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又到青果巷2-2 游览“半园”、观赏“大艺术家游园会”(常行常州10)

hkzjx 还看着就行

<p class="ql-block">(2025211,江苏常州)继续行走青果巷历史街区。。。“贞和堂”的后门外是一条小巷,这条巷子不但清幽静谧,还有个典雅的名儿叫“雪洞巷”</p> 巷子内有两处古迹,一是暂未修复开放的“吕宅”,另一处是已湮灭无存的今江苏常州籍江西道御史、明末清初诗文家许之渐的私宅“可园” “贞和堂”后门的正对面建筑即为“半园” “半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最初就是青果巷“唐氏八宅”之一“贞和堂”的后花园 进入“半园”,先见对套“八角洞门” “得其环中”圆洞门 穿过圆洞门,即为“半园”的核心景观:金鱼池 一峰假山,傍池而立 依山赏水,景色温婉柔美。。。常州“半园”,是起源于宋朝、鼎盛于明清的“常州画派”发源地,人文气息非常浓郁,古时候,有很多文人名士在此煮茗抚琴、吟诗作画,由此成就了著名的“半园雅集”佳话 假山与其南侧“半之半楼”的二楼均关闭不能进入 延续着“半园”旧有的人文艺术气息,“半之半楼”内正在举办一个名叫“大橘子《大艺术家游园会》”的展览 网搜图:大橘子,原名陈思,是一位来自天津旅居美国的80后艺术家、新生代插画师,善长卡通风格的绘画与涂鸦,北京“大美术馆”创始人 “大橘子《大艺术家游园会》”展览的主题是“艺术,有点‘东西’”,这是一场通过把东西方知名艺术家如梵高、弗里达、唐伯虎、齐白石及其作品进行巧妙融合,产生出经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碰撞的奇妙艺术盛宴 选拍“大橘子”的卡通涂鸦绘画作品,上图为“捣练图(2024年创作)”之一 “捣练图(2024年创作)”之二 佛罗里达与蓝房子(2024年创作) 牧马图(2024年创作) 敦煌(2024年创作) 蒙娜丽莎(2024年创作) <p class="ql-block">除了绘画作品,“半园”中散布有好几组“游园会”露天雕塑,上图为“不拘一格--达芬奇:唐寅”</p> 配展文字 意在画外--齐白石:梵高 配展文字 写实与写意--朱耷:维米尔 配展文字。。。朱耷即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八大山人 “痴”爱一生--张大千:弗里达 配展文字 继续游半园,这是一堵贴墙的太湖石假山景观 园中的主大殿“寄莲草堂” 堂前的“游园会”作品原型,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绘制的《瑞鹤图》 <p class="ql-block">站立“草堂”前,直面金鱼池假山群</p> 三曲石板平桥,链接假山及长廊 长廊景观 梅花洞门 黄石小假山 青翠小竹林 竹林联通园外的热闹商街 来到“寄莲草堂”的北侧 堂东一条长廊内的镂空“半园”两字设计很巧妙,无论正看、反看都是正字 站立长廊,看“寄莲草堂”北侧一座石栏小桥联通整座“半园”的后门,这一设计为别处园林所少见 走小桥,来到半园后门外 小桥虽小,却带有涡旋纹的仿桥心石板 结束游赏“半园” 一路回走“半园”及“贞观堂” 回到“青果巷”的主街后继续东行。。。因我这次是继2019年10月13日来“青果巷”后的一次重游,所以接下来的行程就简单走走看看了 一路可见不少由“常州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转型的商铺,这幢“青果巷129弄民国建筑蒋宅”,即被转型为“半日浮生艺术照相馆” 青果巷123号,是常州国家级“非遗”地方特色产品“梳篦”的展销结合艺术馆 关着门的“顾孝子祠”,是清朝年间为祭祀孝子顾寿南而建的专祠 东行不远,见青果巷中一通全新复制打造的“进士”石牌坊 新坊旁竖立着旧“进士坊”的残存石坊柱,其原坊因表彰明朝董绍、董士弘父子两代进士而建,故曾名“父子进士坊”,现存“进士坊遗迹”为旧坊的南石柱 关着大门的“恽鸿仪宅”,拥有“文保”规格不低的江苏“省保”地位。。。恽鸿仪为今常州籍清朝书画家、教育家,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进士,曾出任清朝年间的今贵州贵阳知府 门闭未开放的“蒋氏宗祠”,是曾经的义务教学场所“广敷义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辟改建为“向阳小学”,现宗祠大门外还套有当时的小学校门 今江苏常州籍清末儒商、江苏典业公会会长汪赞纶的故居“三锡堂”,被辟为了展销结合的福建漳州中华老字号“片仔癀博物馆” 青果巷97号赵宅,转型为“义兴和”绸缎庄 到达一片开阔地 街巷中保留了一段被誉为行走在历史上的“遗迹坑”,也就是叠压的明清两朝路面,其中有两条古街、两座房基、六口窨井、七条排水沟和一处清朝市政排水系统 街巷的北侧是一家规模颇大的咖啡店,而咖啡店东侧不远处的巷口,则是现已无存的“经魁坊”遗址 青果巷63号老宅,转型为高端翡翠玉器定制品牌专卖店“坤珠宝”;61号老宅,转型为百年餐饮老店“轩安居酒楼” 江苏苏州平江路街区有个广受好评的零食吃货“卤汁鸡脚”,其中名气最响的牌子是“鸡脚旮旯”,现在,这个品牌的鸡脚跑到常州青果巷来了 青果巷57号“李宅”转型为“围炉煮茶”铺子;49号老宅转型为“东岸日式料理”店 看一下,这“东岸”的一款298元豪华双人餐有些啥吃货? 青果巷6号“松健堂”,原为“唐氏八宅”之一,其中的厅堂为明朝建筑,其余为清朝改建 “松健堂”曾是唐荆川曾祖、明朝书法家唐世英的宅第,后归清朝江苏江防统领恽祖祁及其子恽毓昌居住,其外墙上嵌有1982年的江苏“省保”碑 以前参观“松健堂”需买20元一张的门票,现在则被转型为高档园林式酒店 酒店不让参观,看一眼二进宅屋的外观后走人 “松健堂”的对门是展销结合的“朱炳仁·铜”。。。现在的江浙沪很多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如杭州清河坊、无锡南下塘、嘉兴月河等地都有它的身影,这个品牌承袭于清同治末年兴起于浙江绍兴的铜艺世家“朱府铜艺”,到了朱炳仁是第四代传人,也是中国铜艺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非遗”唯一传承人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朱炳仁先生以熔铜制作气势恢宏的大型铜建筑、铜工艺品而闻名,我最早欣赏到的朱先生作品,是浙江杭州市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及复建的西湖雷峰塔,之后,又分别实地欣赏过朱先生制作的上海静安寺“铜瓦殿宇”、四川峨眉山“金顶铜屋”、台湾南投中台禅寺“同源桥”、浙江嵊州铁路“嵊州新昌站”108米长“浙东唐诗之路”铜雕壁画等大型铜雕,2023年10月11日,还在“苏州博物馆”参观过一个相关题材的《向美而生:朱炳仁熔铜艺术展》 继续东行青果巷(街) 路过青果巷9号“钱庄旧址”,这里最早是浙江钱庄在常州设立的分支机构,现存的临街楼厅,由经营茶饮、咖啡的“花守隐溪庵”进驻 常州“市保”文物单位的“汤贻汾故居”,被转型为咖啡茶饮店铺。。。汤贻汾,是今江苏常州籍清乾隆、嘉庆年间的武官、诗人及画家 “汤贻汾故居”的西北侧不远处坐落着“青果巷文化记忆馆”,上次2019年10月13日来时还没有这个展馆,这次门闭未开放 到达青果巷主街区的东端和平北路主出入口,这边立有一通“江南名士第一巷”大牌坊。。。在常州“青果巷”地区,因走出了近百名遍及政治、文学、艺术、教育、实业、科学等领域的才俊和名人,而被唤作“江南名士第一巷”,这其中就有明朝儒学家唐荆川、清朝洋务运动先驱盛宣怀、故宫博物院开创者吴瀛、剧作家吴祖光、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革命先驱瞿秋白等 大牌坊的正额镌刻“青果巷”三字,是江苏常州籍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的题字 大牌坊的南侧有一座民国风格的“琢初桥”,这座桥最初是民国时期常州乡绅伍琢初的儿子伍守箴与伍守谟为圆已逝父亲造此桥的心愿,在1929年捐出父亲遗产并筹集其他捐款所建 “琢初桥”的看点,是东、西两侧的石桥栏中央为拱门状,这在别的地方也非常少见 “琢初桥”下的东、西走向河道,即为春秋时期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开凿的南市河,这条河道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大运河前称“京杭大运河”中的最古老河段之一 西向的河道之景,老树、清水、仿古建筑相辉映的视觉非常养眼,我个人觉得堪称是青果巷的一张名片景观 西向的河道边建有一座游船码头 下午4点50分,来到青果巷(街)外的和平北路 和平北路的对面,有一座架在南市河上的古桥:新坊桥 新坊桥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桥,总长34.8米,宽6.5米,高6.5米 桥栏上有石刻介绍文字:新坊桥始建于南北朝萧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元朝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重建,迄今已有1440余年历史 桥西直面“青果巷” 八旋水纹桥心石 新坊桥的北桥头置有江苏“省保”碑。。。新坊桥是江苏常州市区现存的一座最古老石拱桥,被誉为是常州众桥之祖,也是中国大运河水利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是元朝建筑遗存,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即时定位:下午4点49分。。。离开新坊桥后即踏上返回上海的行程,先沿着和平北路步行前往桥北约400米处的常州地铁1号线“文化宫站” 一路北行 到达地铁“文化宫”站,乘坐地铁1号线,2元、二站路,前往铁路常州站 下午5点20分到达铁路常州站,从其北广场进站。计划乘坐当天傍晚6点24分在铁路常州站发车的G7083次(安徽黄山西站→上海站)高铁列车回上海,二等座票价91元 离发车还有约40分钟的时间,故打开常用的旅游APP飞猪,用3000会员积分换了一张“高铁贵宾厅”的休息券 “高铁贵宾厅”的休息环境,比吵吵嚷嚷的候车大厅要安静多了 休息厅里还提供免费的吃吃喝喝 现磨咖啡、现泡花茶、饮料、饼干等都能免费无限量取食,但不能带走 拿上一些吃货 坐在沙发上,吃吃东西、看看手机,随后闭目养神休息到即将登车的时间 傍晚6点22分,G7083次高铁列车进站 晚上7点25分,G7083次高铁列车准点抵达铁路上海站 回到上海回到家!就此结束又一次的江苏常州一日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