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父亲今年95岁,十几天前刚经历了一次有惊无险的手术,现正在慢慢恢复中,正是由于他自己多年来的“养生之道”,才能安然度过手术危险期。回顾他的长寿之路,可以总结为五大关键要素:</p> <p class="ql-block">一、规律生活守健康</p><p class="ql-block">父亲像时钟般精准地生活:每天早睡早起,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讲究荤素搭配、粗细结合,年轻时坚持晨练散步,如今年迈也尽可能每天出门散步,围观海二路转一到两圈,(一圈大约600米)最近已经又开始转圈了。最难得的是他终生远离烟酒,这份自律为身体打下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二、乐观心态胜良药</p><p class="ql-block">从解放前硝烟战火中走过的人,经历风雨始终从容豁达,这种乐观不仅让他精神饱满,更暗合科学道理——积极情绪能增强免疫力,调节身体激素平衡。</p> <p class="ql-block">三、家族长寿有传承</p><p class="ql-block">翻开家谱可见长寿基因:爷爷享年90岁,奶奶96岁,父亲兄妹四人都健在。这种血脉中的生命力,恰似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古柏昭示着优质的遗传基因的强大馈赠。</p> <p class="ql-block">四、书画养生两相宜</p><p class="ql-block">父亲离休后上了20年老年大学,主要<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习书法和国画,兼学了裱画、篆刻等课程,直</span>到80岁老年大学劝退。回到家继续自己练字练画,以前每天站着挥毛笔,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既练手腕又活动腰腿。现在年纪大了还是经常坐在桌前练字。家里满墙都是他的作品,这些字画记录着动静结合的养生智慧。.</p> <p class="ql-block">五、活到老学到老</p><p class="ql-block">一位党龄近76年、年逾九旬的老党员始终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信条,与时俱进。<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不仅每天关注时政要闻,还在家族群里天天分享正能量,分享养生知识,用"年轻态"的思维鼓励大家:"保持学习劲头,科学锻炼身体”,这种持续学习不仅让他紧跟时代,更如同给大脑做体操,有效延缓认知衰退。</span></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幅字画是父亲今年春节前为即将参加2025年高考的侄孙子写的一幅赠言。他花了很长时间构思内容,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勉励年轻人努力学习,追求梦想。赠言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字画中还有他亲手刻的印章和落款。这幅作品不仅是父亲对侄孙子的鼓励,更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总结和表达。</p> <p class="ql-block">父亲认为只写赠言不能完全代表他的用意,而在赠言上面再画上不畏严寒的梅花。象征着,宝剑锋从磨砺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梅花香自苦寒来。</span></p> <p class="ql-block">老父亲在给侄孙子写的赠言中需要几个印章,他找出原来刻的几十个印章中选,还缺两个与之匹配的印章,于是找出了自己全套的篆刻工具,又挑选了合适的石头,戴上老花镜,写好字的模版,手握刻刀忙起来,开始挑选的石头很硬,刻的不理想,重新磨掉再来。我们都觉得这活不是90多岁的老人干的,在石头上刻字又得有劲,手还得很稳,要横平竖直,字还得反着看,真不容易。篆刻的过程不仅考验父亲的耐心和细致,也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最终靠的是自己的功力和心灵手巧,成功完成了两个精美的印章,这让我们全家都感到惊讶。 </p> <p class="ql-block">真是本色不改!我父亲年轻时就是工作兢兢业业、生活心灵手巧的人,不但在单位上干的出色,家里也是言传身教、勤俭持家。家里的修修补补从不求人,自学裁剪、登缝纫机做衣服,自学拍照冲洗放大照片等等无所不能。</p> <p class="ql-block">父亲为了让侄孙子理解他这幅字画中的含意,用笔迹工整的小楷行书写了满满一张画外话,详细的解释了每个印章代表的用意,又加了很多在赠言中写不下的一些嘱咐。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无限关怀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父亲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望。要自强不息!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用他的智慧和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长寿传奇。</p>