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的徐州,花事最盛的当数云龙山下的十里杏花坡。说“十里”有些夸张,但一条湖东路穿行在云龙山与云龙湖之间,也有个三五里吧。</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三月中旬,当你漫步山水盈盈间的湖东路,每当一阵轻柔春风吹过,足以让你领略一番“陌上游,杏花吹满头”的情趣。</p><p class="ql-block"> 我说徐州花事最盛当数十里杏花坡,不仅因为这片花海面积大,杏树多(数万株),而且它的历史悠久,人文色彩浓重,它简直就是一处文化遗址。“十里杏花”即得名于曾做过徐州知州的苏轼,东坡先生的《手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一》中写道:</p><p class="ql-block">“云龙山下试春衣,</p><p class="ql-block"> 放鹤亭前送落晖。</p><p class="ql-block"> 一色杏花三十里,</p><p class="ql-block"> 新郎君去马如飞。”</p><p class="ql-block"> 不仅苏轼写过云龙山十里杏花,从宋到元、明、清,许多知名不知名的文人墨客都在诗文里写过它。可见至少近千年的时间里,云龙山西坡都曾广栽杏树,都曾有春季赏杏花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杏花春雨江南”,是江南独有的春色,是江南情调的代表。而地处江北、淮北的徐州,却自古以来便有春风十里杏花坡的盛况,而融合南北气质习俗的徐州人又何尝没有杏花情结呢?</p><p class="ql-block"> “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你知道吗?当人们说起“杏坛”、“杏林”这些称谓时,无不高山仰止、肃然起敬。因为“杏坛”最早专指孔子授业弟子的地方,后来泛指教师传道授业的地方,后世借指学校、教育界;“杏林”则是中医学界的美称,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地方。百果之中,为什么“杏”被赋与这样高雅美好的寓意呢?我还真解释不了,只好求教大方之家了。</p><p class="ql-block"> 杏花的花瓣很少有重瓣的,单层花瓣像个玉碗似的包着金黄的花蕊,杏花花瓣大部分是白色的,云龙山下也有一些粉红色花瓣的,像桃花。为什么人们称白色的杏花为“红杏”呢?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原来杏花的花苞是红的,红得特别娇艳,花骨朵也是粉色的,开放之后,红色花萼托举着一圈白色花瓣,色彩分明艳丽——这是杏花的一大特色。 </p><p class="ql-block"> 三月中旬到徐州来吧,到徐州的云龙山下云龙湖畔来走走吧,这里杨柳依依,湖水中倒映着塔影,山上传来千年古寺的钟声,尤其还有这春风十里杏花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