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21日,多云。我们在百思湖周边逗留到上午10点多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向今天的住宿地巴里(Barrie)进发。百思湖到巴里路程不长,160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百思湖— 格雷文赫斯特 —巴里的路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离开百思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路风景怡人</span></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格雷文赫斯特镇地图。一条以白求恩名字命名的长长的道路两头连接高速并贯穿全镇。</h5> <p class="ql-block"> 正好在一半路程的时候,到达一个重要的镇子——Gravenhurst(格雷文赫斯特)。这个镇子是白求恩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的文章《纪念白求恩》,让白求恩在中国家喻户晓。在这个对中国人像圣地一样的地方,我们必须停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写有格雷文赫斯特的牌坊非常醒目地立在镇口</span></p> <p class="ql-block">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3月3日出生于格雷文赫斯特镇。1939年11月12日在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医疗工作中因手术感染不幸去世。</p><p class="ql-block"> 格雷文赫斯特镇常驻人口不到8千,西面紧挨着马斯科卡(Muskoka)湖,马斯科卡湖中文意思很浪漫——蜜月湖。北美五大湖之一的休伦湖离之不远。白求恩故居在小镇的中心地带,说明白求恩做牧师的父亲是这一带较早的居民。故居建于1880年,是一座淡黄色小楼,掩映在色彩斑斓的枫叶林中,1976年已建为白求恩故居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在格雷文赫斯特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直到他离开家乡去多伦多大学学习医学。具体来说,白求恩在格雷文赫斯特居住的时间大约是从1890年出生到1911年进入多伦多大学之前,这段时间有21年。在这期间,他在格雷文赫斯特接受了基础教育,并逐渐形成了对医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1911年,白求恩离开格雷文赫斯特,前往多伦多大学开始他的医学学习生涯,之后他的生活和工作主要在加拿大、英国、西班牙和中国等地展开。尽管他离开了家乡,但格雷文赫斯特作为他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始终在他的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故居正面</span></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 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先生的故居,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并被列为加拿大国家级历史名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故居侧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故居前有中文、英文和法文三块信息牌,介绍白求恩。这是中文信息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故居纪念馆加拿大国家历史遗迹标志牌</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白求恩故居院落北侧的297 John Street一栋白色小楼开辟了“白求恩纪念馆”。 1976年8月30日 正式对公众开放。纪念馆陈列着白求恩生活战斗的实物和照片。可惜故居和纪念馆今天都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纪念馆前白求恩在中国支援抗日战争进行医务救治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医务救治的塑像原型来自这张照片。照片里引用了白求恩的话:“在这个有1300万人口的地区,我是唯一的合格医生。”“我的确很累,但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了。我满足于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展览馆前白求恩青少年时做伐木工人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伐木工人的塑像原型来自这张照片。照片中汉语是:白求恩热爱户外运动。青少年时代,他曾经当过伐木工,喜爱这项辛苦工作并与工友们相处融洽。工作的历练,使他学会了在冲突面前永不退缩。这些早期的经历练就了他勇于冒险的精神和社会正义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的父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左至右:白求恩、简妮特(姐姐)、马尔科姆(弟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高中时的白求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年轻时的白求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妻子弗朗西斯年轻时的照片。白求恩一生挚爱弗朗西斯。白求恩一生与弗朗西斯两次结婚,两次离婚。第一次离婚是因为自己患上了当时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怕传染给弗朗西斯,白求恩坚决地与弗朗西斯离了婚。后白求恩治好了自己的病后复婚。第二次是因为嫌白求恩太专注于事业,弗朗西斯主动与他离了婚。白求恩和弗朗西斯没有子女。离婚后白求恩也未再娶。白求恩去世前还放心不下生活拮据的弗朗西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和弗朗西斯</span></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在镇中央的剧院广场<span style="font-size:15px;">由中国大使馆捐建的白求恩汉白玉雕塑</span></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纪念馆前竖立的指路牌。众多的指路牌中有一块指向中国石家庄,那是白求恩长眠的地方,距离10567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求恩故居周围枫叶正红,似白求恩性格的火热,也代表着人们对他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 格雷文赫斯特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街道和房屋排列整齐。在阳光照耀下,九月下旬的小镇非常漂亮,大色块是黄色、红色的枫树群,一座座一两层的建筑只是五彩树林中的小点缀。</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六岁的时候曾经自己一个人离家走到多伦多。我们接下来走的路,正是白求恩走过的路,查了一下行程,160公里。一个6岁小孩完成这件事可是非常艰难,要走好几天呢!后来,成年后,白求恩还是走这条路到了多伦多上大学,然后走到英国,走到西班牙,走到中国,并长眠于中国石家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蜜月湖</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镇里给车加了油后,我们继续前行。下午2点多,入住巴里酒店。入住后,我们游览了巴里市容。</p><p class="ql-block"> 巴里(Barrie)相当于多伦多的一个卫星城市,在多伦多西北90公里处,濒临锡姆科湖(Lake Simcoe)的肯彭尔特湾(Kempenfelt Bay)。 1828年建立永久性居民点。现为避暑胜地和冬季运动场所。有各种制造业。名胜有布鲁克达尔动物园和百年纪念公园,博物馆,泉水公园。1959年设市。人口125,000 。巴里市区并不大,相当于国内一个比较大的镇。</p> <h5>《枫国自驾行记》目录<br><br>(01)选择枫国<br>(02)北京起飞<br>(03)落地温市<br>(04)新颜旧貌<br>(05)维多利亚<br>(06)花海奇迹<br>(07)吊桥公园<br>(08)海天公路<br>(09)惠斯勒市<br>(10)艰难行程<br>(11)甘露之问<br>(12)一日千里<br>(13)贾思珀镇<br>(14)姊妹媲美<br>(15)玛琳湖畔<br>(16)峡谷徒步<br>(17)路遭拦截<br>(18)冰原大道<br>(19)路易斯情<br>(20)翡翠天生<br>(21)螺旋隧道<br>(22)班芙漫步<br>(23)卡尔加里<br>(24)夜访学府<br>(25)行李贻误<br>(26)蒙特利尔<br>(27)华人竞歌<br>(28)魁北克堡<br>(29)枫叶大道<br>(30)到渥太华<br>(31)适逢国事<br>(32)里约运河<br>(33)国王之城<br>(34)醉在枫乡<br>(35)湖屋一宿<br>(36)白求恩路<br>(37)尼亚拉加<br>(38)到多伦多<br>(39)国家英雄<br>(40)霍普怜鱼<br>(41)跨越北极<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