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绘图重增幼学故事琼林序 文/蔡东藩

刘震

<p class="ql-block">青年模范序言</p><p class="ql-block">“共和国民重道德”,斯言也,余耳熟久矣!</p><p class="ql-block">顾道德二字,范围甚广而又无迹象之可寻,苟仅举条目数十百端以朂。</p><p class="ql-block">成人犹有扞格之虑,若欲进少年而语之,则虚。而无凭泛而寡当,虽舌敝唇焦无益也。</p><p class="ql-block">余观小学校课程,特设修身一科,采古人之嘉言懿行,编为教本。间以图画,为青年学子之表率,其法甚善。第学年有一定之程序。而编纂总目,辄以一岁为循环。</p><p class="ql-block">喜新厌故之少年,犹往往以异语同趋为病,不甚注意。至若乡曲之间,学校寥寥。所设各私塾,学庸论孟,随口传诵,师未知所教,弟未知所学。有读书数年检道德二字叩之,且茫然不解为何物者,无惑乎?顽劣者十之九,文秀者十不得一也。</p><p class="ql-block">居恒有鉴于此,特蒐录先儒书籍,择其言行可风者,得一百二十一则标目成编。自近及远,由家而国。说未明则各附绘图,意未尽则间参臆说。不凌杂,不复沓。以之诱导青年,易生观感。其庶足以矫私塾之积弊,补小学所未逮者。</p><p class="ql-block">欤编既竣,名之曰“青年模范”,并畧述鄙见如此云。</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古越东帆氏识。</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蔡东藩(1877年7月23日—1945年3月5日),本名蔡郕,谱名椿寿,字东藩,笔名东帆、东颿。笔名多用古越东帆。</p><p class="ql-block">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人。中国近代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p><p class="ql-block">光绪十七年(1891年),考中秀才。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优贡朝考取为一等,赴福建候补知县。不满官场恶习,称病回乡。辛亥革命后,担任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编辑,编《中等新论说文范》《高等小学论说文范》。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辞回乡,出任临浦小学教师,后置临江书舍,设馆授徒。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军渡钱塘江,蔡东藩遂携全家避难于诸暨县十四都藏绿坞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病逝,终年68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