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友谊(六)

凯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2年的1月底, 我结束了在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的进修学习。我们大多数进修生都回到了原单位,也有个别人留在了北京,有的人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有的人是进修延期。巫奇就是延期了半年,他要等着原单位的副主任文根银一起回四川。文根银来北京进修的时候,比我们晚了四个月。那时候,大家还没有手机,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电话本,随身携带。我们互相留下了通信地址和单位及家里的电话号码。那年春天,我接到了巫奇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和吴永全老师一起在电话那头和我说着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周六周日你来北京听课吧!在北京阜外医院有胡大一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讲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说我们医院医务科没派我去,我也没有邀请函啊,怎么进去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巫奇在那边哈哈大笑,他对我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朱,你可以用你的老办法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吴永全老师打断巫奇,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朱文凯你可以来友谊医院找我,我带着你和巫奇去听课,就说你是进修医生,不用提前交会议费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知道巫奇和我说的是玩笑话,其实就是他知道我特别好学,恳请和他关系要好的吴老师带我去免费听课。他说的我用过的老办法,当年让我在进修生的圈子里成了传奇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吴永全老师,曾经是北京友谊医院做射频消融介入微创手术的专家,后来调到北京安贞医院担任心内三科主任</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秋天,我们几个进修生得到消息,一起去北京同仁医院听胡大一教授讲课。在医院会议大厅门口,我们被工作人员拦下,原来,这次会议需要有邀请函或者提前交费登记才能进入。我们与工作人员正在解释时,巫奇和李铁枫都轻声喊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快看,胡大一教授来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之前,胡大一在我们进修的友谊医院讲过课,他还来友谊医院参加了他的一个博士生的毕业答辩,当时我都在现场,所以我也一眼就认出了胡大一教授。我急急地走上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胡老师您好!我们都是在友谊医院心内科进修的大夫,贾三庆主任说今天有您讲课,我们特意过来学习的。可是他们不让我们进去,说我们没有邀请函,还让我们交会议费一千多块钱,我们进修生哪里有那么多的钱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我在友谊医院佩戴的胸卡工牌,上面贴着我的照片写着我的名字和所在科室。我至今还记得胡大一教授当时特别和蔼可亲,他对身边的同仁医院的几位领导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的贾主任是我的首席大弟子啊,进修大夫从全国各地来北京学习,很辛苦的,不容易啊。就让他们进来听课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当年的胡大一教授,是心血管内科诊疗领域的泰斗及学术界的“孔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几个进修生,在一众人的注视下,被胡大一教授和同仁医院的领导带进会场,还安排我们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笔记本电脑,没有录像机,我就一边听讲一边拿着笔做记录,回到宿舍再整理到笔记本上。二十四年过去了,我还保留着当初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我进修时的听课内容。我被胡大一教授带进会场听课的事,就这样在进修生的圈子里传开了,我还被称为传说中的“传奇”。我曾经听到过在其他科室的进修生议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友谊医院心内科的进修医生里面有两个“奇”,一个是四川的巫奇,另一个是河北的“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回到原单位上班后,有一次在《健康报》上看到胡大一发表的文章,就说起了那次听课的经历。我的同事周大夫感叹我的机智勇敢,我回复她,胡教授是关心基层医院的进修生和医学界的晚辈,才让我们有机会免费听课。周大夫如法炮制,直接给胡大一写了一封信,把我与她的谈话,我与胡教授的一面之交这些内容都写上了。她写到自己渴望去北京进修学习,但是投递到北京几家大医院的申请表,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结果,胡大一给她回了信,她也如愿以偿去北京进修学习了一年。数年后,周大夫接替我,成为我们医院内三科的副主任,她也是我们医院为数不多的能做冠脉造影支架的大夫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这是我整理的胡大一教授和美国专家的讲课笔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我在北京进修时的笔记本之一,这是贾三庆主任、闫松彪副主任和吴永全老师的讲课内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巫奇和他们医院的文根银副主任,一直延期到2002年的冬天,才完成进修学业。他回到四川德阳后没多久,非典疫情就爆发了。2003年春天,疫情从广州转移到北京,我的家乡三河市离北京只有120里,医院里也有了确诊病人。我们在那年都买了手机,巫奇、李铁枫、李化龙和张永胜都打电话问候我,让我注意防护。半年后疫情结束,巫奇到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再次和吴永全老师给我打电话。那次我没有再去北京与他们见面,因为我又转到急诊内科工作,实在是太忙没有时间。后来,巫奇还护送过四川省的一位领导来北京救治,直升飞机直接降落在友谊医院的楼顶。当时的北京,各大医院里只有友谊医院,具备直升飞机接送病员的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6年夏天,我30岁了,当上了内三科的副主任。巫奇38岁也是心内科副主任了。巫奇要去秦皇岛北戴河出差,提前约好了来三河市医院找我。那时候还没有高速路,去秦皇岛的大秦铁路线经过三河市火车站,坐汽车也必定穿过三河市区102国道。但是那天,我妈妈突然病重,我和我老公带着妈妈去北京看病,无奈取消了和巫奇的约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四川省很多地方都成了灾区,巫奇所在的德阳市也是其中之一。我与李化龙、李铁枫及张永胜都互通了手机,我们几个人都没能联系上巫奇,直到5月16日在电视上看到巫奇,我们才放心。那天,电视里正在播报一条新闻,是香港明星成龙去德阳市人民医院捐助抗震物资,巫奇正好出现在画面上。原来,他一直和医院里的同事参加救治病人的工作。我终于打通了巫奇的电话,他告诉我,德阳市余震不断阴雨连绵,现场情况比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还要惨,救援工作非常艰难。他也从李化龙那里得知我儿子都一周岁了,说着祝福我的话……才说了几句,我就听到手机另一端传来了很多嘈杂的呼喊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快,快跑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和巫奇的通话中断了。那些天真的很担心他。后来,巫奇又打电话和发短信,分别向我们几个好友报了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0年春天,李铁枫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从内蒙古乌兰浩特来到三河市找我,她和当律师的老公都准备辞职来北京附近工作。我和我老公请她吃饭的时候,李铁枫给巫奇打电话让我也一起听。巫奇在一年多之前,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进修,才回国不久。李铁枫还不忘调侃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巫奇,你怎么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呀?你们四川那么多大美女,你怎么就不着急呢?你没带回来一个美国妞吗?咱俩同岁,我只比你大一个月,我儿子暑假后再开学就要上初中了。张永胜女儿11岁了,李化龙儿子快8岁了,就连最小的朱文凯,她儿子今年都上幼儿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巫奇只是在电话那头不停地笑,说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班长大姐,你吃那么多好东西,还堵不上你的嘴吗?你替我在小朱那里多吃一些吧,再替我拥抱一下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巫奇所在的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在汶川大地震后参与救治工作</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这里的医院并不适合李铁枫,最终,我请李化龙帮忙给她找工作。李化龙是安徽省宿州市中煤矿建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把李铁枫介绍的到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第二年夏天,李化龙从北京开完学术会,特意坐930公交车来我家。在离我家100米的富达广场那个站牌下,我等到了李化龙。他比十年前在北京进修的时候清瘦了一些,看到我,他就把一箱酸奶和牛奶放在地上,来了一个轻轻的拥抱之后,李化龙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你比进修的时候胖多了,这也证明了你的家庭地位越来越高!这是你最爱喝的酸奶和牛奶,这个是我老婆唐蓓给你儿子买的玩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老公站在了我们面前,他问李化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怎么没有我的礼物啊?我特意订好了酒店请你吃饭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化龙赶紧把一个手提袋塞到我老公手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大夫,我从北京王府井医药书店给你买的工具书《胸部CT图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北京进修的时候,我老公就见过李化龙他们几个人,他们给我家里座机打电话,经常是我老公先接再叫我,所以和他们也算熟识。我老公问李化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你不给我一个拥抱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化龙都被逗笑了,故意对他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老婆唐蓓可喜欢朱文凯了,刚才那个拥抱是代替我老婆的。我这次是带着大家交给我的任务来的,我要替她的搭档张永胜,班长李铁枫大姐,还有巫奇,再友谊式的拥抱她三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老公大方地张开双臂,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吧,我代替我老婆接受拥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两个大男人,真的在站牌下互相拥抱了三次,还是大大的、深深的、狠狠的拥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2001年春天我们在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十年之后的2011年夏天,我才和李化龙再次见面。进修的时候,我们住在同一个宿舍楼里,他是我在四十多名进修生里见到的第一人。他和我老公同岁都是1970年出生的,进修前刚刚结婚。他妻子唐蓓是宿州学院里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师,后来成为画家,现在是大学教授,是宿州市画家协会的副秘书长。在2001年7月底,唐蓓和李化龙母亲妹妹一起来北京,我就和舍友商量好了,让她们三人住在了我的宿舍。我宿舍上下铺六张床,当时只有五个大夫,我们都要值夜班,所以每天都有空出来的两三张床铺。那些天,我休息的时候,还替李化龙在急诊上白班值夜班,他就可以陪同家人在北京游玩了。唐蓓得知我小时候学过九年美术,非常高兴,与我有了共同语言。八月一日我请假去给做大手术的妈妈陪床,等我一个月之后回到宿舍,唐蓓还在,李化龙母亲和妹妹只在北京一周就回家了。唐蓓姐姐感谢我,还说她婆婆和小姑子总是对我念念不忘……进修结束后的2002年冬天,李化龙和唐蓓的儿子出生,我还寄去了礼物。2013年唐蓓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后来还举办了画展,她还送了我一幅画。</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李化龙妻子唐蓓的绘画作品</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李化龙当上了ICU(重症监护室)主任,我也调到心电图室当主任。我们经常在电话微信里问候彼此,我们医院的心功能仪器设备就是安徽省生产的,我还请教过李化龙很多问题,他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找人帮忙。2015年夏天,李化龙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在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召开,离我们这里五百多里。那次,他还是在返程的时候来三河市看望我。听他说,李铁枫从宿州辞职后又去了南京;巫奇没有成为心内科主任,而是当了科教科主任,他也终于找到了真爱,儿子刚刚出生;张永胜女儿上了重点高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还一起回忆十四年前的2001年,在北京友谊医院的那些专家、教授和老师。顾复生和沈潞华两位教授还一直在出专家门诊,闫松彪副主任后来当上了友谊医院的副院长,2013年调到北京妇产医院当院长。最可惜的就是当年的贾三庆主任,我们进修那年,他刚40岁就患结肠癌,从德国做完手术回来继续工作。他是心血管界大咖胡大一教授的首席大弟子,博士生导师,2007年他46岁的时候却因病英年早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1年我进修时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从左到右是王敏护士长、闫松彪副主任(心内科)、贾三庆主任、顾复生教授、沈潞华教授、张永副主任(心外科)、黄捷英教授</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底我在微信朋友圈和美篇里,发表了《穿越时空20年,难忘友谊》的影集视频,巫奇、李化龙和张永胜等人纷纷点赞留言。2022年我们这些进修医生想在北京聚会,再去看望友谊医院的老师们,毕竟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是当时新冠病毒疫情最严重,我们都在抗疫一线,只能放弃。我们当中的很多进修大夫,与北京友谊医院抗疫救援队的大夫,还在支援武汉的时候见过面。巫奇已经是四川中江县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长了,他说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也在四川见到过友谊医院的医疗队,倍感亲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啊,当初我们在北京进修,不仅仅学到了前沿的知识技能,还被老师们的高尚医德以及博爱进取的精神所折服,我们也收获了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老师一样冲锋陷阵,成为了真正的白衣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春节前,我们许多进修生都通过微信电话相互问候,却因为工作、家事的繁忙不能相聚。但是,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相互帮忙相互鼓励!那份纯洁真挚的友谊,时隔二十四年,仍然令人感动,令人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北京友谊医院医疗队支援武汉抗疫的照片</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朱文凯写于2025年3月15日上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