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位于中国的最北端。地处北纬53°的大兴安岭北麓、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我们通常把中国的版图比作一只雄鸡,黑龙江就是雄鸡的鸡头,而漠河则位于鸡冠顶部的位置,故在这里建造了“金鸡之冠”广场的景点。<br> 金鸡之冠的建筑在北垭口广场附近,就是一个如同玉玺一样的建筑物,在几根金色柱子的支撑下显得非常有力,气势磅礴。周边是一大片草地,据说原来是一片湿地。走近黑龙江边,对岸就是俄罗斯了。<br><div> 我们分坐二艘快艇,沿黑龙江溯流而上。河面宽阔,两岸山与山的距离变远了,不远处就是三河汇合的“三江口”。三江口有一个小岛,如今归俄罗斯,我们的小艇无法靠近。遥望源头,大兴安岭西坡的额尔古纳河与流经蒙古和俄罗斯的石勒喀河,隔山而卧,呈丫字型,汇入黑龙江。 </div> 金鸡之冠景区的玄武广场,雕塑以中国传统方式标志神州北极 金鸡之冠景区的北极广场,雕塑中心那个三角形标志漠河的经度纬度以及北极方向 周边是一大片草地,据说原来是一片湿地 草地上遍地盛开着一种不知名的小黄花 金鸡之冠是一个如同玉玺一样的建筑物,在几根金色柱子的支撑下显得非常有力,气势磅礴 地面上朱红色“玺”文“金鸡之冠” 走近江边,黑龙江的对面就是俄罗斯了 黑龙江全长4000多公里,为中国第三大河,世界第8大河。俄罗斯则称黑龙江为“阿穆尔河。” 黑龙江由南源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石勒喀河汇合而成,南北两源汇合于洛古河上游8公里处,始称黑龙江。黑龙江的源头洛古河江段长200多公里,最深12米,最浅1米,沿江两岸风光宁静秀丽。 我们离开北极村的时候,从金沟岔道走40多公里,专程来到洛古河村看一看 洛古河是一个很小的边境村落,黑龙江源头第一村的村名,总共有40户人家。洛古河村背靠黑龙江,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打鱼、种地,冬季从俄罗斯倒运些木材为生。 洛古河村可看的除了40户人家以外,还有一个水文站和一个边防哨所 这个村子有将近100年的历史,迄今保留着清一色木格楞的建筑 据说这种建筑冬暖夏凉,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人们居住 宅前绿意盎然,院内鸡鸣狗吠 黑龙江由南源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石勒喀河汇合而成,南北两源汇合于洛古河上游8公里处,始称黑龙江。 <p class="ql-block">漠河位于北纬五十三度半的高纬度地带,因而有“白夜”和“北极光”两大天然奇景,又被称为“不夜城”。漠河常年寒冷如冬,冬季气温一般在-40℃以下,年平均气温在-5.5℃,是全中国气温最低的县份。鲜花簇拥的北极星广场如今是漠河县城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站在北极星广场,可以眺望漠河漂亮的主城区。</p>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特大火灾令193人葬身火海,五万同胞流离失所,五万余军民围剿25个昼夜,(其实是靠5月25日老天降雨),方才扑灭。大火烧过了100万公顷土地。这场大火就是从漠河县林场烧起的。上图的建筑,就是灾后建成的五·六火灾纪念馆。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火烧区,经过20年的恢复和保护,重新长起了大片树林。目前,火烧区恢复面积已超过96万公顷 <p class="ql-block">漠河有自己的机场,但必须在哈尔滨转机。这是一个没有登机桥和行李输送带的机场(10多年前)。</p> 焕然一新的漠河新城拔地而起,漠河县中学的教学楼盖得很漂亮,夜晚灯火通明。 漠河图书馆显得精巧别致,可惜空无一人。 当然,造的最漂亮的,是一座座政府行政大楼。漠河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大楼有点花哨。 西林吉国有林管理局的办公楼很气派,甚于漠河政府大楼,可以感受到大兴安岭林业的特殊地位。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这样一排排移栽失败的大树留下的树桩随处可见,触目惊心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漠河首当其冲,县城被烧毁。但大火却有“四个不烧”:寺庙,墓地,厕所,还有城中的一块松林。这块神奇的松林,如今成为劫后余生的见证。 夜宿漠河,晚上近8:00,拍下了漠河电视塔下,夕阳缓缓西沉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