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

随缘赵洁1690782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月16日,住进医院是第三天了,同病房共三人。一位老人来自山西,比我小两岁,每天有女儿陪护;一位92年生人,河北衡水人,在我看来她还是个孩子,她很虚弱,身下垫着尿垫,她去厕所时,我看到尿垫上有血迹,不好意思问她得的什么病。看她特别忧郁,我就和她聊了几句,把她逗笑了,我也笑了。没想到下午她妈妈来探视时对我说:“我女儿很虚弱,不能和人说话。”本来我耳背,这句话我却记住了。第二天我一句话也没跟孩子说,连看也不敢看她,怕见到她忧郁的脸。晚上她叫我“奶奶”并拉住我的手说:“你别不理我,我喜欢跟你说话,昨天我开始好好吃饭,配合治疗了。”我说:“妈妈是最爱你的,她不让我跟你聊天,我当然得听她的话呀!”孩子说:“她每天就来一小会儿,她也不知道我的情况。奶奶你和我聊天让我不寂寞,你可千万别不理我啊!”我答应了,她本忧郁的面庞又绽出了笑容,我对她的护工说:“你看她笑起来多漂亮。”我想以后还是正常和她聊天,心理疏导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要让孩子尽量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几天都是术前准备。每天都是测血压量体温,最痛苦的是五次测血糖,三餐后两小时各测一次,早六点晚九点各测一次,护士态度和蔼尽职尽责。我对她们说:“住完院我的手指尖得成筛子眼了,可我只能怪自己,没有二型糖尿病,也不会让你们这么费心了。”我真希望今后能发明一种无须扎眼抽血的方法,因为千千万万的病人也是被这样监测血糖。我想以后医学进步,方法是会有的,只不过需要假以时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感觉能自由走动的时候还是要多走走。因此吃完饭后我也和一些病友在过道扶墙边走走。病友各年龄段的人都有,来自北方各地的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住在隔壁病房一位呼伦贝尔的病友精、气、神都好。我问她:“你这么年轻,也做手术了吗?”她说:“我78年出生,属马。已经做完手术,周一就要出院了。”又说:“我要是回到家就闲不住了,我爱人陪着我来的,住在旅馆,手术成功就让他先回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问她:“手术时怕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说:“进了手术室,全身麻醉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手术后歇了几天缓过来了。”我很佩服她的坚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走廊散步,看到有些病人头发都秃了,这是化疗后的反应,之后还会长出来,但恶心吃不下饭浑身无力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我问她:“谁给您做的手术啊?”她说了大夫的名字,正是要给我做手术的大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忽然从门旁快步走出一个女孩,她兴奋地说:“我也是这个大夫给我手术,下周一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问:“你多大了,北京人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1989年出生,我就是北京海淀人。”终于有了一个同乡,又是同一个大夫的病人,倍感亲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时又走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女儿搀扶着她。女儿说:“我妈82岁了,刚做完手术没几天,现在感觉还好。”老人的状态让我有了更大信心。每一个病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感天动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医院阅览角,我看到薄世宁博士著《命悬一线我不放手》,对医生的仁者爱心有了更多了解。我想:一定听医生安排,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挺过去就是另一片蓝天,挺过去就是胜利!老年人与病斗,是人生的最后的大考验,要坦然面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昨天北京怀柔喇叭沟门迎来了今年春天最大的雪,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飘雪。我想起了1963年3月,那时我们在北京房山西石羊村四清,那年也下了大雪,我们坚持在地里劳动春耕。眨眼间60多年了,现在北京玉兰花、山桃花、迎春花又相继盛开,雪是润物灵丹,一切都会欣欣向荣的,期待着。今天北京又是风和日丽,春天真的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3月16月住医院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月14日第一次住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