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庆节去郴州、赣州、井冈山、老家的照片

聂国如

<p class="ql-block">2014年国庆节假期,女婿开车,载着我们家七个人去湖南小东江湖游玩,然后到湖南郴州市,再到江西的赣州市,又上了井冈山,最后回我们老家乡下住了一个晚上,再赶回桂林来上班。</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手机还没有照相功能,照片都是用相机照的,照片的右下角,可以看出照相机显示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湖南郴州桂阳县的欧阳海广场。</p> <p class="ql-block">湖南郴州桂阳县的欧阳海广场。</p> <p class="ql-block">湖南郴州桂阳县的欧阳海广场。</p> <p class="ql-block">湖南郴州市区的苏仙岭公园</p> <p class="ql-block">湖南郴州市区的苏仙岭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国民党政府关押张学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湖南郴州市委、市人大、市纪委办公区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江西赣州市的战友们,温小军战友召集在赣州上班的江西战友赖于文,温俊,李小坚,黄福建,到赣州高速路口迎接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歌曲《我的老战友》</p> <p class="ql-block">接着,温小军战友把我们安排在江西省赣州市最好的五星级酒店一一锦江大酒店的豪华套间住宿,让我们享受了省部级领导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赣州市的战友们放下工作,陪同我们在八境台景区游玩。感恩温小军,赖于文,温俊,李小坚,黄福建等战友们的热情陪伴 ,并随时介绍赣州市景区景点的各种信息,让我们玩得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赣州市著名景区八境台。七八十年代,我抽过很多八境台牌子的香烟。</p> <p class="ql-block">赣州八境台景区位于三江汇合处(赣江,章江,贡江)水质非常好,景区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赣州古城墙,位于章贡区章江与贡江交汇地带的江畔,赣州古城始建于晋代,现保存较完整的砖城墙,修建于北宋年间。</p><p class="ql-block">赣州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城墙高5一7米,城墙面宽4一6米;保留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共四座城门,八境台和西津门2座炮城,马面1座和部分警铺。</p><p class="ql-block">赣州城墙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城市防洪、城市建设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11月20日,赣州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福寿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是北宋时期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管沟系统。</p><p class="ql-block">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福寿沟沿用千年,是个典型的活文物,至今仍是赣州旧城区排水道的主要构成部分。原管沟总长不少于12.6千米,至少有1.9千米仍保留古代的形制和材料。已勘测的均井巷至姚衙前、罗家巷两段历史原构沟段,主沟共1066.4米,支沟共37.5米。主沟为0.7~1米宽,1.1~1.35米高的管沟,青砖拱券顶,砖石侧壁,底部平整。保存完好,原构留存,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叠加,功能依旧。福寿沟历代更新演变,留下丰富的实物遗存和历史信息,是宋城赣州千年历史的活见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宝贵实证资料。</p><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7日,福寿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赣州市的骑楼建筑,是赣南客家建筑的一大特色,主要分布在章贡区的阳明路、东北路、北京路和至圣路等地‌。这些骑楼建筑大多建于民国时期,具有商住两用的功能,一楼为商铺,楼上为居住空间,廊道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雨‌。</p><p class="ql-block">骑楼建筑在赣州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最初来源于东南亚,后来在中国南方地区逐渐出现并发展。赣州的骑楼风格多样,曾是店铺林立的繁华商业区,见证了赣州古城的历史变迁‌。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许多老骑楼被拆除或改造,目前仅在章贡区内还遗存着少量骑楼建筑‌。</p><p class="ql-block">赣州市政府对一些历史街区进行了保护和改造,如赣江路,该路曾是赣州重要的交通和商业区域,现已成为游客感受历史文化的重要地点‌。</p> <p class="ql-block">参观蒋经国抗战时期在江西赣州的旧居。1940年到1945年,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子女蒋孝文,蒋孝章一直居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蒋经国是中华民国的历史人物,他的父亲蒋介石将中华民国总统禅位给他,蒋经国之后的继任者分别是: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赖清德。)</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字建丰,出生于1910年,是蒋介石的长子。</p><p class="ql-block">1925年,蒋经国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7年携妻蒋方良及儿子回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1938年,蒋经国在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手下任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不久又兼任江西省新兵督练处长。</p><p class="ql-block">1939年,蒋经国任江西省第四区(赣南)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三青团江西团支部筹备主任等职。</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于1939年6月就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就是赣南地区的军政一把手,</span>负责管辖赣南地区的11个县。</p><p class="ql-block">他遍访赣南11个县的乡、镇、村,了解百姓生产生活状况。在此期间,他提出了“建设三民主义新赣南”的口号,并致力于实现“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的目标‌。蒋经国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善了赣南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被誉为“赣南新政”,成为中国抗战时期政治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初期的江西省赣南地区,民穷财困,土劣横行,文化落后。到处都是大烟馆、妓院、赌场,社会风气很差。</p><p class="ql-block">不过,正是这个烂摊子,也给了蒋经国尽情施展才能的机会。当时的蒋经国,还是一个血气方刚、富有正义感的青年。</p><p class="ql-block">他也曾经深情地说过:“江西是我的第二故乡。”可见,赣南在蒋经国心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与意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几张老照片,拍摄于1939年-1944年,反映了蒋经国在主政赣南时期的真实瞬间。</p><p class="ql-block">蒋经国全力禁娼,下令停收“花捐”,关闭妓院,同时设立妇女工厂,安排妓女学习一技之长,重新开始新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周四接待日”,设立“民众问询处”,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推行清廉政策,并制定《新赣南家训》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压制了地方势力,树立了威信,改善了赣南地区的社会风气和经济状况‌。</p> <p class="ql-block">主政赣南期间,蒋经国近距离了解和解决百姓们的疾苦,亲民清廉的他,被当地民众称为“包公”。</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为了更多地了解民意,他还在街头设立了很多意见箱。还标明:本专员亲自开箱。主政赣南期间,蒋经国在治安、福利和教育方面,留下了很多骄人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在赣南大力推行集体婚礼,自己亲自主持,破除乡民封建习俗。</p> <p class="ql-block">在赣南设立广慈博爱院,收容教养贫苦失学儿童及从沦陷区逃出来的流浪儿童,这是广慈博爱院的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实施“三禁一清”政策、打击哄抬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创办国民小学等。在他的改革之下,赣南社会经济逐渐向好发展,昔日城中的断壁残垣,逐渐开始恢复。</p><p class="ql-block">这是新建的“新赣南博物馆”大楼,看上去非常气派。</p> <p class="ql-block">这是赣南地区的钨矿,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劳动。赣南,历来有“世界钨都”之称,钨砂是稀有的战略物资。</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建成的“新赣南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时的一所监狱,犯人们在篮球操场上集合,倾听蒋经国讲话,蒋经国站在操场中间,手拿草帽讲话。</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提倡改进农耕方法,使原来严重缺粮的赣南,情况大有改观。</p> <p class="ql-block">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无数难民涌入赣州,成千上万的孤儿在流浪。蒋经国决定建立“中华儿童新村”。1942年,“中华儿童新村”在赣州市郊的虎岗正式落成,蒋经国任村长。</p><p class="ql-block">在抗战困难时期,蒋经国筹集大量资源,为孤儿供吃、供住、供读书,甚至培养儿童的民主自治能力。</p><p class="ql-block">“中华儿童新村”中有1000多名儿童,吃得好穿得好住的好。在开幕典礼上,蒋经国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锻炼体魄,立志做国家民族的栋梁。</p> <p class="ql-block">蒋经国经常与孩子们互动 ,有一位曾经在儿童新村小学读书的老人回忆往事:“那是一个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你,让你有饭吃,有书读,改变了你一生的命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蒋经国与“中华儿童新村”大门口站岗的少年 。</span></p> <p class="ql-block">主政赣南那些年,是蒋经国政治上得到全面锻炼的时期。赣南基本形成了听蒋经国指挥,能够完全执行蒋经国意志的地方。赣州,是蒋经国走向政坛高峰的起点,也是他积累政治资本的福地。斯人已逝,功绩长留;往事历历,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参观赣州市贺兰山景区的郁孤台。</p> <p class="ql-block">我们夫妻俩和战友们在赣州市委市政府大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参观赣州市城市中央公园。</p> <p class="ql-block">侄子振洪夫妻俩在井冈山热情接待我们一家。</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中国烟草在井冈山设立的传统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是1958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投资兴建,195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竣工开放的全国十大献礼工程之一。2005年9月29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动工建设,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竣工开馆,并于同年11月5日对社会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振洪带着老家的几个侄子,一起陪同我们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左一是甘泉街里的彭利平,甘泉村委会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右一是程家村委会的彭利平,现任公安部禁毒局政委的老表;右二是我们甘泉村委会柏棱的叶落林;右三是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王振洪)。</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占地面积1.782公顷,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截至2022年底,馆有藏品数量8824件/套,有珍贵文物495件/套,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珍藏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保存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上井冈山时的影视资料数百件,年度观众总数为514093人。</p> <p class="ql-block">振洪是个开心果,和我们在一起,他既热情陪伴,而且还放得开,看看我老伴玩的有多开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振洪夫妻俩开的井冈山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我外孙童童当时只有6岁,我们在井冈山红军剧场观看实景演出,剧情中女红军为了随部队长征出发,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当地老乡抚养,母子分离时的悲痛场面,看得童童伤感成泣不成声的模样,我们大家都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原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父亲曾山部长。</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根据地第四军黄洋界哨口</p> <p class="ql-block">回到了江西老家乡下,看到养育我们长大的广袤田园风光,魚塘,菜地,晒谷场,我就会有非常亲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老家三楼晾衣台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 聂国如桂林制作</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