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和刘燕贺,仿佛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却在命运的安排下,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交集。燕贺是我刚步入工作时认识的朋友,她来自偏远山区,家境贫寒。那片贫瘠的土地赋予了她坚韧的性格,也让她对知识充满极度渴望。而我,自幼跟着父母生活在大城市,衣食无忧,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与丰富的物质生活。</p> <p class="ql-block"> 初次见面时,燕贺穿着朴素,甚至有些过时的衣服,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而我穿着外婆亲自为我挑选的时尚运动装,自信地与周围人谈笑风生。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巨大差异,只是单纯觉得这个女生有些腼腆,不太爱说话。随着在公司接触的深入,我们渐渐熟悉起来。一次,公司组织去省部门学习,我和燕贺同行,一路上有说有笑,经过几次接触,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由于学习任务进展顺利,原本一周的行程我们四天就完成了。于是燕贺提议让我去她家玩几天再回公司,我们一拍即合,就这么决定了。当车子驶入那片连绵的大山,眼前的景象让我大为震撼。狭窄的山路蜿蜒曲折,破旧的房屋错落其间,孩子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眼中却闪烁着纯真的光芒。燕贺却显得格外自在,她热情地和乡亲们打招呼,熟练地帮忙做各种农活。那一刻,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所处世界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燕贺家是一间简陋的土坯房,灯光昏暗。燕贺的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我,拿出他们认为最好的食物。吃饭时,燕贺的父母不停地给我夹菜,虽然他们说的话我听不太懂,但看着他们真诚的笑容,我心里特别开心。燕贺妈妈对我说:“女娃,多吃点嘛,莫要嫌弃。”我连忙说道:“阿姨,怎么会嫌弃呢,您做的菜特别香,好多菜我都没吃过呢。”燕贺爸爸说:“这些菜都是今天早上刚上山采摘的,比较新鲜。平时一周上山一次,要是下雨,山路不好走,就半个月上山一次,一来一回要两个多小时。”我听后,顿时心中五味杂陈,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对生活的态度。与燕贺一家相比,我拥有的太多,却常常不懂得珍惜。平时去超市买东西,骑车一来一回半个小时都懒得动,可他们采摘蔬菜却要花费两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住在燕贺家,她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条新毛巾和一床新被子,我满心激动,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燕贺说:“不用客气,我妈妈就是热情好客,这床被子她自己都不舍得盖呢!”就在这时,燕贺妈妈打断我们说:“快去洗脸睡觉,坐了一天车,累坏了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感受着一家人的热情,我都忘记自己已经很累了。</p><p class="ql-block"> 洗完脸,我准备把水倒掉,这时燕贺制止我说:“不能把水倒掉,还要留着喂鸡鸭呢。”我对她说:“这水已经脏了,重新接一盆给它们不就行了。”她摇着头说:“不行呀,我们这儿吃水困难,平时只有下雨才能接水,其他时候没有水。”我当时听得有些懵,心里想着,同样是在新中国,竟然还有吃不上水的地方。那时的我,一直以为吃水只要去接自来水,想吃零食就去超市买,想逛商场就坐车去,万万没想到还有靠天吃水这回事。</p> <p class="ql-block"> 回到城市后,我和燕贺成为了至交好友。她的努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不再盲目追求物质,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成长。燕贺也在我的帮助下,逐渐适应城市生活,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各种技能,努力缩小与同事们之间的差距。</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却在彼此的世界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在何种环境,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蜕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