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天,宜读书,宜写字,宜画画,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乐意。闲时,泡了一杯玫瑰花茶,我对朋友说,我把春天泡在了茶杯里。玫瑰花的清香飘起来,满室茶香,浅浅淡淡的花瓣,淡绿色的花蒂,飘在茶杯上,仿佛一幅水墨画。有时候,我们可能触摸不到春天,可是这一杯茶的时间,却写出了春天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五脏是生命的基础,是身体强壮的根本。《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因此,中医养生强调以五脏为中心进行调养,使“五脏所藏”、“五脏所主”功能正常,则人能长久保持健康,却病延寿。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同时,各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或效验,都是要使五脏坚固、气血平和,即要使生命的基础得以巩固加强,使五脏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进而使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生命系统保持正常与协调。</p> <p class="ql-block"> 肝为阴中之少阳,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需要得到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而且,肝脏还能根据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活动状态,对血液进行合理的调节和输布,王冰解释为:“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为将军之官,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善于升发阳气。疏泄既是肝脏之功能,也是肝气条达的具体表现。人体的气、血、津液和精神情志都必须在肝脏疏泄功能的支配调节下,才能发挥各自应有的表现。因此,调养肝脏,最主要的就是要顺应肝喜条达的特性,保持其正常的疏泄,从而维持人体气血津液和精神情志的条达顺畅。</p> <p class="ql-block">一、调和情志法</p><p class="ql-block">肝的调和情志法,主要包括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调节、控制不良情绪两个方面。具体而言,主观上可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愉悦宁静的精神状态,达观、从容地看待和处理世事人情,常保持平常心,以仁爱精神,把各种分外之求、身外之物看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常处顺,享受生命,过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控制不良情绪,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p><p class="ql-block">戒忿怒 “怒则气上”,忿怒的情绪导致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最终“怒伤肝”,因此,对于难以避免的精神刺激,要学会控制情绪,不激愤、不暴怒,就必须加强平时的自我修养,增强自我控制、调节情志反应的能力,心平气和、理性地对待周遭的不平之事、不顺之事发生。</p> <p class="ql-block">摆脱抑郁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抑郁症的发生,既有社会心理因素,也有生理改变因素。前者,如营求不遂、际遇不佳、人事关系紧张发生,均可使人悒悒不乐,郁郁寡欢,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化解,就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而要摆脱抑郁,也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耐心以及适时调节自我情绪。但总的来说,学会交流,懂得倾诉,放松自我,适当的发泄,得失不萦于怀,爱憎不留于意,是预防抑郁症发生的有效方法。</p> <p class="ql-block">减少焦虑 由于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许多人在职场、家庭、情感上陷入高度紧张、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在各种工作、生活压力之下,焦躁急切,烦思苦虑,甚至寝食难安,形颜憔悴。因此,要想摆脱这种身心不安的状态,就必须走出焦虑,不为名利枷锁所困。</p> <p class="ql-block">调养情志的方法还有很多,可培养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的雅趣,或寄情于草木,乐志于山水;赏菊篱下,垂钓江边,游山览岳,远足田野;枕石漱流,听松观涛;焚香煮茗,藤萝赏月,不一而足。所谓“音声动耳,诗语感心",“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水声养耳,草色养目",凡此之类,触物皆有会心处,均有助于保持或恢复肝气的条达舒畅。</p> <p class="ql-block">二、日常调养法</p><p class="ql-block">肝藏血,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因此,在日常起居中养护肝脏,就需顾护肝血,舒畅肝气。</p> <p class="ql-block">生活规律 早睡早起,按时就寝,不熬夜,是养肝血的关键。人卧则血归于肝,应在23:00前就寝。夜半为水火交泰之际,阴气最盛,人体自我修复旺盛,若常熬夜,则会导致肝血不足、肝火上炎,出现眼睛干涩、疲劳困乏、头晕、易怒等症状。白天要养成定时午睡的习惯,小憩片刻,可减轻疲惫。“肝为罢极之本”,日常生活中还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p> <p class="ql-block">适当运动 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过于疲劳为度。慢跑、骑车、游泳等运动,都可促进体内血液流通,保持精力旺盛。切忌过于剧烈的运动,因肝主筋,四肢活动过于剧烈,则会伤及筋膜,进而影响肝脏。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而筋膜的充养,源于肝血,肝血的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p> <p class="ql-block">按摩保肝穴位 可常点按大敦穴、太冲穴、行间穴、太溪穴、肝俞穴。肝经循行于胁肋部,还可配合推搓两胁法,疏肝解郁。</p> <p class="ql-block">健脾以护肝 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肝主藏血,能贮藏血液,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提高脾胃的消化功能,就能增加气血,进而使肝脏有血可藏。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健脾的中药适宜服用。</p> <p class="ql-block"> 此外,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如果肝血不足,眼失濡养,就会视物昏花。反过来,也会导致肝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现代科技文明正在急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上班看电脑,回家看电视,走路看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现象。由于过度用眼,易导致肝血暗耗。因此,闭目养神,不仅是养眼的功夫,也是养肝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三、饮馔服食法</p><p class="ql-block">从药食性质的角度,养肝宜适当服食味酸、甘,或色青的药食。肝在五行属木,在味为酸。《素问·宣明五气》云:“酸人肝。”《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酸味之食物、药物摄入体内后,入肝而主收敛,可以制约肝气的过度升散,从而保证肝血的潜藏,发挥其补养作用,故“酸补肝”。《素问·脏气法时论》还言:“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说明肝为将军之官,志怒而急,急则自伤。而甘味食物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故肝病出现急躁易怒或经脉拘急时,可用甘味食物缓和,同时也是增甘味来补脾土,防止肝气过亢,乘克脾土。平常还可多吃些青色的食物,色青入肝,如各种绿叶蔬菜:黄瓜、菠菜、西花等。绿豆色青,经现代研究发现可以降低胆固醇、保肝、抗过敏,又可帮助肝脏排毒,可以将之煮成绿豆粥服用。</p> <p class="ql-block">从五味所伤角度,养肝忌过食酸、辛。五味虽然可以调理、补养五脏之气,但多食或偏嗜某味,也会损伤身体。对肝而言,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若“味过于酸”则“肝气以津”,即酸味太过,则会伤害肝脏,如使肝气过敛,则可能出现木气抑郁、筋缓脉阻。过量食用辛味的食物和药物容易影响肝的藏血、主筋功能。</p> <p class="ql-block">从药食功效的角度,宜适当选择补血、行气或清肝之品。</p><p class="ql-block">①肝主藏血,只有充足的阴血,才能使其生理功能正常运行。所以我们要在平时就多注意滋养肝血,可用的药物有当归、白芍、阿胶,方剂如四物汤、小营煎等。常用药膳有鸡肝大米粥、生地天冬猪肝汤、海带黄豆煲鸡汤等。其中之阿胶,补血功效虽佳,但由于其胶质特性,入煎剂会黏附于药罐或其他药物上,故应以开水烊化,即用少许热水或黄酒溶化,或与黄酒、冰糖共蒸,做成固元膏服用。消化功能弱的人不宜服用过量阿胶,防其滋腻碍胃,且应空腹时服用。</p> <p class="ql-block">②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故养肝当顺肝之喜好,选择疏肝理气的药食。疏调肝气常用的药物有柴胡、香附、青皮等;方剂如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常用药膳有梅花扁豆粥、九制陈皮黄鱼、海蜇膏等。食物中,如谷物类的高粱能养肝益胃,可以炒食;生麦芽能疏肝行气,可取一小撮,开水冲泡代茶饮。另外,可以用玫瑰花、代代花等芳香开郁的花类,酌加冰糖,代茶饮,能起到疏肝解郁,使心情愉悦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③肝火易炽,因此在养肝之时,若发现有肝火亢盛之势,也当选用适宜药食以清之。例如,可泡菊花、密蒙花、决明子等代茶饮,以清肝明目;还可用栀子、夏枯草、黄芩等药物,或选用成药如泻青丸、当归芦荟丸等;药膳可选用银耳莲子粥、枸杞甲鱼羹、芝麻桃仁粥等。</p><p class="ql-block">参考书目《中医养生学》,致谢!</p> <p class="ql-block">春以养肝,畅志以抒怀,舒展你的臂膀,放松心情,说走就走,来一场春天的旅行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