"> 梯田景区有,箐口,老虎嘴,多依树等,这次我去了三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  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位于元阳县新街镇到绿春的“晋思”公路沿线,在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域内,距元阳县城35公里。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是红河哈尼梯田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了以哈尼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长期生产生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相处的文化历史,堪称得上世界文化遗产,该村具有浓郁的哈尼族地方风貌,民族特色鲜明、典型,传统建筑、民风民俗文化保留完整,生产生活方式独特,外部文化干扰不多,村民朴实厚道、热情好客。村寨周围有上万亩连片的梯田非常壮观集“梯田、村寨、森林、水系”四素同构及云海、蘑菇房为一体的景观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摄影和旅游观光、探奇赏美,堪称“世界一绝”。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虎嘴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县城50公里处,梯田分布于深谷间,状如花蕊,达3000多亩。</p><p class="ql-block"> 老虎嘴梯田形状各异,如万蛇静卧于花蕊间,阳光照射下似天落碧波,浪花泛起,万蛇蠕动。老虎嘴梯田是元阳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壮观的地方,完全可以用绵绵不绝、丝丝相连、无边无垠去形容。站在高高的老虎嘴上俯视,如潮似海,仔细观看,隐约有两匹奔驰的骏马,又似一只千年乌龟静卧山间,仿佛讲述着哈尼先民开垦梯田的沧桑史。近百个田棚点缀其间,尤如欲扬帆远航的小舟,令人惊叹不绝。往西望去,无数级梯田由南向北从深谷伸高,映影于云雾中如三条巨龙在挥舞,在夕阳余辉下,红白黑相映,光彩夺目。往东遥望,数千亩梯田攀附在七座半圆型山梁上,全成弯月型天梯,直指苍穹。又与七座半圆型山梁上的梯田相连,阳光倾泻,波光粼粼,形成立体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多依树梯田位于元阳县城东部55公里处,距新街镇25公里,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23131.6亩连片梯田形成的自然景观,是集云海、梯田、村寨及16000多公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为一体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植物保护区多依树梯田三面临山,连绵起伏,依山而视,6000多亩水源充足的梯田,如万马奔腾,似长蛇狂舞,远山巍峨,水天一色,壮观无比。变幻莫测的云海,仿佛一轴移动的画卷,是观赏、拍摄云海梯田、日出及山寨的最佳景区。</p> <p class="ql-block">华为手机Hi nova 11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