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家谈⑦邓国光:挖笋(散文)

图书策划师乐明亮

<p class="ql-block">作者:邓国光 文字整理:乐明亮</p><p class="ql-block">有一副古联,</p><p class="ql-block">上联:喜贺红梅多结籽</p><p class="ql-block">下联:笑看绿竹又生孙</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副人家添丁进口的喜联,联中国提到二种植物。一是梅树、开花结籽,预示有后代有传承;二是指毛竹、生孙,指的是竹鞭生笋也是指有后代了,发达了有传承。</p> <p class="ql-block">本文讲的是下联,专门讲一讲笋的故事。春笋是长出地面的笋,小满过后,从地里的裂包中冒出头来,充满生机,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无论多么坚实的土地、乱石堆里、树蔸边、冲破重重阻力。探出头来,吸收阳光雨落,不到二个月便可长成半米高,甚至十分高的竹子、竹稍。</p><p class="ql-block">潇洒地在风中摇曳、一派新绿笑拜东风。</p> <p class="ql-block">春笋长出来之后,除了少量挖来当莱蔬实用,大部分是长成竹子成为竹林。在交通不便的竹山中,山民还有一种对籽竹的收割方式。当笋竹长到小满时节,竹子基本成型,开枝发稍,只不过竹叶还没舒展。这时的山民会进行间苗矮竹把籽竹砍倒在山里,当籽竹处于脱水期</p><p class="ql-block">进行扯软篾,用柴刀将籽竹劈成三米长一段,将竹皮开成半寸口,用手把竹皮从竹简上扯下来。那是一个技术活,山民把竹筒抬起,一般左手撑筒,右手用力拉住篾头,一用力,竹篾就脱落。竹简低处,还有未脱离竹简的篾片,山民会用穿草鞋的脚踏上一脚,篾片完整地下落了。</p> <p class="ql-block">剥去竹皮的竹简里造纸的好原料,还有一种处理春笋的方法,晒干笋。山民到时小雨时节。进山铲笋,这时的春笋全都长出来;,有的有半毕高。正是做笋干的好时节,山民身背竹等手执快锄。见到一个锄一个就地剥表壳,把剥壳的笋丢进竹篓,竹篓满了来到煮棚。煮棚是山民为了煮笋临时搭建的竹棚,一竹棚里有床铺食品。这段时间,山民吃往都在山上。竹棚边有一大土灶,一口大铁锅上接。专门煮笋,笋到竹棚边,进行开片削笋除杂质弄好的笋入盆错煮。</p> <p class="ql-block">笋的故事应该在没有出地面前,在冬季更有趣味、冬季的笋、叫冬笋。农历十月冬笋差不多有半斤重了,山民开始上山挖笋,挖冬笋是开禁的,无论是谁的山,都可以去挖。</p><p class="ql-block">冬笋长不成竹子,没挖掉会烂在地底下,挖冬笋,可以把竹子四周的土挖松,便于春笋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山里不缺柴。灶堂里通红的火,锅里是黄白相触的笋片泉水在锅里泡浪,上升的气岚飘出阵阵笋香味。</p><p class="ql-block">然而,挖冬笋是技术活。不能光靠力气有一定的规律。</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找山场,就是当山的竹林生笋的竹子,一般特别茂盛,竹叶一簇簇青绿如盖在青绿中,有间或有几片黄金色的叶子。</p> <p class="ql-block">确定了竹林,就是找鞭。找竹鞭有几种方法。最笨的方法,在竹蔸四周找鞭,用锄头挖坑称之打推子。这种方法消耗体力大,对竹子造成伤害。</p><p class="ql-block">最科学的方法,找露出地面的青鞭或者毛鞭,追踪查找,是否与这竹个子有联系,还有是鞭坑。</p><p class="ql-block">上年挖了笋留下的坑,再也可找烂笋洞,烂笋洞下一定有鞭。如果竹鞭带黄色有硬度,有小笋芽,这种鞭一定能挖到笋。</p><p class="ql-block">有经验的山民,挖跑山笋,就是满山寻裂包,只要泥土有新鲜的裂痕,有隆起的现象,就是冬笋尖上升隆起的痕迹。</p><p class="ql-block">挖跑山笋的人,就是挖裂包笋。挖完一处又换另一处、寻的山面大。相对来说付出的劳力少些,但他们不放,往往收获大。</p><p class="ql-block">笋鞭也分有总鞭分鞭,笋长在什么位置、竹子的年龄也有关系。越老的竹子笋长得离竹子远原因是长在分鞭上。</p><p class="ql-block">二、三年的竹子冬笋长在总鞭上,结笋更密。从十月开始冬笋一直可以挖到立春。立春以后,山民会自觉收手,除了挖点食用不会挖去市场上卖。</p><p class="ql-block">春笋长竹子,才能竹子永远繁茂。</p><p class="ql-block">今天就写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邓国光 自由撰稿人</p><p class="ql-block">地址:袁州区南庙中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