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翻唱 在那遥远的地方

晨风茶室

<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位好姑娘</p><p class="ql-block">人们走过她的帐房</p><p class="ql-block">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p><p class="ql-block">她那粉红的笑脸</p><p class="ql-block">好像红太阳</p><p class="ql-block">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p><p class="ql-block">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p><p class="ql-block">我愿流浪在草原</p><p class="ql-block">跟她去放羊</p><p class="ql-block">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p><p class="ql-block">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p><p class="ql-block">我愿做一只小羊</p><p class="ql-block">跟在她身旁</p><p class="ql-block">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p><p class="ql-block">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p><p class="ql-block">词: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是1939年创作的,起初命名为《草原情歌》。据说那时候要进行一个纪录片的拍摄工作,王先生跟随采风。当地民众听说要来拍摄,晚上便举行了欢迎宴会,拍摄组找了当地几位民众参与拍摄,在晚间的宴会上,一位花季少女卓玛为大家表演节目,王洛宾先生被卓玛深深地吸引住了。之后在一次骑马时,王先对卓玛的坐骑抽了一鞭,卓玛气呼呼地向前奔驰;转尔回马而来,轻轻地在王洛宾身上,用马鞭抽了一下……拍摄工作完后,王洛宾因这一马鞭,神魂颠倒。虽然当时他们只相处了三天,王洛宾却忘不了美丽动人的卓玛。于是他根据哈萨克族民歌,编曲创作了这首传世之作。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曲,在民国之前都靠口口相传,并无谱曲。后来歌唱家赵启海从重庆来到西宁,王洛宾陪其四处游玩。赵临走时,王洛宾把自己改编创作的几首新疆民歌,交给了赵启海,并把《草原情歌》改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该曲由赵启海在壁山青杠"中央音乐学院"首唱,随之在重庆广为流传。作家三毛从小就喜爱此曲,尔后又将此曲介绍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从曲调来看,洛宾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吸收了《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个别调式与音素,采用了汉族民歌中鲜见的欧洲七声音阶调式,既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图片及资料来自互联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