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陝豫旅游(2)临汾(小西天、汾城古建筑群)

长弓

<p class="ql-block">2025.03.14日,天气阴、小雨。6/13℃。今天行程是上午临汾住地乘小汽车126公里到隰县小西天景点游览,午约11点返回临汾,途中在尧庙汽车站下车,约下午3点乘小客车到约40多公里处的汾城古建筑群处游览,约下午6点钟往临汾住地返回。</p><p class="ql-block">早6点从住地出发,坐当地专线临汾~隰县九人座小黄车,单程约126公里行程35元/人。此车的特点是电话联系在自己地点就近路口上车,下车也是自己相互约定在哪下车。有的甚至送到村里家门口下车。看着好象都是熟人一样,没见着因为下车地点或车费多少发生纠纷。临汾的公交车也比较有特点,大部分公交车未班车都是18:30分就收车了。再就是市内公交车对全国年滿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上车刷身份证即发出语音播报老人卡。虽然车上有电子语音播报和电子屏幕显示到站信息和安全提示,但驾驶员仍然用普通话每站都要播报到站和安全提示(一天要说多少话,真担心驾驶员的嗓子受不了,形成职业病)。车上让座风气非常好,凡有老年人上车,驾驶员都有语音提示,请给老年人让个座 ,而都有人起来让座。今天座了个有十个站的公交车过程中,有五次提示给老年人让座,五次都有人主动起来让座,其中一老人没接受座(后有人下车了自找座位了),一老人座了没说谢谢,其它三人接受座位并表示感谢。司机的服务态度相当好,我们下午尧庙汽车站到汾城古建筑群景点,因此景点还没被利用资本开发,一些残留老建筑也缺发补建,保持着现状,也没门票,所以到此没有公交车站,司机主动给在离最接近景点的路边停车,并留下电活,约定在几点钟再到此路边点来上车,还说如稍晚点了可以等等。我们在约定时间到了这个地点没等几分钟车也过来了,我们说如果到了尧庙汽车站巳经没有公交车到临汾了,能不能把我们放在中途转更接近临汾的车站。司机说可以,在途中一个公交站停车的时候,司机指着一辆马路对面正开着的一辆201路专线车说,你在这下车,等那辆车一会到这个站后座那辆车可以到更接近你们目的地的地方,同时司机又还给我们10钱(总共车费20元),说你上车交这10元车费就行了(专线车老年人不免费)。我们上了专线车后又问司机。到我们的目的地再座什么车? 司机说如果坐公交路路远,时间长,如果打的车,路途近,时间短。当我们决定了乘车方式后,司机就选择了下车点让我们下车,我们下车后顺利的回到了目的地。临汾的公交司机真心的对待每一位顾客,使我们看到临汾人民的善良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给临汾一个大赞!</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行程轨迹。</p> <p class="ql-block">隰县小西天(千佛庵)是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的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独特的悬塑艺术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p><p class="ql-block">小西天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原名“千佛庵”,因大雄宝殿内塑有千尊佛像而得名。寺院依山而建,占地约1100平方米,融合了佛教禅宗文化与明清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小西天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其大雄宝殿内的彩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悬塑艺术珍品,展现了佛教艺术的巅峰成就。</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现存1978尊悬塑佛像,高者达3米,小者仅拇指大小,覆盖墙壁、梁架、屋椽等各处,塑造了佛国世界的宏大场景。彩塑以沥粉贴金工艺制作,融合龙凤和玺彩绘,具有皇家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殿内分五佛龛,供奉药师佛、释迦牟尼等主佛,四周环绕菩萨、天王、飞天等形象,构成立体的“天宫”幻境。悬塑主题统一,工艺精细,被誉为“悬塑绝唱”。</p> <p class="ql-block">  汾城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南的汾城镇,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市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和“古县城标本”。</p><p class="ql-block"> 汾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唐贞观七年(633年),太平县城迁至现址,因唐初名将尉迟敬德(鄂国公)的封地“鄂公堡”而得名。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扩建,形成了以署衙、学宫、庙宇、城墙为核心的完整县级城市布局,并因经济繁荣享有“金襄陵,银太平”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古建筑群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涵盖城隍庙、文庙、鼓楼、洪济桥、县衙大堂、社稷庙等40余座建筑,年代跨度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至清末。建筑风格融合了元、明、清三代特色,例如:</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存主体为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以木构牌楼、琉璃影壁和元代风格的戏台著称,这两天场地正在被拍电影所用场景,故关闭不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遗留下的部分城门、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庙:创建于唐代,元代重建,棂星门、泮池、大成殿等保存完整,碑廊内藏有文徵明题刻及“为官十戒”等碑文。</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与文庙:两庙相邻,城隍庙的琉璃构件和戏台木雕保存完好,文庙内古柏参天,泮池与状元桥仍具原貌。</p> <p class="ql-block">鼓楼: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清康熙年间重建的三层砖木结构,十字拱洞连通四街。周边建筑据说是民国时期所建,现门面及墙上存在着六、七十年代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洪济桥:金代始建,清代改建为石柱廊桥,是北方罕见的古桥类型。洪济桥的廊房结构尚存,但桥孔淤积;</p> <p class="ql-block">桥旁有一老醋厂。</p> <p class="ql-block">城墙仅余西、北段残垣,夯土痕迹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街道残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古建筑群被现代民居分割,部分区域垃圾堆积、污水横流,周边缺乏统一规划。</p><p class="ql-block"> 尽管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旅游开发不足,知名度远低于平遥等古镇,游客稀少。</p><p class="ql-block">汾城古建筑群以宏大的规模、完整的规制和多元的历史信息,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尽管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仍值得深入挖掘。若未来能结合科学修缮与文旅开发,这一“被冷落的瑰宝”或可重现“银太平”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临汾鼓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