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5,走田边古径,观白浜奇景

Stephenxie

靠近纪伊半岛的最南端,有这么一片安静的白色海岸。这里听不到马达轰鸣,看不到人流如潮。但这里既有千年古汤与海景风吕,又有地质秘境与碧海白沙,还有冒险动物园与海洋水族馆,更有文学神话与名人印记。在日本人心目中,俨然一个融合了自然奇观、温泉疗愈与休闲度假的「关西后花园」。本次2025新春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第四程,我选择了南纪白浜。 今日的行程我们将路经本州最南端的串本,然后挥师北上。这一路恰好与熊野古道的大边路重合。这条朝圣路线于15世纪开拓出来,沿着多山的纪伊半岛西南海岸,穿过位于田边的斗鸡神社和比邻那智的补陀洛山寺之间的小村庄。因此到访白浜之前,纪伊田边这座通往熊野古道的门户城市,值得我们前去一游。 上午08:49,长着一副可爱熊猫脸型的黑潮16号特急列车隆隆驶进纪伊胜浦车站,黑潮号是JR西日本的特急列车,从新宫站出发,沿纪势本线经过纪伊胜浦、白浜等主要站点,到和歌山后走阪和线最终到达新大阪,这列车为全车指定席,我早在行程开始就在名古屋订好了特急指定座席。 我刻意指定了列车行进的左侧坐席,一路赏尽纪伊半岛太平洋沿岸胜景,尤其是本州极南的串本附近海面上波光粼粼,礁石嶙峋,深蓝色的大海营造出富于变幻的壮观和气势。难怪此处的海滨风景吸引了江户时代众多作家和诗人留下诸多壮美的文字和诗篇。 田边市从古至今都是陆路和海洋交通路线的关键地域,也是通往熊野古道的门户。这座安静的海滨城市是和歌山县第二大城市、纪伊半岛南部最大的城市,而纪伊田边车站区是老城区的中心。 站前广场又见传奇武僧武藏坊弁庆的持棒塑像。和我们在新宫的熊野速玉大社神宝馆前见过这位「人间凶器」形象迥异,此处全然一副僧人模样。讲述源义经及其追随者故事的《义经记》中就提到弁庆12世纪出生于田边,是熊野别当家首领湛増的儿子,小时候被称为「鬼若」。关于他的故事太多了,很难弄清楚什么是真相什么是传说,当然广为传颂的是他舍命护主,身中万箭站立而死。 田边在中国游客中几乎没有什么名气,大大小小各种旅游攻略上少有纪伊田边的记录。我参考田边观光协会官网推荐的「街なか歴史散策」在此展开2小时的历史古径巡游,这是一条与伟人有缘并遍布神社佛阁等历史线路。 或许正因为少有观光客到此,即便是位于田边市中心的车站周边也安安静静,一尘不染。车站对面这座两层建筑是平成24年2月开业的田边市文化交流中心,包括图书馆、历史民俗资料馆以及市民广场等复合文化设施。富有现代气息的大楼门前,据称是武藏野美术大学小泽拓生先生的作品交流角供爱好者自由使用。 出了纪伊田边站后,沿着正对车站的站前通行进,随后向右拐进了传统食街「味光路」。这条200米见长的狭窄小巷,聚集了近200家和歌山县首屈一指的居酒屋、酒吧、小吃店,被公认为全日本最密集的美食娱乐街。然而此刻显然不是食街的营业时段,两旁的食肆饭店大多闭门谢客。 沿味光路走到湊本通り路口的「蚁通神社」。其正殿为一间社角椽春日造结构,正面有唐破风。传说,昔日安政大火时院内这株大楠树喷水,保护了附近的家家户户,由此蚁通神社被作为「御灵先生」的智慧之神而闻名。 根据《纪贯之集》的记载,从纪伊国归来途中纪贯之的坐骑因病倒下。路人劝他向「蚁通之神」祈祷,于是贯之便做了一首诗进行奉纳:「云重暗苍穹,疑间有星汉」,结果马的病就好了。根据这一故事,室町时代世阿弥创作了谣曲能剧《蚁通》。由于这一渊源,现在神社境内依然在表演着能剧。 告别「蚁通之神」,前行百米在一家绸缎店面前有一根高2.18米,宽约30cm的石制角柱,其为熊野古道在城下町北新町(三栖口)标志大边路与中边路分岔点的分道石(道分け石)。突然一位中年男子骑着单车赶到我们面前,原来是专门送来我们遗落在蚁通神社的印章本,如此让我们甚为感动。 从福路町的窄巷右转30米左右,穿过又大又新的片町街30米左右,左边田边第一小学后面现出这座小小的八坂神社。 别看它的规模不大,却被当地人极为看重,原因是小院内有一块被传奇武僧武藏坊弁庆坐凹陷的石头凳子。 再拐过几条街巷,面前这座小巧精致的院落是和歌山县泰斗级人物、世界级的博物民俗学家南方熊楠旧邸及南方熊楠顕彰馆。 南方熊楠顕彰馆于2006年(平成18年)5月14日开业,内有永久保存南方熊楠府邸遗留下来的藏书、资料及众多真菌研究设备和标本。 田边出生的南方熊楠(1867年-1941年)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学习的古怪天才研究员和环保先锋,年轻时远赴英美求学,以出众的语言能力和博学多识被大英博物馆聘任,还与中国革命之父孙文结为好友。33岁时他回到和歌山,毕生为生物学、民俗学和佛教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做出贡献,同时也是植物学,特别是被称为「隐花植物」的菌类、变形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藻类在日本初期的代表性研究者。他的研究背离学院派,自成体系,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奇人学者。 二楼资料馆可以在电脑上检索收藏资料和通过数字图像阅览,另外,还可以自由阅览熊楠相关图书和亲笔资料的缩微胶卷照片,甚至可以用桌面上的显微镜一睹南方熊楠发现的真菌标本。 沿天边主街银座通到海藏通,道路左侧气势轩辕的海藏禅寺。据说供奉着被认为是弁庆之父的湛增在源平合战中请熊野水军出阵时,安置着祈祷战胜被称为「弁庆观音」的木造观音像。 然而从建筑成色及杳无人影来看,这座寺院的应该是新建不久。甚至连田边观光协会官网都查不到它的记录。 从穿过海藏禅寺正对的道路来到东西贯通的「宮路通り」,柏油道路像花瓣一样镶嵌着白色的碎片,这似乎展现着昔日熊野古道的砂石路。穿过鸟居,一直往前走就到了「斗鸡神社」前狭长砂石参道。这里是旧时马场的一部分,每逢田边祭时异常热闹的所在。 创建于公元419年的「斗鸡神社」,是熊野本宫大社的别宫。在退位的白河天皇时代(1053-1129年),熊野神被供奉于此。诸多皇室和贵族朝圣者在此处朝拜,祈求可以安全进入熊野神域。由于斗鸡神社供奉着熊野神祗,一些朝圣者不用前往熊野的心脏地带,只需在此祈祷,随后向远处参拜熊野三山。 「平家物语」中记载,弁庆之父的熊野别当·湛增在源氏家族与平氏家族的坛之浦之战中,以一场斗鸡占卜决定与哪一方联手。最终熊野水军奉神命支援源氏家族,扭转了战局,并消灭了平氏家族。斗鸡神社由此得名,日后以「胜运引导」驰名全日本。院内有再现鸡合神事的「湛增·弁庆像」。当年源氏一方向率领熊野水军的湛增寻求援军使者就是弁庆。 斗鸡神社的神殿与明治22年(1889)毁于洪灾前的熊野本宫大社配置相同,因此弥足珍贵。其规模虽小但十分精致,于2016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添加到「纪伊山圣地和参拜路线」的世界遗产目录。 同时斗雞神社境内还设有祭祀为现今田边奠定基础的安藤直次公的藤严神社。<br> 在安静的纪伊田边古径巡游虽短短2小时却收益颇丰。12:35搭乘黑潮7号特急列车只需10分钟便抵达白浜。 南纪白浜是日本和歌山县纪伊半岛最南端的一个著名海滨度假胜地,也是本州岛的最南端。这里以其美丽的白色沙滩、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温泉资源而著称。我国赠送的大熊猫是白浜的吉祥物,一出站台便可见两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迎候着八方来客。 白浜区域主要的景点都是和海岸相关的自然景色,我们用一下午连同次日上午依次游玩了包括三段壁、千畳敷、円月岛、番所山、涛来涛来(とれとれ)市場及白良浜沙滩等主要景点。除此之外,在「日本三大古汤」之一的白浜温泉中放松身心,享用来自太平洋的肥美海鲜度过美好一夜,自然也是来此必不可少的题中之义。 以我们在白浜下榻的酒店原本可以在白浜站乘坐当地「白浜温泉旅館協同組合」的免费巴士,然而它一天只有早出晚归2个班次且停靠沿途二十多家酒店,感觉非常不效率。因此我们选择1100円购买明光巴士1日周游券,事实上由于白浜的各景点较为分散,这半天下来便轻松回本。 在下榻酒店存放行李后,继续搭乘明光巴士赶到白浜沿海西南角的三段壁。从巴士站下车走过去1分钟就到了海边悬崖上的游步道。景区范围比较大,首先选择向左转,先去三段壁观景台。 被归为吉野熊野国立公园名胜的三段壁,是耸立于白浜海岸西南的高达50米的悬崖峭壁。这块大岩壁相传由来于从前渔夫们守望来往船只和鱼群的场所「见坛」,由于「见坛」与「三段」的日语发音均为「mi dan」,不知何时叫成了「三段壁」。 从悬崖上上的展望台看过去,这壮观的海蚀崖奇景,面朝大海,延伸长2公里、高50公尺的岬角,亿万年前海底火山运动,形成了这座壮观的断崖,太平洋熊野滩的惊涛骇浪,在此雕塑出意态万千的海蚀景观。 岬角另一边,千百万年来,海浪的侵蚀让三段壁形成了雄伟壮观的景象,拍岩而来的黑潮激烈碰撞时的景象,会让人不由地感叹大自然地惊人力量。另有一说称三段壁是由三种不同的岩质,火成岩、运矿岩与崩溃岩组成,我没有加以考证,姑且听之。 三段壁后方有个洞窟建在这幢建筑里,相传是平安时代力量强大的熊野水师藏身的洞窟。在三段壁景区来回逛了一圈后,去看看三段壁洞窟。 这既是三段壁观光案内所又是洞窟售票处,票价1500円,凭明光巴士周游券购票可以优惠100円,进入后有工作人员陪同乘高速电梯约14秒直达地下36米处的洞窟底部,随后按指定「顺路」依次参观约200米的廻路。 三段壁及洞窟位于汤崎半岛,该半岛多地质断层,断层经海浪侵蚀形成了壮观的悬崖和海蚀洞。洞窟深处,当年熊野水军的船锚,如今已经锈迹斑斑了。 秘汤涌泉洞,龙口常年喷涌着泉水。 洞窟内供奉著守护人们平安幸福的日本最大的青铜器海神「牟娄大辩才天」为镇作之宝和十六名童子神像,据说是许任何愿望都能实现的能量之地。 洞窟内蜿蜒曲折的步道通往熊野水军番所小屋,「番所」是岗哨的意思。 这曾是熊野水军的藏兵洞。熊野水军又称熊野海贼,活跃于平安时代至南北朝时代数百年间,在平安时代末期(1185年-1192年)内乱时期的源平合战中,熊野水军协助源氏家族作战而威名远播,一举奠定了源氏胜利掌权,开创鎌仓幕府的基础。 从熊野海涌来的海浪在洞窟里拍打岩石表面,白色的波浪四散飘洒,浪花四溅。导览册上描述为「真是一个难得可以用五官体验太平洋的气息和大自然的奇观的地方。」<br> 头顶上是另一奇观岩石「涟痕」,像是水波腐蚀留下的波纹,但它却是在洞窟顶部。从一旁的看板得知,大约1600万年前,波浪和洋流移动了海底的沙子和泥土,在地质构造的表面产生了涟漪,将顶岩上刻出美丽的波浪纹。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历史之作。 洞窟下方的岩体内有个大空洞,在潮汐涨落所产生的水力作用下,形成有如鲸鱼喷水般的「潮吹」奇景,洞口海水会间隙性喷射数米之高。 洞口展望台处可见一处罕见的天然岩石,名为「十像岩」。你能认出弁天、人脸、狼、狮子、老鼠、狮子吗?不妨对照着栏杆上的图片带着想象来一一辨认吧,如果还是无法看出其真实面目,只能说日本人脑洞大开吧。 绝壁上的「飞来之岩(Sudden Rock)」按导览牌文字介绍:2018年9月,一场瞬时风速达45.8米/秒的超强台风过去后,悬崖上突然出现了一块无人识得的岩石。岩石的尺寸为长4.2米、宽1米、高1.2米。此石非人力可搬动,它是被巨浪之力从50米之下的海面顶上来的?还是从别处悬崖滚落而至?抑或是从天而降?至今仍然是个谜。 洞口旁边的岩壁上被打了很多这样的钢钉,难道是昔日水军神兵天降所用的? 只是要在如此陡峭险峻的岩壁攀爬,不仅需要坚强的勇气,还必须身怀非凡的技能。 来到洞窟岩壁最底端的位置了,从这里看往外面和之前站在展望台上看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真乃匪夷所思。 下一个景点「千畳敷」步行距离半小时,但持有明光巴士周游券坐车过去只花了不到10分钟。下车后按指示牌左拐,穿过一片小树林来到这处免费的开放区域,基本从哪里都可以往下走。千叠敷,顾名思义就是岩石层层叠叠交错,面积约4公顷,就是可放1千块左右的榻榻米,可谓「千叠敷」也。 而景观也如同其命名一样,由3层砂岩形成的大岩盘,从濑户崎的前沿伸向太平洋,斜坡状的白色软质岩石,在滚滚波浪的侵蚀下,创造出一个形如其名的景观,宛如一席宽大的岩石榻榻米,甚是壮观。 千畳敷得名于此处岩石形似榻榻米多层叠放堆置,实际上是层岩因海水侵蚀风化呈现漂亮的形状与彩色。广阔的岩石平台,岩石颜色以白黄为主,在碧海蓝天衬托下,景色靓丽。<br> 今天海风劲吹,站在崖边有几乎会被吹走的感觉,却仍有好多的人在这石头榻榻米上走来走去,尤其是身着婚纱礼服的情侣颇有毅力地拍摄写真,真是爱心充满热量啊。 质地松软的砂岩留下不少金句爱语,有日语,也有不少英语、法语、西语等西方文字,看来刻字留念是人类共同的爱好啦,也不知道这些刻字多久可以被风蚀掉。 千畳敷与三段壁同为和歌山县夕阳百选胜地。 躲进千畳敷景点广场旁「茜·千畳茶屋」,面朝大海,晒晒太阳,看看风景,吃吃零食,即刻通体回暖。 相对比较集中的三段壁和千畳敷玩了两个小时,从千畳口上明光巴士105路前往番所山方向,沿着白浜海岸一路浏览观景。白浜町役场附近的这座「真白良媛」像描述的是日本飞鸟时代的皇族有间皇子因谋反罪被处刑,他的情侣真白良媛未得消息,就在海边抱着白浜海的扇贝,一直等待着。 因为是著名的渡假胜地,所以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民宿和温泉酒店,海滨城市的气息特别明显。 这幅墙绘好酷!我在好多白浜旅行贴都看到过。 接下去就是我们下榻酒店附近的白良浜海滩,这里是白浜最富有标志性的区域,我们次日将会在此逗留一上午,我暂时按下不表。 继续往西北,经过圆月岛,一直往番所山的方向行驶。 从千畳口到番所山下的临海站,乘坐巴士用15分钟几乎浏览了白浜海岸最精彩的区段。 临海站下车前行,不久就能看到白底蓝字的京都大学白浜水族馆大楼,这是一家富有地域特色的水族馆,据说其展示的约500种海洋生物全都来自纪伊半岛的海域,但是门可罗雀。 水族馆不是我们的兴趣所在,我们沿着南方熊楠纪念馆的指向,目标却是番所山公园。 眼前出现一个深深的隧道,此处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显然不是热门的游览景点。但是由于事前做足了功课,毫不犹豫地进去,这样就步入了番所山公园。 海拔32.5米的番所山位于白良浜海岸北端,是眺望圆月岛和塔岛明媚风光的最佳位置,被指定为国立自然公园。早在宽永20年(1643年),在这里设置了远见番所(海上观察哨),负责监视异国船只,由此被命名为「番所山」。 番所山公园是白滨的一处高点,虽然这里最著名的是《十二支考》中的十二生肖装置艺术,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俯瞰白滨海岸的乐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圆月岛。穿过树荫密布的盘山道,眼前豁然开朗,从正在整修的草坪广场可以直接下到海岸。 昔日的番所山设有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曾经相当很热闹。如今过往的风光不再,但仍然配备了完善的展望台、散步道和草坪广场,是一个充分享受与自然亲近的美丽景观的公园。 整个番所山公园设置了不同位置高低参差的三处展望场。这座蟠龙雕塑所在为第一展望场。 而这对可爱兔宝宝所在的是第二展望场。根据南方熊楠的著名著作《十二支考》,有12种生肖的雕刻在番所山展出。<br><br> 站在第二展望场后的步道上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円月岛附近海湾风景。山顶还有和歌山知名民俗学者南方熊楠的纪念馆,这里拍照是真好看,蔚蓝的大海与白色的房子,是自然的小清新风格。 番所山山顶的南方熊楠纪念馆展示了熊楠一生中收集和制作的的动植物标本、发现的黏菌、学习的手札、整理的资料,介绍他游学欧美的事迹。他和年长一岁的孙中山在大英博物馆认识,在两人的交往中,南方熊楠推荐了不少日本人士,对孙中山在日本开展革命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们一一到访番所山公园有3处展望台,以白浜温泉街和平时看不到的角度眺望圆月岛,最后来到番所鼻灯塔前广场设置的展望塔。 登上展望塔,在「恋人之钟」下欣赏南纪白浜360度全景,风光这边独好。 趁着时间尚早,继续搭乘明光巴士来到とれとれ市場。 南纪白滨とれとれ海鲜市场是西日本最大的海鲜市场,售卖日本全国各地的海鲜以及和歌山的特产,とれとれ翻译成中文是捕获的意思,在「柯南」剧里称为丰收市场。 先到服务台,凭明光巴士周游券换取一对寿司造型棒棒糖,以市场为背景来个特写。 下台阶就是各种海鲜的摊位。从伊势龙虾到金枪鱼再到各种切割加工刺身应有尽有。场内单曲循环播放着反复咏唱とれとれ市场之歌(姑且如此称呼),旋律充满日本南国的特色,应该是在赞叹这边的东西很好吃美味吧。 各种新鲜的水产、刺身以及海鲜BBQ的原料,铺天盖地、琳琅满目,黄昏时分各摊位纷纷标上了优惠折扣,店主多少会几句英语,顾客熙熙攘攘。但好奇的是,即便在摊位后即刻宰杀加工,却也丝毫没有海腥气味。 市场的左侧是餐饮区域,料理、简餐都有,售卖一些店家做好的食物如海鲜盖饭、面类、生鱼片、家常菜、寿司、海鲜烧等等,如果不愿意自己烧烤可以去这里吃饭。如果几个人一起来买点自己喜欢的活海鲜,也付点加工费应该能吃到很新鲜的料理。 市场里不仅贩售海鲜,还有些特产商店,可以买到纪州的梅干、和果子、特产酒以及其他纪念品,品种相当丰富。 とれとれ不仅仅是个海鲜食品市场,在这占地5万平米的区域,还分别设有TOR ETOREVILLAGE圆顶小屋别度假墅、PANDA VILLAGE熊猫圆顶风格度假酒店、とれとれの汤温泉浴场、とれとれ钓鱼场等等,满足各种度假娱乐的需求。 走田边古径,观白浜奇景,这一天可谓收获满满。我们选择位于白良浜巴士中心附近的「紀州・白浜温泉むさし武藏旅馆」住宿一晚,体验一番当地特有的温泉文化。 该酒店原名「锦城旅馆」,于元和五年德川御三家成为锦水城(现田边城)藩主时创建。由于和歌山出生的博物学与民俗学大师南方熊楠经常造访而成为知名旅馆。之后搬迁到白浜并于昭和25年(1950年)更名为「武藏旅馆」。至今,酒店庭院中还珍藏着记录纪州和歌山历史的「锦水城遗址之碑」。 武藏旅馆为「白浜温泉旅馆协同组合」旗下联盟酒店。我们1泊2食付的离・时鸟日式房,房间内和式榻榻米搭配西式沙发区域,宽敞舒适。按酒店官网的说法「白浜唯一の本格和風旅館。数奇屋風の玄関でお出迎えいたします。」 武藏旅馆由高低参差的几幢建筑构成,内部结构略显复杂。但入住时前台提供的宿泊指南图文并茂,吃、住、浴、行一目了然。 旅馆内部小桥流水,整体设计风格营造出浓郁的日式风,深挑檐、架空地板、横向木板壁外墙、桧树皮葺屋顶,特色日式建筑结构,整体色彩偏重于原木色,以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颜色,形成典雅朴素的自然风格,从视觉上是一次清心的洗涤。 在日本三大古汤之一的白浜温泉体验武藏旅馆的露天展望風呂「天空」,泡在正面对着太平洋的户外浴池中可以听见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和壮阔的景色,按酒店官网的说法,多位天皇和皇室贵族都曾慕名前来。(浴室不得摄影,图片来自酒店官网) 温泉泡得通体舒坦解压,随后如约来到1楼的「和彩旬彩·锦」餐厅。在武藏旅馆的1泊2食付,晚餐和早餐2食都是日料海鲜自助餐。品种丰富、食材新鲜,尤其是当场现制的天妇罗、烤和牛美得不要不要的。客观而言,其水准相比纪伊胜浦的浦岛酒店更胜一筹,丰盛程度超乎我的意料。 翌日早餐后,从武藏旅馆步行2分钟,来到白良浜。白良滨是面向铅山湾,绵延640米的平浅海滨。据说是从澳洲运来的含有90%硅酸的石英砂铺就,这里还同夏威夷Waikiki海滨缔结为姊妹海滨。 白良浜的沙子又细又白,被誉为关西最美的海滩。较之于本州岛上的其它海滨度假村,白良滨每年的开放时间更早,正式宣告了日本海滩季节的开始。下图中央最高的那幢褚红色大楼正是我们下榻的武藏旅馆。一架大型客机从上空略过,飞向近在4公里远的南纪白浜空港。 6-8月是这里的旅游旺季,日本当地人都会来这里消夏,酒店都相当火爆。每年7月30日与8月10日,还会在这个举行盛大的烟火活动,会有超过3000 发烟火冲向蓝天,点亮夜空。现在正值冬季,已经过了下海的季节,沙滩上也见不到五颜六色的阳伞和欲遮还羞的比基尼美女,只有两三家散客在这边晒晒太阳,吹吹海风,玩玩沙子。 白浜在距今约1400年前的飞鸟·奈良时代就以温泉地闻名于世,现在依然有很多的日归温泉以及温泉酒店。在《日本书纪》、《风土记》、《万叶集》中都有提及日本三大古温泉之一的白良浜,其中《日本书纪》中记载了斉明天皇从有间皇子那里听到白浜温泉之美于658年到访的历史。海滨也保留着文人墨客们的绝美诗句。 海滩南端的白色岩石堆,人工堆砌的大块岩石呈犬牙交错状,看上去有点枯山水的意境。趁着冬天淡季,施工人员忙于整理基石、铺匀海砂。 我们逛到白良浜最南端,路旁有座纪念碑,碑文的大致意思:1914年出生于夏威夷的艾迪·汤森,1925年起在家中用自制的沙袋练拳击,1932年参加夏威夷业余羽量级拳击比赛,1939年成为冠军转为职业拳击手,1941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退出现役成为教练,1962年应力道山邀请来日本担任拳击教练。白良浜为拳击世界冠军争夺战的宿营地,颇受艾迪钟爱。 白良浜是白浜町最为繁华的区域,这里遍布各种日归温泉以及温泉酒店。从白良浜海滩南端返回我们选择走一段白良浜主街,路遇「白浜温泉旅館協同組合」的免费巴士。 回到白良浜北侧,在突出海湾的权现崎根部附近的御船山进入熊野三所神社。此神社供奉着被称为熊野三山的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神社、熊野那智大社三神社。因此,有「在此参拜就视同参拜了熊野三山」的说法。早晨神社内寂静无人,密林环绕,风格质朴,倒是独自闲逛古寺旧庙的好时机。 斉明天皇在弟弟有间皇子推荐下曾到此一游,正殿下方是斉明天皇到此坐过、被称为「腰掛石」的长方形磐座。连同正殿背后的巨岩,自古以来熊野三所神社就被认为是自然崇拜和巨石信仰的圣地,并于明治维新的神佛分离运动的明治元年,被改称为熊野三所神社。 从熊野三所神社正门出来,沿着海岸公路往西北方向行进不过5分钟,在免费的「御船之谷」泡着足浴尽赏円月岛胜景。 眼前这片濑户湾落潮时露出大片石滩,名为「白浜泥岩岩脉」,属于国家指定天然纪念物,大约1500万年前地球中古纪时期,此地一场大地震导致含有砾石的沙泥随水一起从地表喷出,并渗透到覆盖地面的砂岩和泥岩交替层,然后在那里凝固并形成含氢岩脉。 眼前的円月島是白浜的标志性景点,这座南北长130米、东西长35米、高25米的无人岛正式名称为「高岛」。因岛中央有个圆型的海蚀洞而得名。 以圆月岛为背景的夕阳美景闻名全日本,与三段壁和千畳敷一同指定为国家名胜及「和歌山县夕日百选」,但一年当中能从岛中央的圆形海蚀洞观看日落的时间十分短暂,只有从3月20日到4月5日左右的约两周以及9月23日前后的日子。 登上灯塔堤坝,与円月岛来个近距离亲密互动,由此结束难忘的南纪白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