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国际法庭前的祈祷

山德水漢

<p class="ql-block"> 海牙国际法庭前的祈祷</p> <p class="ql-block">  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心情,我执意要绕道到海牙国际法庭去看看,尽管原定路线没有这一站。说服了司机(一位来自西安,已在德国留学四年的小伙子),我们来到了海牙,来到了闻名世界的国际法庭。</p><p class="ql-block"> 站在海牙国际法庭的院门前,那种说不清楚的心情似乎更加说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恐怕即使站在它面前,你也无论如何不会感觉它就是国际法庭,它就是那本该代表着法律尊严、威风凛凛的国际法庭。看到它,你的第一感觉一定会是它那美仑美奂的建筑和四周宁静悠闲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海牙,本来就是座闻名遐迩的风光城市。它位于荷兰西南部海岸,大西洋的北海海滨。面积不大,70平方公里;人口不多,50万。但她却是欧洲“最绿意盎然”的城市,享有“欧洲最大最美村庄”的美誉。同时,她虽然不是荷兰的首都,却是名副其实的荷兰的政治中心。荷兰女王的官邸、首相府、政府各部门、世界各国大使舘都设在這里。因此,海牙又被称作“皇室之都”。这种环境,这种氛围,是我们一踏进海牙这座城市就闻到了的。</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眼前国际法庭的这座建筑,与其说是法庭,倒不如说是哥特式的教堂;与其说是哥特式教堂,倒不如说是欧洲国家王室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国际法庭矗立在一个绿草茵茵、鲜花缤纷的院子里。这是一座两层楼的欧式宫庭建筑,红砖灰石,给人以踏实、安宁、稳固的感觉,而错落有致的钟楼、尖塔,又摆出一副显赫、华贵、超凡、神秘、盛气凌人的姿态。左边的大钟楼,大坡面屋顶的几座尖塔,一楼走廊的拱卷窗,二楼的垂直落地窗,壁柱、线脚,密密麻麻的垂直线,共同造就了向上升腾的动感。这动感,向上,又向上,再向上,簇拥到,蓄势到那超然抜起的钟楼上。</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座建筑原本就叫“和平宫”。是啊,遥想当年,当地球被战争的硝烟熏黑了,世界被残酷的枪炮撕裂了,可怜的人们多么渴望化干戈为玉帛,还家园以太平宁静,于是,1899年、1907年,两次世界和平大会在这风景如画的海牙召开。于是决定在海牙由世界各国共同修建“和平宫”,成立国际仲裁机构。1954年就在这“和平宫”成立了国际法院。现在的海牙国际法庭已经成为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它的主要职责是对当事国一致同意提交国际法庭的法律争端,按《联合国宪章》规定及相关条约,作出判决;对联合国其他机构或各种专门机构就其工作范围内的任何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审判国际战争罪行。</p><p class="ql-block"> 国际法庭平时是开放的,可以进去参观,但我们去的这天,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开门。我的一位同事曾经来这里参观过,事后他记录了下来,我就引用他文章里的一段话,带我们走进宫内去看一看,“正门是由几个大拱门组成的走廊,底层拱顶大庭用大理石建造,有金色浮雕。地面是蓝、白两色大理石拼成的图案,宫内有各国政府捐赠的礼物,美国赠送的是司法女神石雕,中国赠送的是两对一人高的配有红木底座的明代景泰蓝大花瓶……大法庭正面的中间为法官席,席上一字排开十几把高背椅,每把椅子上都装饰有选派来这里工作的法官所代表国家的国徽。”</p><p class="ql-block"> 庭院外,在绿树的掩映下,还有一个十分不起眼,却又十分著名的建筑物,那便是——“和平纪念碑”。围着这纪念碑转了一圈又一圈,我不知道这个仅有一米多高的柱状小建筑物,怎么能夠承担如此巨大的主题!也许是碑顶那盏冒着象过去年代使用过的煤油灯火苗的、长年不息的“和平之火”;也许是碑周围铺设在地面的世界各国赠送的各色各样的奇异石头;也许是那庭内那高高耸立的、代表公平正义的法官椅?然而,具有十分辛辣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和平宫”于1913年建成后的一年,高喊“和平”的那些人,粉碎了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国际法庭前,我久久不愿离去,我突然想到了前苏联的一部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看看这影片的名字,多么宁静,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诗意。你也许会想到它是一部生活片,甚而至于是爱情片,然而,恰恰相反,这部影片的内容却是充满血腥,充满残忍,充满刀光剑影的战争。片名与内容竟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再看看眼前这国际法庭,看看这美仑美奂的“和平宫”,不也让人產生极大的反差吗?这也许就是我那种说不清楚和更加说不清楚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人民盼安宁,百姓盼和平,这是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世界无宁日,天下不太平,也是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人的贪欲、野心并不可怕,但如果一个人的贪欲、野心上升到一个地区的贪欲、野心,上升到一个利益集团的贪欲、野心,那么世界还会平静吗?!</p><p class="ql-block"> 且不说世界大战,也不谈八国联军;且不说朝鲜战争,也不谈越南战争;且不说海湾战争,也不谈伊拉克战争,就说眼前这大名鼎鼎的国际法庭,它能真真正正地承载历史赋予它以国际法的天平来维护世界公平公正的使命吗?</p><p class="ql-block"> 勿庸置疑,国际法庭也曾“一碗水端平”地处理过一些国际事物,但那是这些事物没有真正触犯某些世界超级霸王的切身利益。</p><p class="ql-block"> 不是吗?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军事侵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舘也被炸,南联盟向国际法庭递交诉状,控告北约对南联盟狂轰滥炸四十多天,造成1000多名平民百姓丧生,几十万无辜群众沦为难民,国际法庭受理了吗?倒是战争后期,国际法庭以“种族清洗”、“反人类”等罪名对米洛舍维奇等南联盟高级军政官員发出通缉令。2001年4月,美国当权者又敦促南政府将米洛舍维奇交给海牙国际法庭。与其相反的是,其后,伊拉克的萨达姆要求到海牙国际法庭受审,却不能成行。</p><p class="ql-block"> 2004年9月,国际法庭也曾裁定以色列在加沙河西岸兴建的隔离墙违反国际法,判处以色列必须无条件拆除,要把没收的土地归还给巴勒斯坦人民,并补偿他们因此而带来的损失。这不能不说是个公正的判决。但是,以色列拒不接受,以色列宣称他们只会遵守本国法庭作出的判决。国际法庭束手无策,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最近,法国向国际法庭起诉美国违反《维也纳领事关系条约》案,美国败诉,但美国却以国际法庭没有管辖权为由,拒绝执行,并且在联合国安理会使用一票否决权而使判决落空。</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3月,正在国际法庭受审的米洛舍维奇突然死亡。这场长达5年之久,先后传唤了数百所谓目击者,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的国际审判,无果而终。倒是被告米洛舍维奇,在法庭上镇定自若、慷慨陈词、唇枪舌剑、嘻笑怒罵,把原告当被告,占尽上风。他甚至坚称,这次审判,是历史上德国国会纵火案的翻版。</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德国国会纵火案是希特勒为实现纳粹党统治德国的野心,自导自演的一场“贼喊捉贼”的闹剧。1932年11月,希特勒当上了德国总理,但当时他领导的纳粹党并没有取得压倒多数,于是决定1933年3月5日举行全国大选。就在大选前夕,1933年2月7日,纳粹党放火烧毁了历经十年才修建起来的国会大厦,反诬是共产党所为。于是,希特勒杀气腾腾地颁布所谓的紧急法令,勒令解散除法西斯外的所有政党,取缔一切结社、集会,并下令逮捕了德国共產党领袖恩斯特. 台尔曼和一万八千名共产党员,连正在德国工作的共产国际西欧局的领导、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季米特洛夫也遭逮捕。短期内,二十万人被投进监狱或遭杀戮。同时,希特勒强迫国会通过一项“授权法”,授予希特勒可以不受宪法约束,有制定任何法律的权力。这时,希特勒的野心到了极限,他歇撕底里的叫嚣: “今后的一千年中,德国将没有其他革命!”</p><p class="ql-block"> 不过,对于希特勒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的对外侵略与扩张是明目张胆的。他认为,在短缺世界里,可资利用的自然財富总是有限的,而世界关系就是一种“零和关系”,即“一方之所得与另一方之所失相等”,一方得益,另一方必须受损。于是他丝毫也不遮遮掩掩,丝毫也不羞羞答答,而是一下子撕下遮羞布,赤裸裸地叫嚣: “如果不扩大生存空间,夺占他国的领土和资源,就不能解决德国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p><p class="ql-block"> 米洛舍维奇此时此地搬出这段历史,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历史证明,强权无公理,弱国无外交。</p><p class="ql-block"> 伏尔泰曾经说过: “历史的终端是理性的普遍胜利。最终到来的不是上帝的王国,而是建立在地球上的闪耀理性光芒的理想社会。”而当今世界,理性的全球化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全球化,生态失衡、资源短缺、全球结构性失业、战争威胁、核威胁等等,给人类命运世界和平埋下种种变数。</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海牙国际法庭前,我似乎无话可说,我只能闭上眼睛,默默祈祷:</p><p class="ql-block"> 祝早日实现真真正正的公平世界!</p><p class="ql-block"> 祝早日实现真真正正的世界大同!</p><p class="ql-block"> 祝早日实现真真正正的世界和平!</p><p class="ql-block"> 祝中华民族臥薪尝胆,早日实现民族复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08年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